历史人物 甲午战争时期左宗棠去哪了?具体是怎样的

Posted 战争

篇首语: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甲午战争时期左宗棠去哪了?具体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甲午战争时期左宗棠去哪了?具体是怎样的

说到甲午中日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肆意发起的一项战争,当然了,这次战争最终清政府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说到甲午中日战争,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左宗棠去哪儿了?具体是怎样的?关于这个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有个“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不是八旗贵胄,但是究竟谁是“晚清中兴”第一功臣,却又很有争议。笔者写了一篇文章,说只有左宗棠算得上名将,因为他不但力保西域不失金瓯无阙,而且对什么慈禧光绪之流统统没有什么“愚忠”。左宗棠曾写信暗示曾国藩:“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结果曾国藩拉了松套:“鼎之轻重,未可问焉。”把负责传话的胡林翼气得够呛:“你这么没胆气,我是白费劲儿了(一似一未,我何词费)!”但是胡林翼还不死心,又跟彭玉麟先后写信问曾国藩:“东南半壁无主,(胡称公,彭称老师)岂有意乎?”但曾国藩不是装聋作哑就是吞掉来信,让人对他很是不齿:“这个曾剃头,也就敢剃老百姓的头,见了主子就装怂!”

但是在留言里有人提出反对:“既然左宗棠像你说那样打遍天下无敌手而且深谋远虑,那么清军在甲午战争中输得那么惨,也没见左宗棠出力,他干嘛去了?”看到这质疑,笔者一时间竟无言以对。笔者之所以无言以对,是因为对左宗棠“不参加甲午战争”的指责,就像指责曹操为什么不早点掐死司马懿、朱元璋朱棣为什么不亲自打努尔哈赤皇太极一样,有点“关公战秦琼”了。

事实上,左宗棠对甲午战争曾经有过预测,1881年开始,左宗棠就任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兼南洋通商大臣。从那时候起,左宗棠就知道战火将从海上燃起,于是他积极布防,并开始跟洋人较劲,但是这段故事《清史稿》记载相当简略:“尝出巡吴淞,过上海,西人为建龙旗,声炮,迎导之维谨。”而实际情况是左宗棠巡视上海的时候带着几百个亲兵,但是被租借工部局(列强在租界的行政管理机构)拦住了:“你们带着武器呢,要过关必须办照会。”左宗棠大怒:“上海本来就是我们的地盘,不过是借给你们暂住,我中国军人行走在中国土地上,还要什么鸟照会?所有人枪上膛、刀出鞘,看哪个龟孙敢阻拦?”正像《官场现形记》里说的那样,“洋人是越扶越醉”,你硬他就软,看着左宗棠杀气腾腾地开了过来,他们马上打扫街道,升起黄龙旗,鸣炮十三响迎接。此后左宗棠再到上海巡视,英、美、德、俄、奥的公使都恭恭敬敬地前去迎接拜谒。

左宗棠知道这些不论是东洋西洋还是北边的邻居,没有一个好鸟。“法人攻越南,(左宗棠)自请赴滇督师。檄故吏王德榜募军永州,号“恪靖定边军 ”,……德榜会诸军大捷於谅山。和议成,再引疾乞退。”《清史稿》又撒了谎,实际情况是左宗棠要求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清廷要求“乘胜即收”,当了一次赵构和秦桧,紧急命令撤军。虽然左宗棠没有像岳飞一样被害,但是“恪靖定边军”首领王德榜却被另一些“名臣”诬陷弹劾而解除了兵权。气得左宗棠一病不起,只好请假回乡。

重病在身的左宗棠预料到倭寇即将大举进犯,在家里连上两道奏折,要求设立海防大臣,并在遗言中强调:“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平生,不能瞑目!”“西域初安,东洋思逞”,意思是小鬼子正谋划着要大举进犯,千万要多加小心!

只可惜当时晚清政府已经糟烂得掉渣儿,他的话根本就没人听——都张罗着给慈禧修园子筹备寿宴呢。

文章最后该回答那个让笔者一时间无言以对的问题了:“左宗棠这么厉害,甲午战争中他为什么没有参战?”其实笔者无言以对,不是问题不好回答,而是惊诧于居然有那么多人对历史一无所知还敢妄加指责,这个问题的回答再简单不过了,而知道这个答案后,人们就会在伤心失望之中由衷敬佩。左公柳可以作证:左公宗棠逝世于1885年9月5日,甲午战争开始于1894年,左公已经过了十周年忌日,又怎么参加甲午战争!而且左宗棠已经提醒过“东洋思逞”,可是却被当时的庙堂中人当成了耳旁风,事前没准备,临战没筹划,这甲午战争失败的黑锅,还真轮不到左宗棠来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李鸿章的十万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去哪了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

古代战死士兵都去哪了

战争从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在中国更是战国时期就开始就有了记载。战争的起因可能会有很多,不过不管是发起国还是被攻打的国家都得出大量的兵力财力,战争结束之后就会有很多的人在之中死亡,可能还会导致百姓的死亡

日本战败后,我国的百万汉奸去哪了

中国的近代史,无疑是一部侵略与反抗的历史,列强一次次的入侵使得国内矛盾更加尖锐,同时带来了民族的觉醒。其中,有一场战争便是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场战争。这便是中国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

历史人物 宋朝时有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可是北宋灭亡时他们去哪了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之一,天天被少数民族政权追着吊打,除了割地赔款似乎再无任何特长,实际上北宋后期的耻辱与赵匡胤开国时的一道命令有关,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武将出身,经历了五代时期纷乱的战争局面,

一战期间,中国输送14万青壮年到欧洲,后来都去哪了

一战期间,中国输送14万青壮年到欧洲,后来都去哪了文武品文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北洋政府为能从中获取利益,向欧洲输送了14万的年轻劳工,随着战争的结束,他们的命运如何呢?清末民初,中国经历了一次

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的后代去哪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朝代清朝在1912年被灭亡之后,而走进了民国时期,而清朝时期经历了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今天我们所要说的话题,就是清朝时期的皇室家族,就是爱新觉罗的后代是否还存在?他们现状都

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的后代去哪了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朝代清朝在1912年被灭亡之后,而走进了民国时期,而清朝时期经历了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今天我们所要说的话题,就是清朝时期的皇室家族,就是爱新觉罗的后代是否还存在?他们现状都

西安事变后,二十万东北军去哪了

东北军是民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一只部队,部队装备精良,曾经人们一提到东北军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无可抵挡、兵强马壮。中原大战最关键的时刻,少帅张学良挥师入关,冯玉祥、阎锡山顿时灰飞烟灭,东北军势力遍及整个北

契丹民族为什么会“集体失踪”?他们去哪了 揭秘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这是一个生长在是北方草原上的剽悍勇猛的民族。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他们所建立的大辽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据《魏

淮海战役80万国民党军被歼灭55万 剩下的去哪了

淮海战役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鬼说天下,原题:八十万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为什么只被歼灭了五十五万多?>1948年11月6日,解放战争三大战略决战之一的淮海战役正式开始。19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