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洋务派的郭崇焘为什么支持建立议会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洋务派的郭崇焘为什么支持建立议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洋务派的郭崇焘为什么支持建立议会
人物档案
姓名:郭嵩焘
学名:先杞
字:筠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湖南湘阴
出生时间:公元1818年
去世时间:公元1891年
职业:官员、将领、外交家
代表作品:《养知书屋遗集》《玉池老人自叙》《史记札记》
主要成就:赴江西剿太平军;办理洋务;出任首任驻英公使
郭崇焘是晚清大臣,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开始正式踏入官场。当然郭崇焘的官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后来在署理广东巡抚,镇压太平军的时候,与两广总督瑞麟不合而罢官回籍。
光绪元年,经洋务军机大臣文祥的推荐,被授福建按察使之职,开始接触洋务事务。在办理洋务的时候,经常上奏皇帝他自己对洋务的看法。
虽然洋务运动的观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增强国家实力,进而能够抵御外国的入侵。但是却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兴办洋务的。就郭崇焘来说吧,他就认为光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能真的使中国真正具有与外国抵抗的实力。在这方面,郭崇焘反而赞成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早在帮助曾国藩创建湘军,为湘军筹集粮草的时候,郭崇焘就已经因缘际会的了解到了西方的制度。那个时候,郭崇焘还只是思想受到了冲击。等到后来,各国侵略中国就和逛后花园一样,郭崇焘了解到了西方的强大。
郭崇焘在后来被封为驻外的大使,出使英国。在英国上流阶层交流的过程中,清楚具体的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于是才有了建立议会这种接近维新改良派的想法。他认为将西方强盛归结于船坚炮利是非常错误的,中国如果单纯学习西方兵学“末技”,“如是以求自强,恐适足以自敝”。只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方之基”,即发展中国的工商业才是出路。
郭崇焘在今人看来,处在当时的情境下已经是十分先进的思想了。但是在当时许多官员看来,郭崇焘的这种思想是大逆不道的。毕竟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实行的都是君主专制制度,也就是说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中国的帝王,用几千年的时间,执着的增强君主的权利,削弱和制衡大臣的权利,以保证君权的高度唯一性。郭崇焘设立议会的想法,是与这种政治体制相悖的。所以后来,郭崇焘受到了各方的攻讦,最后迫于压力辞职归乡。
郭崇焘与刘锡鸿之间的矛盾,就在于此。刘锡鸿认为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郭嵩焘认为西方政教是“本”。刘锡鸿主张整饬纲常伦理,郭嵩焘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正是因为在这方面的分歧,所以后来刘锡鸿会想法设法将郭崇焘排挤回国,并且说他是投降英国的“奸臣”了!
相关参考
郭崇焘是晚清重臣,中国首位驻外大使,同时也是湘军创建人之一,在中国晚清历史中占有重要笔墨。 郭崇焘自幼接受儒家传统教育长大,后走科举之路进入仕途。咸丰四年开始辅佐曾国藩创建湘军,为曾国藩重要幕僚
郭崇焘是晚清官员,也是湘军的创建者之一,更是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在清朝末期历史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郭崇焘为湖南湘阴城西人,生于公元1818年,去世于公元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字伯琛,号筠
郭崇焘是晚清官员,也是湘军的创建者之一,更是中国首位驻外使节,在清朝末期历史中占有很重的分量。 郭崇焘为湖南湘阴城西人,生于公元1818年,去世于公元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字伯琛,号筠
1928年5月12日“法西斯大议会”建立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以后,于1928年5月12日颁布新选举法,宣布建立法西斯大议会。同年12月15日,又决定将法西斯大议会作为正式国家机构。12月9日颁布法律
议会之母的诞生约翰死后,亨利三世继位。亨利三世的父亲是英格兰国王约翰,约翰死时他才9岁。反对约翰的英格兰伯爵们当时正准备支持法国王子路易入侵英格兰推翻约翰,约翰的不期之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这个问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圣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秀与郭圣通的婚姻可以说就是一场政治联姻,是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的。当时刘秀来到河北,真定王刘扬家是当地的有名的豪门,而刘秀想要获得他的支持,就只有
后唐灭梁,郭崇韬功劳最大,是他建议奇兵偷袭,才得以灭掉后梁。因而,灭梁之后,郭崇韬被委任为枢密使,也就是国防部长,很得庄宗信任。一直以来,郭崇韬以清廉著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
后唐灭梁,郭崇韬功劳最大,是他建议奇兵偷袭,才得以灭掉后梁。因而,灭梁之后,郭崇韬被委任为枢密使,也就是国防部长,很得庄宗信任。一直以来,郭崇韬以清廉著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
后唐灭梁,郭崇韬功劳最大,是他建议奇兵偷袭,才得以灭掉后梁。因而,灭梁之后,郭崇韬被委任为枢密使,也就是国防部长,很得庄宗信任。一直以来,郭崇韬以清廉著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
壹郭威950年冬,中原大地正值五代的后汉年间。邺都古城里,身材魁梧的郭威正看着一份诏书,左右思量。这是封皇帝的密诏。密诏内容是:诏令邺都行营的马军都指挥使郭崇诛杀郭威,诏令镇宁(治澶州,今河南濮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