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著名文学家林嗣环简介 林嗣环人物结局
Posted 文学家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著名文学家林嗣环简介 林嗣环人物结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著名文学家林嗣环简介 林嗣环人物结局
人物档案
姓名:林嗣环
外文名:Lin Sihuan
别名:铁崖
号:起八
国家:中国
民族:畲(shē)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
出生时间: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去世时间: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
职业: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林嗣环,清朝著名文学家,现如今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必学的文言文《口技》就是出自他之手。除了《口技》之外,林嗣环还著有《荔枝话》、《海渔编》、《岭南纪略》等都是他的作品。同时林嗣环也是顺治一朝著名的清官,为官刚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不过也正因为他太过刚正不阿,无法容于复杂黑暗的官场。所以尽管他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敬仰,但实际上在仕途一道却是郁郁不得志的。
清顺治年间,准确的说是明朝万历三十年,林嗣环在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出生,字铁崖,号起八,畲族人。畲族是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将脚步遍布在中国南方各省。他们从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甚至有的还到了云贵四川等地。在这些迁徙地中,畲族人有百分之九十都居住在福建,很明显林嗣环就是百分之九十的其中一个。
史料记载,林嗣环自幼聪慧过人,七岁的时候就能自己写文章,并且还写的有模有样。等到他后来年长,前往参加考试,还因为文章写的实在太好,峭奇卓绝,不像是他这个年纪所作之文。当时的考官怀疑是他人代笔,虽然并没有证据证明,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最终还是没有让他考中。
经历过一次失败,林嗣环并没有气馁,反而越挫越勇,此后学习更加用功刻苦。明崇祯十五年,林嗣环中举,清顺治六年进士及第,授太中大夫,持简随征,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
林嗣环进士及第之后,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禁锢婢,禁投充,禁株连,禁民借营债,粤人啧啧颂之”。后来更是上书《屯田疏》,为老百姓谋福利,减轻民众役赋,抵制奢侈无度、滥设工役。
在《屯田疏》的奏疏中,林嗣环指名道姓的说出尚可喜和耿仲明两人,在藩地之时,私创苛税,当地百姓受累繁多。林嗣环所言确为属实,可惜的是以他一个地方官员,对阵地方势力庞大,掌握军政大权的藩王(还是两位藩王),如何可能斗的过。
所以这封奏疏上奏朝廷之后,不仅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反而自己还被二藩诬告落职,后于顺治十七年下狱受审。当时顺治帝因为念在他任职期间多有仁政,勤劳刻苦的情分下,将其暂放杭州治下。
康熙初年,林嗣环的冤屈才得以昭雪,被释放出来,提拔他为广西左参政。后来林嗣环因为在朝中几经磨难,最后无心仕途,在杭州寓居,寄情山水。林嗣环后来因为贫困而死,妻子晨夕不继,柩暴未葬。最后还是同年唐梦赍帮他敛棺埋葬。“历四十年,族侄标光始访得之,改葬于御屏山麓”。
相关参考
姓名中文:林嗣环英文:SihuanLin读音:línsìhuán简介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顺治年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备兵海南时,恩威兼济,兵民爱之”;“性耿介,多惠政,如
林嗣环,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官员,字铁崖,号起八,顺治六年中进士后入朝为官,后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 林嗣环本人在仕途上的成就其实并不高,在广东省当官之时,因为
林嗣环(1607--约1662),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现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驷岭村),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hell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这段话想来大家都不陌生,毕竟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出生于明朝万历三十年(1607)的福建,当时离明朝灭亡37年,清朝还没有建立更还未入关。他从小聪明过人,是一个神童,虽然家境贫寒,但机缘巧合被私塾的老师看中让其旁听,之后更是成为
申涵光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同时也是河朔诗派领袖人物,为直隶永年人,也有人说河北广平人。公元1618年,申涵光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同时也是一个官宦之家。申涵光的父亲申佳胤是明末崇祯四年进士,曾任明
王九思,字敬夫,号陂,陕西县人氏,生于公元1468年,去世于公元1551年,为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九思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交游论道,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因
宗臣,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一,生于公元1525年,去世于公元1560年,字子相,方城山人。 嘉靖二十九年,宗臣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以刑部主事的职位进入仕途。他本人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同时
宗臣,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一,生于公元1525年,去世于公元1560年,字子相,方城山人。 嘉靖二十九年,宗臣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以刑部主事的职位进入仕途。他本人性格刚直,不畏权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