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三国时期有哪些人是身在曹操阵营心却是在汉的

Posted 皇室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三国时期有哪些人是身在曹操阵营心却是在汉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三国时期有哪些人是身在曹操阵营心却是在汉的

  我们常说“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你知道这句话最开始讲的是谁吗?

  其实,三国时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共有三人,最有名的就属关二爷关羽。

  《三国演义》中,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战败,关羽在战乱中与刘备走散,他一路保护刘备的两个夫人,不得已之下与曹操达成“土山三约”,留在了曹营。

  对于关羽的加入,曹操是高兴万分,他格外礼遇关羽,可谓是“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关羽始终心系刘备,他还公然提醒曹操,说他哪一日得到刘备的消息就会去投奔刘备。最后,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于是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

  真实历史与演义相差无几,关羽迫于无奈降于曹操,最终还是与刘备相聚了。

  除了关羽,徐庶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没有关羽有名,但有一条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讲的就是徐庶。

  曾经刘备还依附于刘表的时候,徐庶就向刘备推荐卧龙诸葛亮,后来隐士司马徽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才三顾茅庐的。徐庶足智多谋,最初担任刘备的军师。但是,曹操帐下的程昱提出了一条计策,让曹操抓了徐庶的母亲,徐庶是个孝子,不得已之下只好拜别刘备,到了曹营保护母亲。

  后来,曹操攻打刘备,曹操认为徐庶与刘备有旧情,就派徐庶去劝降。徐庶见了刘备以后却提醒刘备,让刘备准备作战。刘备希望徐庶能留下,而徐庶担心被世人耻笑,以刘备身边已有诸葛亮而拒绝了他,但是徐庶临走时还是向刘备许诺,他说他虽然身在曹营,但是绝不会为曹操献上一个计谋。

  比起关羽来,徐庶好像更符合这个“身在曹营心在汉”。

  最后一位心在汉的就是被曹操称作“吾之子房”的荀令君荀,据说此人有王佐之才。但是,荀的心在汉指的不是心在蜀汉,而是真正的东汉皇室。

  曹操统一北方时,荀是曹营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帮曹操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还向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比如郭嘉、戏志才、钟繇等人,另外他还在吕布叛乱是保全了兖州三城,用奇谋将袁绍拦在了官渡。

  但是,荀忠于的是汉皇室,不是曹操,当他知道曹操的野心以后,他就与曹操渐行渐远了,曹操希望晋封魏公,荀坚决反对。

  荀与曹操相交二十多年,两人就像是知己一样,但是政治立场不同,最终导致二人分道扬镳。后来,荀去世,有说法称他是被曹操杀死的。

相关参考

盘点史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指当年三国时期的关羽在未知刘备的生死之前,答应留在曹操的身边,但是一但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就马上想回到刘备身边。但是历史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物却不只关羽一个,到底还有谁是身在曹营心在

历史典故 《三国演义》之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之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和武艺,一心想收服关羽,回到许昌后,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宴请关羽,还封关羽为偏将军。  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可是始终念念不

历史典故 《三国演义》之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之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和武艺,一心想收服关羽,回到许昌后,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宴请关羽,还封关羽为偏将军。  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可是始终念念不

曹操的哪位谋士身在曹营心在汉

如果今天要在中国人的心中给三国人物分一个阵营的话,那么估计会有多数人把徐庶当成汉臣,也就是刘备一边的。这徐庶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谁身在曹营心在汉

成语典故_谁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历史人物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美女、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想打听刘备的下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怕的人是谁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

历史人物 赵云和吕布身在不同阵营,竟然是师出同门?

师门关系在各种作品中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关系,有的时候两个看似毫不沾边的人,如果在切磋的过程中发现双方有相同的招式,了解到对方的师门背景,很可能马上就变成了好友。在三国时期,有两位人气很高的武将,赵云和吕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孤独”?

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自身所关注的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三国志》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是合肥之战前

为何说三国猛将张辽在曹魏阵营里非常的“孤独”

曹魏集团内部的构成相对于蜀汉、东吴而言要复杂的多,同僚关系也千变万化。这里选取自身所关注的张辽进行举例,从中亦可管中窥豹,从个案来透视曹魏的用人理念。《三国志》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是合肥之战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