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匡衡生平简介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Posted 太子
篇首语:知识是心灵的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匡衡生平简介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匡衡生平简介 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匡衡,西汉著名经学家,也是“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公,但是此人长大后却走上了贪赃枉法的道路,人无完人,不能尽学啊!
匡衡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出过什么读书的好苗子,到了匡衡这里,匡衡竟意外的好学,他十分痴迷于《诗经》,对《诗经》的理解之深,就连汉元帝也赞不绝口。
少时的匡衡身上的那股子勤奋好学的劲儿,的确值得后人学习。他家里穷,无法拿出多余的钱来送他读书,所以他只能靠自己的那双手,边打工边读书。同乡有个富翁家里的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他从不收工钱,只希望富翁能借书给他。富翁被匡衡勤奋好学的精神打动,答应了匡衡,借给他书看。
可是匡衡白天要做工,根本没时间看书,就只能趁着晚上休息的时间看书了。问题来了,他家没有那么多钱去买蜡烛,他就只好另辟蹊径,把自家墙壁凿了一个洞,借助邻居家的光看书。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书的少年长大了,他要去参加考试了。
令人意外的是,对《诗经》掌握得最好的匡衡连着考了9次才得了一个丙的成绩。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就是从文学掌故步入仕途的。
当汉元帝刘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匡衡了,但是匡衡前期的仕途并不顺利,刘继位以后,就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恰好,汉元帝在位时期多灾多难,既有日蚀,也有地震,匡衡就上书汉元帝,引用元帝最喜欢的《诗经》来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倡导节俭和礼让仁和之风。汉元帝听从了匡衡的劝谏,将匡衡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匡衡的官做得越来越大,他开始打压异己,走上了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歪路。著名的抗匈大将陈汤就是被他打压,晚年郁郁而终的。陈汤是武将,他的奏章中第一次出现了那句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一位为国尽忠的将军,匡衡却因为政见不和,而极力打压他,导致陈汤晚年过得极其不顺,最终郁郁而亡。相反,要是站在匡衡这边的人,要是犯了错,匡衡还会替其遮掩。
当时汉元帝封匡衡为安乐侯,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却利用郡图失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匡衡吗?
不过,在匡衡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还是为国家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除掉石显这个大奸臣。汉元帝后期,石显凭借元帝宠信,结党营私,怂恿元帝加重百姓赋税,没有人敢招惹石显。汉成帝刘骜继位以后,匡衡第一个站出来弹劾石显。可是不久以后,匡衡非法扩大国界的事东窗事发,也遭到了弹劾,丢了官职,没过几年就死了。
纵观匡衡的一生,前期勤奋好学,中期忠君为民,后期徇私舞弊,末期走回了正道。人,谁能没有错呢?匡衡最终还是冒着被处死的风险对付石显,他做了其他人不敢做的事,虽然最终他也被弹劾了,但是此时他无愧于心,和之前陈汤一事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所以在《汉书》中,匡衡还是被认为是一代名相。
相关参考
王世充,字行满,王世充的先祖是西域胡人,常年居住在新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临潼,他是隋朝时期末年的英雄之一。因为是西域胡人,所以王世充本姓不姓王,而是姓支,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父亲支收跟随
王世充,字行满,王世充的先祖是西域胡人,常年居住在新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临潼,他是隋朝时期末年的英雄之一。因为是西域胡人,所以王世充本姓不姓王,而是姓支,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父亲支收跟随他的
王世充,字行满,王世充的先祖是西域胡人,常年居住在新丰,也就是现在的陕西临潼,他是隋朝时期末年的英雄之一。因为是西域胡人,所以王世充本姓不姓王,而是姓支,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父亲支收跟随他的
霍光生平简介霍光是好人还是坏人? 之前看了《云中歌》,说实话,对霍光的看法,就是一奸臣,还想要控制皇帝,不是个好人。后来才仔细了解了霍光这个人,才发现他不但不是奸臣,反而还是一位忠心报国的贤臣呢!
之前看了《云中歌》,说实话,对霍光的看法,就是一奸臣,还想要控制皇帝,不是个好人。后来才仔细了解了霍光这个人,才发现他不但不是奸臣,反而还是一位忠心报国的贤臣呢!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
客观地说,杨康的心肠不坏,但他却总是做坏事,其实杨康一直没变过。楼上的人基本都说杨康时好时坏,甚至有人说他是坏人,这我一定要更正大家的想法,这一部里的杨康虽不是绝对的好人,但绝不是坏人。我的结论可以用
客观地说,杨康的心肠不坏,但他却总是做坏事,其实杨康一直没变过。楼上的人基本都说杨康时好时坏,甚至有人说他是坏人,这我一定要更正大家的想法,这一部里的杨康虽不是绝对的好人,但绝不是坏人。我的结论可以用
东汉时期,沛相王吉任职五年,共杀人一万有余。照这样算下来,也就是说他每年至少杀2000人,每天至少杀5人。这简直就是杀人狂魔,大家肯定会这么想吧,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王吉所杀之人都是犯了罪的人,
东汉时期,沛相王吉任职五年,共杀人一万有余。照这样算下来,也就是说他每年至少杀2000人,每天至少杀5人。这简直就是杀人狂魔,大家肯定会这么想吧,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王吉所杀之人都是犯了罪的人,
东汉时期,沛相王吉任职五年,共杀人一万有余。照这样算下来,也就是说他每年至少杀2000人,每天至少杀5人。这简直就是杀人狂魔,大家肯定会这么想吧,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王吉所杀之人都是犯了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