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前七子何景明

Posted 文学

篇首语: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同心协力,一点火光也能温暖灵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前七子何景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前七子何景明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和“前七子”之一,弘治十五年中进士,后授中书舍人入朝为官,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本人自幼聪慧,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像明代文坛四杰和前七子之一,都是对他本人文学的肯定和赞扬。

  前七子之中,虽然以李梦阳为首,但是并不代表何景明就比李梦阳要差。在当时实际上大家喜欢将两人并立而谈,称之为李何,说起李梦阳就不能忽视何景明,而说起何景明自然也会提到李梦阳,两人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由李梦阳和何景明领头的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为了拯救当时颓靡的诗风文风,大家走上了倡导复古主义的道路,希望借复古以图革新。这种思想一经出现,就迅速独占鳌头,成为文学思想的主流,走上了复古主义的道路。

  何景明作为明代文学改革运动的倡导者,留下了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大复集》三十八卷。

  何景明是一个淡泊名利,为官清廉之人。他进士及第之后,本来应该是入选庶吉士的。但是因为他本人十分耿直,所以没有选为庶吉士,而是授予中书舍人的职位。担任中书舍人一年之后,奉命出使云南。

  在出使期间,他一直坚持原则,不取地方官吏的一金一物。作为皇帝的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出使,有的是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向何景明献媚讨好。送上的金银美女,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的,若换作诗一般人,绝对无法把持自己。但是何景明却分文未取。

  不仅仅是出使之时,在地方任职之时,也未曾以公谋私,收受贿赂。《明史》上明确的记载了,当他辞职回归乡里的时候,“官囊不满三十金。”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绝对算的上是官场的常态了。甚至在后来,许多人将当官当作了获取钱财的最佳用途。上任之后,大肆搜刮,收受财物。像何景明这样,回家之时,官囊不满三十金,实在稀奇。

  何景明谦恭好学,从不以才凌人。他本人在文学上成就很高,文采出众,但是却从不骄傲。在面对其他学子的时候,也能一起讨论,共求上进。

  何景明是一个公正刚直,不畏权贵,敢于直言上谏的大臣。也正是这样的性格特征,让他丢了官。

  何景明任职之时,正是大太监刘瑾专权擅政之时。刘瑾作为服侍正德帝长大的亲密太监,受到正德帝的信任。又因为他善于迎合上意,能讨得正德帝的欢心,所以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正德帝继位之后,刘瑾的权势一步步增长。当时不是没有人上书弹劾,但是刘瑾凭借正德帝的宠爱,一点事儿都没有。

  面对刘瑾专权,猖狂的打压异己,铲除忠良,尽管何景明当时位低言轻,但仍然直言上谏。他多次上书丞相,请求对刘瑾作出处置。但是都没有得到效果,刘瑾一样逍遥自在,手握大权。

  何景明直言上谏,弹劾之事被刘瑾得知。刘瑾自然不会放过何景明,于是处处打压何景明,使得何景明在朝廷上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在刘瑾毫不留情的打压下,何景明最终只能托病请辞,而刘瑾同意了此事。何景明因此回到家乡信阳,远离政治。

  一直等到刘瑾去世,何景明才被重新启用,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相关参考

明代前七子何景明简介 何景明是怎么死的?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为明代“文坛四杰”,同时又与李梦阳等人合称为明代“前七子”,兴起了向前人学习的复古运动。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

历史人物 明代前七子何景明简介 何景明是怎么死的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为明代“文坛四杰”,同时又与李梦阳等人合称为明代“前七子”,兴起了向前人学习的复古运动。何景明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  何景明生于公元1483年,去世于公元152

历史百科 明代前七子

明代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桢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前七子是也。

历史百科 明代文学的前七子和后七子

明代文学的前七子和后七子“前七子”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七位文学家,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徐桢卿。前七子不满“台阁体”千篇一律的文风,倡导复古,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前七子王廷相简介 王廷相怎么死的?

  王廷相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等人并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思想。  人物档案  姓名:王廷

历史人物 前七子王廷相简介 王廷相怎么死的

  王廷相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等人并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思想。  人物档案  姓名:王廷相  别称:浚川先生  字:子衡  号:浚川  

前七子王九思简介 王九思结局 王九思诗词代表

  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人氏,生于公元1468年,去世于公元1551年,为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九思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交游论道,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历史人物 前七子王九思简介 王九思结局 王九思诗词代表

  王九思,字敬夫,号陂,陕西县人氏,生于公元1468年,去世于公元1551年,为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九思与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人交游论道,共同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因

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何景明 何景明的诗

  何景明是明朝文人、官员,前七子之一、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他的作品有盛唐遗风,代表作为《大复集》。  明朝文坛四杰之一何景明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明代文学“前七子”康海

  人物档案  姓名:康海  别名:德涵、对山、东渔父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陕西武功  出生日期:公元1475年  逝世日期:公元1540年  职业:文学家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