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事七帝 柳公权
Posted 柳公权
篇首语: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事七帝 柳公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事七帝 柳公权
从汉代开始,官员的退休年龄基本固定在七十岁。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数,上下会有浮动,疾病缠身的可以提前告老还乡,身体硬朗的也可以申请多干几年。唐代时,依然遵循七十岁退休的旧制,但是老人为官的现象比较突出。
翻阅唐史,年过七旬仍在效力的官员大有人在,如虞世南干到八十一岁,令狐德棻干到八十岁,苏良嗣干到八十五岁,张柬之干到八十二岁,杨崇礼干到九十多岁,郭子仪干到八十五岁,等等。前仆后继,柳公权也干到了八十多岁。
在历史上,柳公权主要是以书法家的身份闻名于世的。柳公权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聪慧,十二岁便赋诗为文,唐宪宗元和年间中得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事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帝。
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柳公权一帆风顺,官至太子少师,显赫一时。柳公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三点,其一,他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的书法大家;其二,他品操高尚,是难得的耿直之臣;其三,其兄柳公绰的大力推荐。
自太宗倡导书法取士以来,唐代一大批书法家应运而生,柳公权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柳公权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再学颜真卿,后融会贯通,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尤其是楷书造诣极深,与颜真卿比肩,有“颜筋柳骨”之称。
书法是块敲门砖,在几代皇帝的厚爱下,柳公权在官场上如沐春风,位高禄厚,很多人慕名邀请他撰写碑文,额外收入也非常可观。到了宣宗时,柳公权虽年过七旬,仍宝刀未老,进取心不减,后被封为河东郡公,晋升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在唐代为从二品官阶,是东宫大员,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按照唐制,三品以上官员退休后待遇不变,仍可上朝听政,参与国事。如果此时柳公权急流勇退,必能保住名望富贵,可柳公权倔强地很,非要继续发挥余热。
大中十三年(859年)正月初一,新年伊始,普天同庆,柳公权率领群臣朝贺,并准备借机为宣宗上尊号。然而,在如此重大节日,柳公权却惹出一个天大的乱子,“天子元会,公权稍耄忘,先群臣称贺,占奏忽谬”(新旧《唐书》)。
究竟是什么乱子?《东观奏记》记述了当时的一些细节,“含元受贺,太子少师柳公权……复为百官首,含元殿廷后远,自乐悬南步至殿下,力已绵惫,称贺之后,上尊号‘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公权误曰:光武和孝”。
这一年,柳公权八十二岁,身体虽然较同龄人还算硬朗,但也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了。走了一段长路后,年老气衰的柳公权两腿发软,气喘吁吁,加之又非常兴奋,以至于把宣宗的尊号给说颠倒了三个字,在大喜之日闯了祸。
这个祸,说小不小,足可以上纲上线。若换作别人,估计砍头都有可能。然而,柳公权一贯忠正,口碑很好,言行谨慎,只是年龄太大了才出现这样的过失,即便这样,御史们仍不依不饶,“劾之,夺一季俸”(《旧唐书》)。
一个工龄长达五十余年的资深高官,因为一时口误,不仅遭到弹劾,还被罚了三个月俸禄,估计柳公权那张老脸也挂不住了。对柳公权来说,他仅靠给别人撰写碑文获得的润笔费就多的是,三个月俸禄不是问题,关键是脸面。
柳公权这次闹出的乱子,成为群臣茶余饭后的笑料。之所以会这样,就因为他赖在朝堂不让位,以至于引起众人怨恨,“议者恨其不归事”(《旧唐书》)。《东观奏记》也称,“七十致仕,旧典也,公权不能克遵典礼,老而受辱”。
遭此打击,柳公权仍占据高位,丝毫没有退休的意思,新即位的懿宗觉得他太实在老了,确实不能再工作了,拖延了几年后,便将其升为太子太保,好言劝慰让其告老。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赠太子太师。
上了年纪,该退休而不退休,说得好听叫鞠躬尽瘁,说得难听叫贪恋权位。人老了,凡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仍赖在官位上,难免会闹笑话,惹出乱子。早退十年是完人,可惜柳公权英明了一辈子,晚年不知进退,自取其辱。
相关参考
简文帝为开国皇帝之子,历事七朝,帝位传到孙辈,又突然传回给他
东晋权臣桓温晚年权势熏天,史称「”政由桓氏,祭则寡人”。可以说,他要学习曹丕、司马炎等人篡位自立,那是易如反掌了。因此,他卧床无聊,心事联蹁,悻悻地说了一句:「”如果一昧沉寂不出手,身后必被司马师、司
宋仁宗之女:历七帝七朝,还躲过靖康之难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生有三男十三女,可惜,三个皇子全部夭折,十三个公主中有九个早亡,只有四个公主长大成人,她们分别为长公主、十公主、十一公主、十二公主。四个公主寿
宋仁宗之女:历七帝七朝,还躲过靖康之难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生有三男十三女,可惜,三个皇子全部夭折,十三个公主中有九个早亡,只有四个公主长大成人,她们分别为长公主、十公主、十一公主、十二公主。四个公主寿
元朝皇族内部的争权夺位进一步加速了元朝的衰亡。1333年后北方连续15年发生饥荒,紧接着黄河又泛滥成灾,饥荒和水灾耗尽了国库的储粮。到了14世纪40年代,几乎各行省都爆发了起义。1351年至1353年
范文程是明末清初这一风云际会时期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他自愿投效,参加后金政权,为参与帷幄的主要谋士之一,深受倚重。凡清朝伐明的策略、争取汉官归降、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
本名:柳公权别称:柳少师、柳学士、柳尚书字号:字诚悬主要作品:《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主要成就:创“柳体”书地位:“楷书四大家”之一参考资料:《柳公权》《新唐书·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
柳公权是我过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当年民间传言有着“柳字一字值千金”他书法结体遒劲,以瘦劲著称。那么柳公权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柳公权写什么字体?下面历史网为你说说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历仕宪、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陜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历仕宪、穆、敬、文、武、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师。最后讲的是柳公权这个人在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本站网小编整理,欢迎阅读! 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柳公权二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