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南宋理学家魏了翁

Posted 理学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南宋理学家魏了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南宋理学家魏了翁

  魏了翁,生于公元1178年,去世于公元1237年,四川蒲江人氏,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理学大家以及朝中大臣,与西山先生真德秀齐名。

  魏了翁庆元五年进士及第,出任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后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后来因为上奏反对韩胄北伐开边而受到攻击,外放为嘉定知府。史弥远当国之后,不接受史弥远诏命,仍然坚持在地方任职。历任汉州知州、眉州知州、潼川路提点刑狱、遂宁知府、泸州知府、潼川知府。

  嘉定十五年,召为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后来被人诬陷,以“欺世盗名、朋邪谤国罪”罢黜贬谪。

  起复后任潼川路安抚使,升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后坐到国防部长的位置。嘉熙元年老死,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

  魏了翁是一个非常敏锐且有自己底线的人,尤其是在为官这方面。

  南宋朝政昏乱,魏了翁进入仕途的时候,正好遇到韩胄和史弥远之间,权利交替之时。关于韩胄,大家最为熟悉的大概就是他的开禧北伐。韩胄的开禧北伐,虽然是在舆论条件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发动的,但是也有人反对开边,而魏了翁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出言反对,魏了翁被罢职贬责。

  韩胄去世之后,史弥远接过国家的朝政大权。史弥远是主和派宰相,坚持屈辱求和,其政治思想与大奸臣秦桧一般无二。虽然史弥远并没有像秦桧一样,被列入《宋史》的“奸臣传”之中,但是他的评价也十分的低。至于他为什么没有被纳入“奸臣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上台之后表现出的一系列亲近理学派的举动。诸如为朱熹等理学大师复官昭雪,大量起用朝中理学派官员等。史弥远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取悦或者说取信史官,因此没有受到过多苛责。

  魏了翁是著名的理学名儒,也在史弥远大肆拉拢的名单之中。不过与其他理学官员不同,他并没有接受史弥远的拉拢。他在最开始的时候,就看清了史弥远重用理学大臣,并不是为了能够复兴南宋,而纯粹是借此洗白自己。

  敏锐的发现其中的关键之后,魏了翁非常有节气的没有接受史弥远将其调入京师的举动。而是多次拒绝史弥远的招抚,一直在外地任官。就算后来被人诬陷,魏了翁也没有接受史弥远的示好,而是老老实实的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

  尽管他的这些举动,无法使他官路亨通,但是至少让人看清了他是一个正直清高,刚正不阿的清官。

  蔡东藩评价:“况贾、阎二妃,相继专宠,不闻有远色之言。真、魏二贤,同时就征,复至有遭忌之举。危不持,颠不扶,焉用彼相为哉?”

  魏了翁不仅是理学大家,作为三名探花的他,在文学上也非常的出色,留有《鹤山全集》。

  《水调歌头·万里蜀山险》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气,来自鉴湖边。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

  佩珑璁,冠昱火龠,组蝉聊。眼前富贵余事,所乐不存焉。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临江仙·细雨斜风驱晓瘴》

  细雨斜风驱晓瘴,绰开坦坦长途。膏车秣马问程初。梅梢迎候骑,雁影度平芜。

  行己不论官小大,穷探不间精粗。只从厚处作规模。简编迂事业,屋漏拙功夫。  

相关参考

魏了翁有多少子女 怎么评价魏了翁

  魏了翁  魏了翁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推崇朱熹理学的同时也带有怀疑态度,此外他亦能诗词,善属文,作品风格有时悲壮,有时清丽。  魏了翁有多少子女  魏了翁有两个儿子:魏近思、

历史人物 魏了翁生平做过的事情有哪些 南宋大臣魏了翁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大臣。>>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历任国子正、武学博士、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

历史人物 南宋魏了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魏了翁相关作品介绍

人物评价>何乔新:自金有蒙古之难,中原豪杰并起,而争请命于宋。李全、张林以山东来归,严实、彭义斌以河北来归,计其将卒不啻百余万。使宋得壮猷宿望如崔与之、魏了翁者,建阃淮甸,抚之以恩威,驭之以纪律,画疆

魏了翁是谁?魏了翁是怎么死的?

  魏了翁是与西山先生真德秀齐名的理学大家,南宋时期邛州浦江人。他进士及第入朝为官,清廉为民,同时也多次上奏为理学名人(诸如周敦颐、二程等)请谥,为理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人物档案  姓名:魏了

历史人物 魏了翁是谁

  魏了翁是与西山先生真德秀齐名的理学大家,南宋时期邛州浦江人。他进士及第入朝为官,清廉为民,同时也多次上奏为理学名人(诸如周敦颐、二程等)请谥,为理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人物档案  姓名:魏了

明朝历史 朱熹的历史影响与评价――客观主义理学家

  【传略】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传见《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  朱熹出生于一个衰落下来的官僚地主

知县的由来

知,解为管理、主持。《左传》“子产其将知政矣”,就是说子产将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读书杂钞》指出:后世官职上加“知”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就是

宋朝 宋代·开禧三凶

开禧三凶史弥远揽政期间,排斥异己,重用奸佞。霅川之变逼死赵竑,还追夺王爵,降封县公。史弥远擅自废立很不得人心,于是名士真德秀、魏了翁等纷纷上书,为赵竑鸣冤。史弥远则起用梁成大、李知孝、莫泽等。他们对真

历史人物 南宋理学家、直秘阁吕祖谦简介,有大事记、东莱博议等作

人物生平家世显赫吕祖谦出生于宋高宗绍兴七年三月十七日(1137年4月9日)。他出身官宦世家。九世祖吕梦奇,唐末五代时东莱人,曾任后唐户部侍郎,乃吕蒙正、吕蒙亨之祖父;八世祖吕龟祥,殿中丞,知寿州,遂家

理学家朱熹和寡妇胡丽娘之间的爱恨情仇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是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继孔、孟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也是儒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朱熹画像朱熹出生在南宋,父亲朱飞是与岳飞同时期的人,因为反对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