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宋著名改革家吕惠卿简介 吕惠卿是怎么死的
Posted 王安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宋著名改革家吕惠卿简介 吕惠卿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宋著名改革家吕惠卿简介 吕惠卿是怎么死的
吕惠卿是谁?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出来,想必大部分朋友都会想一下。对历史熟悉一点的,可能会得到一个答案。对历史不怎么熟悉,或者只从教科书中学习过历史的朋友,对于吕惠卿是谁,恐怕抓破脑袋也不能得到一个答案。
熙宁变法是是什么?亦或者说王安石变法!说到这儿,大部分朋友脑袋中肯定会冒出一连串的文字,为他作定义。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一朝,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变法,一直到南宋建立,这场变法仍然对宋朝的政治有极大的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实行,带来的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改变,同时也是朝中大臣的分隔。
对于变法,中国一直以来都持谨慎态度。每当有人提出变法的时候,总会有因循守旧之人持反对意见,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抵抗变法。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的时候,同样有那么一批人站出来反对。于是朝中大臣,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分成了支持变法的新党和反对变法的旧党。
新旧党争从宋神宗一直到宋徽宗都还存在,对于北宋整个政局和国家的影响极大。随着新旧党争的进行,两党在朝中的地位此起彼伏,新党上位时旧党被打压,旧党掌权后新党下野。这场党争不仅内耗了北宋国力,同时也让北宋政策进入混乱,国力下降。
本文要为大家介绍的吕惠卿,就是北宋熙宁变法中的关键人物。熙宁变法又叫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可以说是变法的第一人,而吕惠卿则当得起熙宁变法二把手之称。虽然后来接过王安石的权杖,成为变法第二个领导人的是章。但是却无法否认,吕惠卿在变法之初所处的位置。
吕惠卿生于公元1032年的泉州南安水头镇,字吉甫,号恩祖。嘉佑二年,吕惠卿高中进士,任真州推官,此后开始进入官场。
吕惠卿为官的前期,可以说是平步青云。担任真州推官之后,他前往拜谒王安石,两人一番交谈下来,发现在许多地方两人政见相合,可谓一见如故。
熙宁二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开始推行新法。吕惠卿因为与王安石政见相合,大力支持新法的实行,所以受到王安石重用,由集贤殿校勘升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
吕惠卿此后开始专心辅佐王安石进行变法,成为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在受到司马光等旧党质疑的时候,吕惠卿据理力争,保证了新法的顺利推行。
熙宁三年,因为父亲去世,吕惠卿辞官归家守孝。孝期结束后,直接位处副宰相的职位,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后又升为知制诰,判国子监。
熙宁七年,以郑侠向神宗进献灾民图为导火索,在朝野的非议乃至慈圣和宣仁两宫太后的压力下,王安石请求离任。吕惠卿在朝堂反驳旧党,有条不紊,将旧党人氏说的哑口无言。宋神宗本来已经对新法的实行产生动摇的心,也因此坚定下来。王安石本来请求离任,也因此得以保存,王安石变法得以继续推行。吕惠卿的优秀表现,使他受到统治者重用,执掌大权。
到了后来吕惠卿升任参知政事后与王安石发生矛盾。王安石离朝之后,吕惠卿甚至多次对王安石进行抨击。因为此事,吕惠卿在后世可以说是声名狼藉。
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之后,高太后当权。两宫太后是旧党的领头人,执掌国家大权后,当即将旧党司马光等人召回,重用旧党人氏,废除新法。吕惠卿作为新党的重要人物,很快被旧党和保守派打压,最终贬为宁军节度副使
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效仿自己的父亲宋神宗实行变法,重用新党大臣。吕惠卿直到这个时候,才得到任用,但是也无法进入到权利的中心。因为他对王安石的背叛,此后当政的章、曾布等人都不想任用他。吕惠卿晚年的时候,就这样辗转外地为官,直到崇宁年间在醴泉观使任上致仕,死后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
相关参考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公元1032年-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杰出改革家。吕惠卿大半生都被卷入新旧党的争斗,宦途也因此非常波折,评价也出现极大分歧,史书上认为他背信弃义、祸国无耻,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汉族,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后因事生恨;宦途起伏不定,后半生
吕惠卿(1032~1111)北宋改革家。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宋仁宗时,举进士,任真州(今江苏仪征)推官,任满入京,先后受到欧阳修、沈遘、曾公亮、王安石的赏识和推荐。熙宁变法之初,曾任制置三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惠卿胡作非为,铲除异己,终归被帝王所厌恶,接下来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欣赏。>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段关于吕惠卿,罢黜了曾布和吕嘉问、陷害了王安石、轰走了郑侠、除掉了冯京后的所作所为。>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汉族,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后因事生恨;宦途起伏不定,后半生
吕惠卿(汉语拼音:lǚhuìqīng),(1032~1111),北宋改革家。字吉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宋仁宗时举进士,任真州(今江苏仪征)推官,任满入京,先后受到欧阳修、沈遘、曾公亮、王安石
北宋期间的王安石变法,虽然在颁布后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还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神宗时期国家收入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并依靠军事制度上的几个行之有效的改革取得了如熙河
北宋期间的王安石变法,虽然在颁布后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还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神宗时期国家收入进一步提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并依靠军事制度上的几个行之有效的改革取得了如熙河
护法善神吕惠卿吕惠卿是泉州晋江人,嘉祐时举进士,为真州推官,才学为欧阳修、曾公亮所推重。他见王安石时,所论经义多与之相合,因与王安石定交。熙宁初,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时对神宗说:“惠卿之贤,岂特今人,虽前
人物档案 姓名:吕惠卿 别称:吕吉甫 字:吉甫 号:恩祖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泉州南安水头朴里 出生时间:1032年 去世时间:1111年 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