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芮为何要烧死晋文公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芮为何要烧死晋文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芮为何要烧死晋文公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发兵攻打蒲城和屈这两座晋国的边防要塞,为什么他要攻打自己国家的城池呢?因为他的骊姬告诉他,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和太子申生密谋,三个人都是对他下毒的幕后凶手。晋献公特别宠爱骊姬,他相信了骊姬的话。太子申生已经自缢“伏法”了,重耳和夷吾听闻此事,分别从自己戍守的城池来到晋国的都城绛。他们知道了骊姬马上就要来陷害他们,查明了申生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后就都悄悄潜回了封地。晋献公觉得这两个儿子之所以来到了王都也不来朝见自己,是因为做贼心虚,更加认定这二人就是加害自己的凶手,于是发兵攻打他们的封地。

  夷吾是个有血性的,敢于带领将士们和父亲抵抗,不过因为人手不足,败于晋献公。重耳贤,不和父亲打仗,蒲城没过多久就陷落了。两位公子自己的封地被攻陷以后,重耳在狐偃的建议下逃到了翟国,夷吾本想也逃去翟国,后被芮所阻拦,于是去了梁国。

  没错,芮是依附于夷吾的臣子。芮的家族是晋国的公族之一,但是被分封出去了,失去了继承君位的机会。在晋朝,芮家族之人属于公族,却是卿大夫的身份和爵位。晋献公时期,献公和后母齐姜生下了长女穆姬和长子申生,由于齐姜是齐恒公的女儿,而齐恒公又是春秋霸主,所以晋献公就将齐恒公的这个外孙申生立为太子。申生是一个有贤名的太子,晋献公一继位就将其从贾国接回,晋国上下都对他称赞有加。

  晋献公一生有八个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是最出色、最有贤名的三个,而申生就是其中政治待遇最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申生有一个霸气的外公做后盾,还因为申生自身所具有的贤能之才。齐姜早早就病逝了,晋献公这才又纳大戎狐姬和小戎子,生重耳和夷吾二子。虽然大哥申生已经如此优秀了,但是重耳和夷吾身边也有很多有能力的臣子愿意归附和辅佐。像重耳身边有狐偃、赵衰、先轸等人,而夷吾身边则有芮和吕省等人。

  夷吾被晋献公打败了,从封地屈逃到了梁国,梁国靠近秦国,而秦穆公又是夷吾的姐夫,夷吾来到这里就是芮所建议的。当时情况紧急,夷吾屈城被破,他卷起铺盖就想到翟国去和重耳相遇,结果芮伸手一拦,说那不是个好地方,夷吾去了,晋献公一定会追着打过去的。芮认为,夷吾应该去寻找姐夫秦穆公,求秦穆公帮助自己,才有机会活下去。于是他们就来到了梁国,芮一直跟着夷吾,忠心尽责。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了,里克等人接连杀死了奚齐和卓子,骊姬和少姬。里克本是好意,想恭迎重耳回国继位,重耳没有相信里克决定不回去,于是里克转而迎接夷吾。夷吾身边的芮早就打听好了晋国国内的局势,里克等大臣杀掉了想要拥立奚齐继位的骊姬势力,现如今还是有一定危险的。但是夷吾想回到晋国,芮就说:“公子想要回去也不是不可以,依我看来,晋国国内分明还有别的公子可以立为国君,里克不立他们反而来梁国迎接您,这其中是不是陷阱我们也不清楚,如今只能去求秦穆公相助,恐怕回到晋国也是有危险的。”夷吾采纳了芮的建议,派芮带重礼贿赂秦穆公,还许诺秦穆公愿意送给秦国晋国的河西地区。秦穆公接受了夷吾的大礼,派军护送夷吾归国。就这样,夷吾以其身边芮等人消息灵通和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打败了重耳,顺利登上了晋国国君之位。

  可是,夷吾在十四年后去世了,他的儿子继位不到一年就被杀死了,杀死他的正是夷吾的哥哥重耳。夷吾担心重耳影响自己的君位,派人刺杀过重耳,夷吾的儿子也刺杀过重耳,重耳这是复仇来了。芮可是夷吾身边的大红人,夷吾的命令有一大半都是芮的意思,芮害怕自己被重耳报复,在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就和吕省商量放火烧掉晋文公居住的宫殿,将其烧死。谁知道,曾经派去刺杀重耳的勃已经归顺了重耳,将他们的计谋告知了重耳,这才使得芮的计谋破灭。

  晋文公派人去捉拿芮,芮逃往秦国,被秦穆公所杀。

相关参考

郤芮为何要烧死晋文公?郤芮的结局如何?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发兵攻打蒲城和屈这两座晋国的边防要塞,为什么他要攻打自己国家的城池呢?因为他的骊姬告诉他,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和太子申生密谋,三个人都是对他下毒的幕后凶手。晋献公特别宠爱骊

为何最后还被烧死 此人割了大腿肉救活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一个比较苦逼的孩子,他本来可以在他的晋国当一个游手好闲的富贵王爷。却被兄弟逼的不得不远走他乡,流亡在外十几年。晋文公为何被逼流落在外,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狗血的故事。晋文公他爸是个老色鬼,在

为何最后还被烧死 此人割了大腿肉救活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一个比较苦逼的孩子,他本来可以在他的晋国当一个游手好闲的富贵王爷。却被兄弟逼的不得不远走他乡,流亡在外十几年。晋文公为何被逼流落在外,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狗血的故事。晋文公他爸是个老色鬼,在

晋文公为什么要烧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

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

晋文公为什么要烧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

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

晋文公火烧绵山烧死介子推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晋文公火烧绵山烧死介子推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晋文公为何要出逃

晋文公是个雄心勃勃的人,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忍辱负重19年,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若非心中抱着强大的信念,他又怎么会在19年之后选择重新回到故国即位,准备与天下豪杰逐鹿。晋文公用逃亡的19年浇灌了一份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