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赵孟这个人

Posted 子弟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赵孟这个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赵孟这个人

  赵孟是宋朝宗室子弟,是宋朝一代书画大家,字子昂,号松雪,多以松雪道人相称。

  赵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父亲赵与告曾经在宋朝任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之后,赵与告回到家乡定居,赵孟随父亲一起在浙江湖州长大。

  赵孟生活的年代差不多是宋末元初之时,作为宋朝宗室子弟,见证了子自己国家的灭亡和赵姓子弟的逝去。这样一个年代,对于赵孟来说是非常尴尬的时代。因为其出生的特殊性,以及日后的人生道路,赵孟在后世的评价备受争议。这其中,贬义的评价还要占上风。

  赵孟生于赵宋王朝,本身又是皇姓子孙,但是在宋朝被蒙古帝国灭亡后,赵孟竟然在元朝任职,并且经历了元朝数位皇帝。赵孟这样就相当于是在给灭了自己国家的人打工,后世许多人都说赵孟是叛徒,汉奸,有愧于赵氏祖先。若是一般人可能时间久了,大家自然也就淡化了,但是偏偏赵孟是赵姓子孙,所以就更惹人争议了。

  宋朝灭亡之后,赵孟随父亲一直闲居在故乡,日子过的十分清贫。等到他父亲去世后,生活就更加艰难了。至元二十三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孟进入元世祖忽必烈的眼中。

  忽必烈认为赵孟此人才貌双全,因此将他留在京中,并授予职位。赵孟开始是推辞的,后来便也就接受了。到了后来他慢慢晋升,在元朝官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受到元世祖忽必烈非一般的信任。

  但是也有人说,一切都不能从表面看。赵孟虽然接受了元朝的任命,并且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元朝朝廷任职,为元朝君主效力,但是这一切也并不一定是赵孟自愿的。

  等到元朝彻底统一中国之后,宋朝的宗室子弟,实际上已经成了元朝统治者案板上的鱼肉,想剁成块就剁成块,想片成片就片成片。元世祖忽必烈看中赵孟的才貌,留他任职,赵孟又哪里敢拒绝呢?

  有些人说,赵孟有什么不敢拒绝的,无非就是一死而已。但是赵孟显然没有慨然赴死的决心,这一点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赵孟曾经写过一首诗,此诗言: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

  图书时自娱,野性期自保。

  谁令坠尘网,宛转受缠绕。

  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这首诗实际上已经道出了赵孟的无奈,世事无常,他就像笼中的小鸟一样不得解脱。元朝政府给他的官职,何尝不是一种束缚呢?

  赵孟是一代书画大家,因为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所以“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的书风。然而赵孟本身就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也许他出仕确实惹人争议,但是他本人才华极高确实无法拒绝的。赵孟在书画方面成就最高,人言其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书画常与诗词相连,所以赵孟除了书画作品外,还留下了不少的诗词。

  《岳鄂王墓》

  岳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黄钟。人月圆》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唤卿卿。缓歌金缕,轻敲 象板,倾国倾城。

  几时不见,红裙翠袖,多少闲情。想应如旧,春山澹澹,秋水盈盈。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赵孟简介,赵孟简介

  赵孟\\  (1254~1322)元朝文学家、艺术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出身宋朝宗室。南宋末年,为真州(今江苏仪征)司户参军。元灭南宋后,闲居家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

中国历史 赵孟《秋郊饮马图》

赵孟��《秋郊饮马图》这幅画是赵孟��鞍马人物画的代表作,纵26.4厘米,横100厘米。画面是江南初秋时节,放牧人赶着一群马到河岸边饮水。放牧人

历史人物 鲜于枢与赵孟頫 赵孟頫迫害鲜于枢是怎么回事

赵孟頫鲜于枢是元代与赵孟頫齐名的书法家,两人成就都非常高,但总的来说鲜于枢略逊于赵孟頫。当然,赵孟頫本人相当推崇鲜于枢,根本没有迫害鲜于枢一说。鲜于枢与赵孟頫>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

赵孟頫与董其昌的争斗 书法大家董其昌生平简介

赵孟頫和董其昌都是书画界两位泰斗人物,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孟頫为元代人,董其昌为明代人,俩人的谥号都为“文敏”。赵孟頫和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被成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成就远非在此,赵

赵孟頫与董其昌的争斗 书法大家董其昌生平简介

赵孟頫和董其昌都是书画界两位泰斗人物,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孟頫为元代人,董其昌为明代人,俩人的谥号都为“文敏”。赵孟頫和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被成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成就远非在此,赵

历史人物 赵孟俯简介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赵孟俯生平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

管道升竟用一首诗词就阻止丈夫赵孟頫不娶妾?

赵孟頫与管道升是元代声名远扬的才子佳人。赵孟頫与管道升在至元二十五年相互认识并产生好感,不久二人珠联璧合,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赵孟頫与管道升在文学才华上不相上下,各具特色。赵孟頫(1254年—1322

管道升竟用一首诗词就阻止丈夫赵孟頫不娶妾?

赵孟頫与管道升是元代声名远扬的才子佳人。赵孟頫与管道升在至元二十五年相互认识并产生好感,不久二人珠联璧合,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赵孟頫与管道升在文学才华上不相上下,各具特色。赵孟頫(1254年—1322

赵孟頫最喜欢写的50个字,是什么字,一起来看看

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的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