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什么影响

Posted 胡人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什么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胡服骑射对赵国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都给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魏国的李俚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还有赵国的胡服骑射。这几个变法改革比较起来,赵国的胡服骑射显得最为单一,但是效果尤其显著,在军事上,使得赵国从一个打不过胡人的国家成长为一个战胜了胡人以及各诸侯国的国家。

  公元前326年,赵国的赵肃侯去世,年少的赵武灵王继位了,可是,他继位之初就得面对五国合纵对付赵国的危机。没错,就是五个国家合起来欺负赵国。赵国的旧王已死,新王又如此年幼,此时不欺负赵国,那要等到何时?秦国、楚国、魏国、齐国、燕国几个国家的王商量好了,都说要到赵国来参加赵肃侯的葬礼。虽然知道这是五王的阴谋,可新上任的赵武灵王却不得不同意他们进入赵国。

  在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年幼的赵武灵王成功逼退了五国合纵,紧接着,又趁着各诸侯国混战之机,极力发展赵国的军事。

  赵国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有很深的渊源,赵人的身材长相也都与其他国家的人明显不同,比起中原人来说,他们则更像胡人,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不仅如此,赵武灵王自己也很喜欢胡人的文化、服饰以及食物和居住环境。因为和少数民族地区接壤,两者之间常常发生战争,但是赵人往往打不过胡人。

  赵武灵王就纳闷了,明明和其他国家的人比起来,赵人的身材和胡人的强悍精壮最为接近,为什么反而打不过胡人呢?他上战场观察过胡人和赵人作战,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就看出其中的门道了。

  原来,赵国士兵们上战场的时候,显得特别笨拙,挥刀刺剑都比较慢,感觉被什么东西束缚住了。再看人家胡人打仗的样子,显得洒脱和自由,动作迅猛不说,马背上的功夫看得人眼前一亮。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是敌人,赵武灵王肯定当场就拍手叫好了。赵武灵王觉得,赵国士兵们每次穿着很厚重坚硬的铠甲,拿着很重的刀剑,骑马的技术远远不如人家胡人。胡人大多都穿着很精简轻便的服装,武器也很顺手,打起仗来,就跟野狼一般,桀骜不驯,充满了野性和残忍。

  赵武灵王就想啊,赵国士兵们要怎么样才能和胡人一样,作战时不受约束呢?突然,让灵光一现,学习胡人的骑射功夫和服饰,不就可以训练出和胡人军队一样出色的强悍军队了吗?如果自己再加强训练,勇敢的赵人怎么会害怕胡人呢?

  就这样,上朝的时候,他自己穿着胡人的衣服就上朝了。文武百官很纳闷,觉得他脑子有病。你一个赵国的王,穿着我们敌人的衣服做什么,这是要公然背叛国家、背叛祖先吗?赵武灵王倒是不在意这些疑惑和嘲讽的眼神,他淡定的走上了王座,坐下,然后让大家看一看自己今天有什么不同。大臣们说他今天的服饰和以往不同,还提出了疑问,为何堂堂赵国的王不穿赵国服饰反而习胡服?

  赵武灵王说了他观察到的赵人和胡人的不同,他指出,赵国的士兵之所以打不过胡人,是因为赵国的服饰太过繁琐,拘束了士兵们作战时的身手。他认为,赵国要想趁着各国混战的时候谋求发展和强大,学习胡人的服装和骑射功夫,就能成就一支赵国的神军。

  在赵武灵王的强烈要求下,全国上下都开始学习胡人的服饰和骑射,以及胡人的语言和文化、食物等。这样一番折腾下来,赵国的士兵们上了战场更加勇猛,再也不用担心挥剑的时候被衣袖扯住了手臂,再也不用担心冲锋陷阵的时候被裙角阻挡了脚步。胡服骑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赵国的军事实力猛增,一跃而成为了东方强国。

相关参考

“胡服骑射”是华夏诸侯对赵武灵王的一种讥笑嘲弄

短打类的服装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设计,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短衣短修服装;在周代这类服装不合乎礼仪,所以被耻笑为胡服,赵武灵所谓胡服骑射并非真正穿胡人的衣服,骑马射箭;而是穿著精炼的短打,短衣,短修,的铠甲,

赵国和秦国哪个更厉害?赵国的胡服骑射指的是什么?

  魏国有李悝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而赵国则有胡服骑射。  战国魏文侯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李悝在魏国实施了改革变法。李悝主张废除奴隶制下的世袭制度,提倡用人就要用真正有才能的人;

赵雍胡服骑射意义 赵武灵王修长城被称为英雄

《东周列国志》在描述赵武灵王是这样写道:“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虽然书上对赵武灵王的赞美有夸张之嫌,但是不否认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很好,他也

赵雍胡服骑射意义 赵武灵王修长城被称为英雄

《东周列国志》在描述赵武灵王是这样写道:“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虽然书上对赵武灵王的赞美有夸张之嫌,但是不否认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很好,他也

赵武灵王修长城为何被称为英雄 赵雍胡服骑射有什么意义

  《东周列国志》在描述赵武灵王是这样写道:“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虽然书上对赵武灵王的赞美有夸张之嫌,但是不否认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对后世服饰有着怎样的影响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励行改革,使首都邯郸成为当时北方最负盛大名的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邯郸与成都、临淄、洛阳、宛齐名,被子誉为五大古都。V褐在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

历史人物 赵武灵王修长城为何被称为英雄 赵雍胡服骑射有什么意义

  《东周列国志》在描述赵武灵王是这样写道:“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虽然书上对赵武灵王的赞美有夸张之嫌,但是不否认赵武灵王在历史上的名声确实很好,

春秋战国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深远影响

>  ■立志强国,大胆革新>>  战国时期诸侯国相继改革以图强,在变法改革中,以秦国的变法最为显著,在军事上的改革却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最。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并非,但却是他向塞外少数民族学习,对传统

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对后世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赵肃侯之子。公元前325-前299年在位。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赵国乃至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

赵国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暴涨,一度想要灭掉 ”超级大国”秦国

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英明的君主穿上胡服率领士大夫到西北巡视胡地,并想从云中、九原直向南方袭击秦国,从而灭掉秦国。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那么当时赵国有什么实力能够灭掉秦国呢?当时的赵国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