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提起宋仁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出自宋仁宗的母亲,被包拯的唾沫星子飞到脸上的是宋仁宗;苏东坡、苏洵、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等一个个重量级的牛人,都是宋仁宗一朝的名臣,或在这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几大发明中,能把整个世界推向近代化的两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罗盘(指南针),也都出现于仁宗时代。
宋仁宗贵为天子,但特别省 吃俭用。他在家宴上常穿一再洗过的衣服,床褥多是用粗绸制成。据宋朝陈师道《后山谈丛》记载,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宋仁宗问:“这是从哪来的?多少钱?”答说每枚1000钱,共28枚。宋仁宗很不高兴,说:“朕常常告诫你们不要奢侈,现在一下筷子,就得花费28000钱,朕吃不下!”
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习惯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能为他人着想的少之又少,但宋仁宗算是其中难得的一个。《东轩笔录》记载,有一次,宋仁宗在散步,时不时地回头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要干什么。宋仁宗回宫后,对嫔妃说道:“朕渴坏了,快倒热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宋仁宗:“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宋仁宗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镣子(水壶),如果朕问的话,肯定有人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如此“贴心”的皇帝,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宋仁宗思想开明,能容人。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进士考试,居然胆大包天地在试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在宫中,美女数以千计,终日里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商量治国安邦大计。”其实苏辙这些话纯属道听途说,完全与事实不符。考官们打算给苏辙治罪,但宋仁宗听说此事后,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学生,敢于如此直言,应该特予功名。”于是苏辙反倒考上了进士。这如果赶上“康干盛世”,灭三族是必然的。
为了钳制思想,不少皇帝热衷于搞文字狱,许多文人莫名其妙遭到冤杀,甚至被灭门灭族,但宋仁宗从来不搞任何文字狱,他治下的大宋王朝非常开明,言论也相当自由。比如当朝理学家程颐曾放话说“要和皇上同治天下”,这在清朝是会灭三族的,而在宋仁宗时却啥事没有。朱弁《曲洧旧闻》记载,成都一个秀才写道:“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干坤。”有人以“谋反”之罪将这秀才上报到朝廷。可没想到,宋仁宗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这个老东西,他不过是想做官,做官做不成写反诗泄愤,想做官就给他吧。”于是,这个秀才竟成了万户参军。
宋仁宗对子民仁慈,对他国之民也常怀仁爱之心。有一次,出使北方的使者报告说高丽的贡物越来越少了,提议出兵。宋仁宗说:“这只是高丽国君的罪过。现在出兵,国君不一定会被杀,反而要杀死无数百姓。”所以最终没有发兵。
魏泰《东轩笔录》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一天早晨,宋仁宗对近臣说:“昨夜朕饿了,夜不能寐,想吃烤羊肉。”近臣说:“陛下为何不降旨要烤羊肉?”宋仁宗:“朕听说皇宫每次有索取,外面就会以为这是一种制度,朕害怕因此而导致外面每天夜里杀羊,来给朕准备,这样会杀生很多。”于是左右高呼万岁,相信这一声万岁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喊。
施德操在《北窗炙录》中记载,一夜宋仁宗在宫中听到很热闹的丝竹歌笑之声,觉得奇怪,问宫人:“此何处作乐?”宫人回答:“此民间酒楼作乐处。皇上您听,外面民间是如此快活,哪似我们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宋仁宗回答说:“你知道吗?正因我宫中如此冷落,外面人民才会如此快乐,如果我宫中像外面如此快乐,那么民间就会冷冷落落也。”民间的快乐胜过皇宫,这就是宋仁宗。所谓“以民为本”、“爱民如子”,宋仁宗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了。
1063年,在位41年的宋仁宗去世。这一消息传出后,市民们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一个叫周长孺的官员来到今四川一带,看见山沟里打水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驾崩。
在中国历史上,能像宋仁宗这样,拥有最高权力还能谨慎行使权力的少之又少。虽然宋仁宗不够铁血,不够强权,但他治下的大宋王朝,人民安乐,经济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出现在此时。正如有人说的,“仁宗虽百事不会,却会做官家(皇帝)”。
相关参考
说起古代最仁义的皇帝,恐怕非北宋仁宗皇帝赵祯莫属。然而泥菩萨尚且有三分土性,这位老实皇帝也曾生过气,然后做了一件令天下人目瞪口呆的事,堪称旷世奇闻。>>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北宋仁宗皇帝赵祯的“仁义”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有什么区别 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谈到佛教,自然会想到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在佛教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普贤菩萨雕像 他们虽然都是佛菩萨,但也有许多相同与不
文殊菩萨的由来文殊菩萨的由来,先从文殊菩萨的出生说起,传说文殊菩萨出生的时候,金光照满了屋子,各种奇异现象,而且文殊菩萨出生的时候身体是紫金色的,像天界的一个童子,身上的一些特征与佛菩萨十分相似,于是
文殊菩萨的由来文殊菩萨的由来,先从文殊菩萨的出生说起,传说文殊菩萨出生的时候,金光照满了屋子,各种奇异现象,而且文殊菩萨出生的时候身体是紫金色的,像天界的一个童子,身上的一些特征与佛菩萨十分相似,于是
观音菩萨是佛吗,传说为什么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只是个菩萨,而没有
传说为什么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只是个菩萨,而没有成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释迦牟尼佛曾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
文殊菩萨简介对于佛教而言,作为一个外行人,也对文殊菩萨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只是一个大概,就像一到大型考试的时候就去拜拜文殊菩萨,这虽然是一个迷信的说话,可能带来的只是心里的安慰。但我们仍会对文殊菩萨寄托
文殊菩萨简介对于佛教而言,作为一个外行人,也对文殊菩萨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只是一个大概,就像一到大型考试的时候就去拜拜文殊菩萨,这虽然是一个迷信的说话,可能带来的只是心里的安慰。但我们仍会对文殊菩萨寄托
普贤菩萨的心咒是什么普贤菩萨行愿品,即《普贤行愿品》,出自《华严经》,为普贤菩萨为菩萨众宣说,内容分长行和偈颂。篇幅较长。主要内容可总结为普贤菩萨所发十大行愿:一者敬礼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
虚空藏菩萨纹身有什么说法南无阿弥陀佛千万不要把佛菩萨像和罗汉像和佛经纹在身上,这是亵渎的行为,非常不恭敬,报应很大,佛菩萨是要恭敬诚心供奉的,也不要随意佩戴。特别是只纹佛菩萨半身像或一个佛菩萨头,半魔
菩萨是佛弟子,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来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一般对尊崇的神像,也称为菩萨。文殊、普贤、观世者、地藏菩萨是中国民间尊崇的四大菩萨。1.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