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饭量小吃相讲究 北宋大臣的“胖瘦香臭”
篇首语: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晏殊饭量小吃相讲究 北宋大臣的“胖瘦香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晏殊饭量小吃相讲究 北宋大臣的“胖瘦香臭”
俗话说,百人百相。北宋的许多官员虽贵为朝廷大臣,也照样改不了自己的脾气秉性,在个人形象和行事作风上,可以说是各有特色,各不相同。
晏殊像
宋太宗时曾任安州知府的张齐贤是个有名的大肚汉,吃饭时狼吞虎咽,而且好吃大肥肉块,完全没有什么吃相。张齐贤的饭量有多大,没人知道。一次宴请宾客时,厨师想看看张大人到底能吃多少,就偷偷在一边准备个大木桶,张齐贤每吃完一种食物,他就把一份相同分量的食物倒进桶里。结果,宴席还没结束,大木桶就盛不下了。
而当时的大诗人晏殊正和张齐贤相反,不但饭量小,而且吃相讲究。晏殊每顿饭只吃半个薄面饼,先用筷子慢慢把面饼卷起来,然后抽出筷子,手指轻轻捏住面饼的一头,细嚼慢咽地吃,那种文雅程度简直不可思议。
晏殊像
盛度和丁谓都是浙江人,在宋仁宗时都曾为翰林学士,又都属于当时著名的文人,但两人却长相迥异。丁谓长得身小体瘦,脸如刀削;盛度却是身宽体胖,肚大腰圆。一次,宋仁宗命盛度起草诏书,盛度竟然因太胖而弯不下腰,不得不求皇上给他找来一张大桌子。
宋仁宗时还有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个是任馆职的窦元宾,一个是翰林侍读梅询。窦元宾不修边幅,长年不洗澡,身上难闻的气味叫人不堪忍受;梅询喜欢清洁,满身香气扑鼻。
国画破阵子
为了保持香气持久,每天早上梅询都要焚两炉香,然后用衣服把香气罩住,双手抓紧袖口不让香气消散,赶紧出门办公,到馆舍坐下后,再把袖子张开,香气慢慢飘散出来,不一会儿,整个房间都香气弥漫。
后来,人们把这几个人的特点总结出来,形容为“盛肥丁瘦,梅香窦臭”。
相关参考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官至宰相,受到两任皇帝的重用,但是这起因嘛,竟是因为他没有钱出门浪!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晏殊当时只是北宋的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官员,每天入朝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就是下班时间,想
北宋宰相晏殊是如何官至宰相的?宋真宗对他的评价为什么这么高?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官至宰相,受到两任皇帝的重用,但是这起因嘛,竟是因为他没有钱出门浪!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晏殊当时只是北宋的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官员,每天入朝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就是下班时间,想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
人物档案 姓名:晏殊 别称:晏同叔 字号:同叔 谥号:元献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北宋 出生地:抚州临川文港乡 出生时间:991年 去世时间:1055年 封爵:临
晏殊在后世闻名出于他的词的创作和成就,晏殊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并称“晏欧”; 晏殊是怎么死的 庆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枢密使加平章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汉族,北宋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十四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汉族,北宋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十四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