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李鸿章为何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Posted 北洋
篇首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晚清李鸿章为何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晚清李鸿章为何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东方的「」:1896年6月11日, 离俄赴德。于13日乘火车抵达德国柏林,住在恺撒大厦。在德国,迎接李鸿章的是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德皇派御车来接李鸿章。> 6月14日下午,李鸿章拜见德皇威廉二世,代表中国皇帝向德皇酬谢其干涉还辽之事。德皇表示,希望两国友谊长存,希望大清江山永固。15日,李鸿章拜访了德国外长马歇尔,谈及英国放弃中国,短见自私,中国不能不与俄国友好。> 此后数日,应德皇的邀请,李鸿章参观了德国军队。德皇特意为李鸿章准备了一把虎皮椅。看到德国军队的精良装备与高昂士气,李鸿章不禁失声说,我如果有十营这样的军队,我就不怕小日本了。此外,李鸿章还会见了已退休的前首相 ,进行了简短会谈。李鸿章在访问德国的20多天中,总想请教德国富强的秘诀,对于有关增订洋货进口税的使命并未完成。李鸿章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此次在李鸿章下榻的行馆里,墙上就挂著李鸿章和俾斯麦的照片。> 俾斯麦,1815年出生于普鲁士,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1862年至1890年期间一直担任首相,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支持下,俾斯麦大力推行他的「铁血政策」,经过发动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等的一系列战争,1870年,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使得德国一跃成为与英国、沙俄并列的世界强国。>> 在这一过程中,「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名号享誉欧洲大陆。但是到了1890年,因与新德皇威廉二世政见不一致,产生严重意见冲突,俾斯麦被迫辞去了职务,赋闲在汉堡宅第,养花种草,颐养天年。李鸿章的经历虽比不上俾斯麦那样传奇,但也有相似之处,他早年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后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出将入相,在职务上应该说与俾斯麦相当了。只不过前两年在中日甲午海战中折戟沉沙,丢尽了颜面。> 李鸿章之所以被称为「东方伸斯麦」,这有一段来历。那是当年他在筹建北洋水师的时候,有一次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到天津拜见李鸿章,告诉他:「中堂大人,我这次乘坐的军舰,是世界一流的军舰,技术装备最为先进,欢迎您有时间过去参观。」李鸿章对武器船舰是最感兴趣的,他满口答应,约好日期前去观看。> 不巧的是,正好那一天刮风下雨不利于出海,李鸿章冒着风雨来到大沽口,但是德国军舰离港口还有几十海里,他们的船只在风浪中很难前行,这时柯纳德派了一只小艇前来联络,并带来口信:「今天风雨太大,在海中行船会有危险,您这么大年纪,就不必冒此危险了,可以改日再来参观。」> 随行人员也纷纷劝阻,但李鸿章参观心切,加上不想让洋人看不起,毅然带着翻译下了自己的船,登上小艇就去了。柯纳德见到李鸿章的到来很诧异,他很感慨地说道:中堂大人真是守约之人啊,这么大的风雨都如期前来,这样坚毅的性格,真像我们的首相俾斯麦。」从此之后,柯纳德逢人便说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东方俾斯麦」的名号就从中国和德国传播开来。> 在公务之余,李鸿章想起了要拜见一下那位神交已久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听说「东方俾斯麦」李鸿章要来汉堡,当地百姓奔走相告,纷纷走到道路两旁驻足相望,期盼能亲眼目睹这位东方大国的传奇宰相,汉堡官商还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准备款待李鸿章一行。俾斯麦自然也十分高兴,他戴上威廉一世赐给他的冠冕,佩上十字勋章,穿上盛装,以最高规格的礼仪准备迎接李鸿章的到来。> 李鸿章和俾斯麦二人相谈甚欢。在双方交谈之中,李鸿章说起自己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随即笑着说:可是我没有希望成为「西方的李鸿章」啊!>相关参考
李鸿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被慈禧太后赞誉为“再造玄黄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 这些评价
李鸿章曾经和俾斯麦有过谈话,而俾斯麦在得知了李鸿章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之后,对人说道:我可不敢称欧洲的李鸿章。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李鸿章,我们还要从甲午战争前夕说起,那时候北洋水师的情况已经非常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本名叫李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
大清帝国的实权人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在德国期间,受到「”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盛情款待。两人仰慕已久,只是未能谋面,至为遗憾,现在
大清帝国的实权人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访问了欧美8个国家,在德国期间,受到「”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盛情款待。两人仰慕已久,只是未能谋面,至为遗憾,现在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同时也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本名叫李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
导读: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曾自负地对格兰特说:“我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人,我们镇压了历史上有名的两支叛军。”格兰特曾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军统帅,而李鸿章则自诩为剿杀太平天国的功臣。1
历史人物 李鸿章的成就为什么远远不及大久保利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在十九世纪的东方,有两个人同被称为“东方的俾斯麦”,他们就是中国的李鸿章,和日本的大久保利通。两个大人同样身负着国家复兴和崛起的重担,不过虽然两人的称号相同,但是最终,李鸿章的成就却远远不及大久保利
导读:甲午海战之前,日本人评出当世五大伟人,分别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美国废奴总统林肯、中国大臣李鸿章、意大利统一者加里波第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李鸿章居于顺位第三,力压伊藤博文两肩,令人惊诧。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