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缺少政治头脑 竟是好色之徒

Posted 文丑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缺少政治头脑 竟是好色之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缺少政治头脑 竟是好色之徒

   历史上的真的是是一个的人吗?>  世人皆知 ,从「温酒斩华雄」的英迈到「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从遍布世界的关帝庙到香港影视剧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关羽的尊号一封再封,从关公、关二爷到关帝,直至 取代岳飞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他终于走上神坛,名垂千古。>   一介武夫>  因《三国志》作者陈寿「尊曹抑刘」的倾向,关羽的传记不足千字,可以确定的是,关羽是一员勇猛非凡的虎将,但也不过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关羽的身世一直不详,到清代康熙年间才出土了他家族的墓碑,他其实出自一个经学世家,至少在他父辈时还以学问为业。(《关侯祖墓碑记》:「(羽祖关审)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但没有更多证据显示关羽本人饱读诗书,后世广为流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恐怕还是受罗贯中的影响。>  关羽确实武艺高强,颜良就是被他「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三国志?关羽传》: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不过接下来的「诛文丑」则又属《三国演义》的发挥。「诛文丑」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关云长挂印封金」,为制造气氛铺垫关羽出场,作者先交代了曹操帐下名将张辽、徐晃等都拿文丑莫奈何,等关羽出马,三两下就把文丑搞定。文丑是袁绍手下名将,本事也着实了得,他就这般「冤死」了。按史载,文丑命丧于著名的官渡之战,而且很可能死在乱军之中(《三国志?袁绍传》: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和关羽搭不上干系。>>  鲜为人知的是,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县、清源人说),他在小说中把老乡山西解县人关羽当作儒家学说「仁义礼智信」的典型代表,大书特书关羽的丰功伟绩。和诛文丑一样,华雄本为孙坚所杀,蔡阳实为刘备所斩,罗贯中把别人的战绩,硬塞到关羽的「功劳薄」上。历史上确有其事而夸大其词的更是多见,如为护刘备家眷「千里走单骑」属实,但中途添加「过五关斩六将」则是子虚乌有;还有「水淹七军」的神机妙算,实际上是天降暴雨所致,关羽捡老天爷的功劳而已。为突出关羽「高大全」式的形象,罗贯中把这些骄人战绩,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全部转到关羽名下,以彰显其骁勇机智。>  细读《关羽传》更可发现,历史上的关羽极度缺少政治头脑。他不懂得联吴抗曹的重要性,拒绝孙权的联姻,态度很不友好,辱骂求婚的使者:「犬子怎能配上虎女?」得罪了东吴。这之后的故事人们都熟悉了,孙权谋取荆州后,将关羽父子斩杀于临沮,孙刘联盟也彻底破裂。>   刚愎自负>  如果说缺少政治头脑葬送了蜀汉的前程,那么「颇自负,好凌人」就是关羽个人最大的性格缺陷。>  建安十九年(214年)马超来降,关羽致信诸葛亮探问虚实,亏得诸葛亮知道他的那点「小算盘」,说马超虽与张飞棋逢对手,却难与关羽为敌,因为有孔明的表态,关羽才放下心来,并沾沾自喜。(《关羽传》:(诸葛亮)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陈寿的《三国志》记载这个事情本很简单,但到了《三国演义》那里,因为罗贯中把关羽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也当成是优点(至少是特点)来写,甚至出现了关羽不顾驻守荆州的军职,一心要入川与马超决斗的情节。>>  关羽对马超尚且如此,年迈的黄忠就更不放在眼里了。《三国志》里记载有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在汉中归降,刘备、诸葛亮有意将他和其他几人封为「五虎将」,却担心关羽耻与黄忠同列。(《三国志?黄忠传》:诸葛亮说先主曰:「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原来马超、张飞都在战场上见识过黄忠的实力,对这个提议肯定没问题,他们就怕到关羽那儿有意见,说明关羽自负的性格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果然按刘、诸预想发展。《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刘备称汉中王后,派费诗去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听说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十分生气,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态度极其嚣张、不可一世,费诗好说歹说才劝服关羽接受封职。>  刘备、诸葛亮等人这样的迁就,进一步加剧了关羽唯我独尊的病态心理。等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他更是居功自恃起来,看不起麋芳、傅士仁等搞后勤的军官。后来,眼看关羽出军乏粮被困,掌握著粮草用度的糜、傅二人以牙还牙,不准备出手相援,关羽哪里受过这等气,扬言「还当治之」,准备回来治他俩的罪,逼得二人反叛。最终,关羽败走麦城,再也没有机会治他人罪了。>   之徒>  其实,关羽也算有点好色。据《关羽传》注引《蜀记》记载,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合力攻打吕布时,关羽向曹操要求说等攻下城后,想要得到士人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但是下邳城破以后,曹操命令捉了杜氏先送来让他自己瞧瞧,结果好色的曹操忘了对关羽的承诺,把这妇人给自己留下了。自此之后关羽和曹操就有了间隙。>  说关羽和曹操为了争女人翻脸,以至于最后「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显然有一些言过其实。而因史籍所载有限,我们不清楚关羽讨要杜氏真正动机何在。而杜氏的儿子由曹操抚养长大,就是后来的魏国骁骑将军秦朗,一度是魏国最炙手可热的人物。由于关羽死得比曹操还早,史书没留下他与秦朗的蛛丝马迹,所以关羽和杜氏到底有过什么瓜葛就成了一个谜。>  千百年后,关羽不再是那个凡人的关羽,他的一切性情、弱点被人们羽化、升华,逐渐变成了一个完人。隋朝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授关羽亡灵「菩萨戒」,他被封为伽蓝菩萨。唐高宗拉关羽入武庙,与姜子牙并驾齐驱。道教天师编造了「关公大战蚩尤」的弥天大谎,关羽又成为道教的头号尊神。历代帝王更是对他屡加封号,宋徽宗封他为忠惠公,明神宗封他为关圣帝,清道光皇帝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他的名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孔子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还高出一筹。他在洛阳的墓地仅次于皇帝的陵墓,称为「关林」,他的庙宇,与孔庙一样,遍布中国??>  解释这一现象是费力的。统治者给他封爵加号,看中的是他的忠义,藉以巩固统治。于是乎,这位生前并无丰功伟绩可资夸耀的凡夫俗子,死后却被神化为超越历史的战神甚至财神,最终脱胎换骨,成了三教九流都顶礼膜拜的道德楷模,人间神祇。>

相关参考

华妃宠冠六宫竟是甄嬛传里最最没有头脑的

这个标题是不是很奇怪?试问,华妃没有头脑,皇帝能够让她协理六宫?好吧,能不能说这是为了迎合年羹尧的障眼法呢?不知道大家看甄嬛传注意年妃思子悲痛去打端妃时的对话没有。端妃终年重病缠身,虚弱无力。尽管如此

究竟是谁粉碎了乾隆头脑中自己创造的盛世幻象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十岁的皇帝御制了一篇《古稀说》,对全国的形势做了如下的描述:  三代以上弗论矣,三代以下,为天子而寿登古稀者,才得六人,已见之近作矣。至乎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

历史人物 山阴公主刘楚玉荒淫好色竟是家族遗传

  山阴公主刘楚玉简介:山阴公主,南朝宋公主。在当时刘宋王朝,山阴公主刘楚玉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并以她的淫乱放荡闻名于世。公元465年(景和元年),山阴公主被叔父宋明帝刘彧赐死。  山阴公主刘楚玉求赐

第一猛将之死竟是因为乱戴绿帽

三国时代好色的男人不少,可有趣的是,其中的大多都成了英雄。比如我们熟知的曹操,就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好色之徒。给人戴“绿帽子”,竟悄然成为曹操的人生最大的乐趣,…三国时代好色的男人不少,可有趣的是,其

最深藏不露又风流好色的武林高手竟是他!

曹丕,曹操的儿子,在三国中以文采而闻名,人称建安七子之一,但曹丕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不知道是历史学家有意隐瞒,还是因为其文学成就实在太高,私生活实在太丰富了,人们记起他的时候

刘邦造反获众人拥戴竟是因为他是个亡命之徒

光棍的第一等本领正是胆大包天,当皇帝首先就得有一股不怕死的精神,这同读书人的软骨头完全不一样。中国史上两个大一统的草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恰恰都是敢于玩命的硬家伙。《史记·高祖本纪》说,沛县的民众杀了父

明武宗朱厚照一生没有儿子竟是因为太好色?

明武宗朱厚照出生于皇室家庭,在他的父亲明孝宗去世后,他便登上了皇位。明武宗朱厚照从小就十分机智勇敢,而且还十分喜欢各种户外运动,他的父亲觉得朱厚照有能力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可是朱厚照的发展方向却辜负了他

明武宗朱厚照一生没有儿子竟是因为太好色?

明武宗朱厚照出生于皇室家庭,在他的父亲明孝宗去世后,他便登上了皇位。明武宗朱厚照从小就十分机智勇敢,而且还十分喜欢各种户外运动,他的父亲觉得朱厚照有能力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可是朱厚照的发展方向却辜负了他

历史人物 秦二世胡亥是否有政治头脑?胡亥是怎样一个人?

一直以来,对于秦二世胡亥的评价,一向都是负面的,首先就是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是在赵高篡改遗诏杀了扶苏之后,落到了胡亥的头上,而成为皇帝之后,人们对胡亥的印象也只是残暴、顽劣。但是,胡亥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

最深藏不露又风流好色的武林高手竟是他!

曹丕,曹操的儿子,在三国中以文采而闻名,人称建安七子之一,但曹丕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不知道是历史学家有意隐瞒,还是因为其文学成就实在太高,私生活实在太丰富了,人们记起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