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揭秘才女的另一个身份
Posted 上官
篇首语: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揭秘才女的另一个身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揭秘才女的另一个身份
历史上的是个怎样的人?今天的人们对 有这样一句评价,那就是「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确,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的诗歌是中国诗歌无法逾越的顶峰。也正因为如此,在那个诗人名家辈出、佳作不可胜数的年代,因为李、杜等伟大诗人的光芒太过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许多优秀诗人淹没其中,变得不太为后人所熟知。> 和她的爷爷、上官仪就是这样的诗人。> 美丽和才华,上官家族的优秀基因> 虽然今人已经无法确知 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种版本中的传说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实上,她的美丽是有家族遗传的,因为她的祖父、上官仪在当时也是著名的帅哥。有记载说,上官仪当年骑马上朝,经过长安城时,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 上官婉儿从她的爷爷那里继承到的另一项家族遗传,就是她的诗才。>> 「脉脉广川流, 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 蝉噪野风秋。」这首名为《入朝洛堤步月》的诗就是上官仪所作。据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百官僚们在一旁看着,只觉得上官仪不仅「音韵清亮」,而且气度非凡,「望之犹神仙焉」。作为百官之首, 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但是显然他的等还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上官仪的诗,有意摆脱了当时从类书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而是注重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再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上官体」。> 堪怜咏絮才,为她出诗集> 上官家族的诗才基因到了上官婉儿这一代,依旧那么璀璨辉煌。据记载,上官婉儿14岁时就能依题做诗,须臾即成,而且文意通畅,辞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于是武则天龙颜大悦,将她带在身边。上官婉儿的才华,令她摆脱了「罪奴」的悲惨境遇,却又在踏进宫廷的同时,走上了一条更为凶险的不归路。> 上官婉儿不仅自己爱诗,还十分爱惜有才华的诗人。据《新唐书》记载,上官婉儿多次怂恿唐中宗设立修文馆,最终达成此事,从此,大召天下诗文才子,同时也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驻。然后,上官婉儿就拉着唐中宗与韦皇后、安乐公主,与修文馆的才子们一起宴饮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当然,宴会上唐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要交的诗,都由上官婉儿一人代劳,但是数诗并做,仍然无损于上官婉儿诗作的优美。据记载,当时只要上官婉儿做出一首新诗,就会很快被人们传诵唱和。> 公元710年,李隆基起兵,剿灭了韦后一党。因为与韦皇后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上官婉儿也在这张黑名单之上。然而,上官婉儿令人难以忽视的文采才华,却令李隆基在杀死她之后很快就后悔了。于是,唐玄宗又找来张说,大力收集上官婉儿的诗歌,然后专门为她出了二十多卷的诗集——《唐昭容上官氏文集》。> 在这部诗集的序文中,张说对上官婉儿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只可惜这部诗集后来已经散佚殆尽,只有《全 》留存了上官婉儿遗诗32首。> 诗中读人> 她开创 唐诗抒写性情的先河> 上官婉儿是唐代杰出的 ,她生逢武后、中宗两朝,对于李唐王朝人物政治上的是是非非,笔者难以说得清楚。笔者本文要说的是作为一代杰出才女上官婉儿在诗歌创作上的超卓才华及其对文学事业的贡献。> 促进五言律诗的定型> 《全唐诗》收录她的诗歌有32首之多,品读这些诗作,我们首先感觉到她的诗歌题材内容相比其他宫廷诗人有了明显的拓展,除了一些宫廷应制的诗作,还有一些旅行记游之作,特别是那些抒写个人情怀的作品,回归了诗歌的属性,摆脱了宫廷诗感情贫乏、装模作样的流弊,开创了唐诗由歌功颂德走向抒写性情的先河。> 例如《彩书怨》这首诗:>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完全是普通女子的相思之作,再无宫廷诗的一丝痕迹。诗的首联由秋风落叶引发情思,「思君」二字点明主旨。颔联继以「香被冷」、「锦屏虚」写离居之苦闷,兼以「露浓」、「月落」之景物烘托苦情,景与情密合无垠。颈联以「江南」、「蓟北」之措辞感叹夫妇相距之遥远,与首联「万里」相呼应,无心奏江南之乐曲,贪封蓟北之书信,感情真切,描写生动。尾联收结全篇之情绪,出一「怅」字有如画龙点睛。感伤夫妇离别是人间共有的情感,所以能够引发读者的广泛共鸣。如果我们再从形式格律角度对此诗加以审视,就会发现这是一首完全成熟的五言律诗。从声律来看,用的是首句仄起平收式,全诗八句皆为律句,而且符合粘对规则。从押韵上看,初、余、虚、书、居五个韵字,是属于平水韵上平声六鱼韵,无一处出韵。从对仗上看,中间两联使用了对仗,而且十分工整。这些说明,作者是精心于格律推敲的。> 上官婉儿生活的时代,是五言律诗渐趋定型的时代,文学史书本上强调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上起到了作用,今天看来,遗漏了对上官婉儿的评价。此外,上官婉儿还写了一些山水诗,这些诗作描写了登临山水的观感,大都词清气秀,明丽可喜.> 使吟诗作赋成为风气> 除了诗歌创作上的成绩,上官婉儿还在促进初唐时期文学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宗时期,上官婉儿劝说中宗设置昭文馆学士,广泛招揽词学之士,举办赐宴游乐、赋诗唱和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的诗歌创作。武平一在《景龙文馆记》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上官婉儿此举的意义:「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中宗还时常举办诗歌擂台赛活动,让上官婉儿担任评定官,对于夺魁者赏赐厚重。从此朝野上下吟诗作赋,蔚成风气。据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中宗曾于景龙三年正月晦日游长安附近的昆明湖,即兴赋诗,命群臣各应制一首。由上官婉儿从这些诗作中挑选一首作为新翻御制曲词。上官婉儿登上彩楼,把落选的诗作一纸又一纸地扔了下去,最后只剩下沈佺期、宋之问的诗作。又过了一会,把沈佺期的诗作也扔了下去。然后她评论说:「二诗工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服输,不敢复争。上官婉儿倡导健举诗风,贬抑衰微词气,这种文学主张有利于刚健阔大诗风的形成,它昭示著盛唐诗歌健美足音的到来。>相关参考
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历代评价各有不同,易中天说,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
在浙江绍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传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寻找父亲。后来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因投江救父而亡就此传为神话。据
在历史上,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有两个:一个是蒋琬,另一个是费祎。根据史书《益部耆旧杂记》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刘禅派特使孙德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能继承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先说是“蒋琬”,孙德又问“蒋琬
在历史上,诸葛亮亲自指定的接班人有两个:一个是蒋琬,另一个是费祎。根据史书《益部耆旧杂记》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刘禅派特使孙德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能继承诸葛亮的职务,诸葛亮先说是“蒋琬”,孙德又问“蒋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
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多次与政见不同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在政治上雷厉风行而又说一不二。这样一个一脸正气、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放荡不羁
曾经高喊着:“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晚唐女诗人鱼玄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也是无数男子心中的女神,却终因妒忌打死婢女而被判死刑。一代才女鱼玄机留下诸多诗作,从小天资聪慧的她也是一个传奇,五岁上学
曾经高喊着:“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晚唐女诗人鱼玄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也是无数男子心中的女神,却终因妒忌打死婢女而被判死刑。一代才女鱼玄机留下诸多诗作,从小天资聪慧的她也是一个传奇,五岁上学
作为政治家的欧阳修,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参与北宋“庆历新政”的改革,多次与政见不同者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在政治上雷厉风行而又说一不二。这样一个一脸正气、一本正经的人,在生活中却放荡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