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或因其子和其妃子私通而自杀

Posted 王爷

篇首语: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或因其子和其妃子私通而自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或因其子和其妃子私通而自杀

  安阳市区西北20多公里处,有个村子,名叫康王坟村。安阳古迹颇多,袁林、殷墟,前几年又火了曹操墓,即使是安阳本地人,也没多少人知道这里有 藩王赵康王的墓葬。赵康王朱厚煜是第六代赵王,因为死后谥号为康,也称赵康王;因为赵康王埋葬于此,这个村子也叫康王坟村。>  赵康王的陵墓在村西头,穿过几条沟坎,在一片庄稼地,一座现代人建的小庙立在眼前,小庙很小,不过一间屋子,门头上写着「康王陵」三个字。路过的一位老大爷问清我的来意,热情地带我去参观康王坟。>  穿过一片杂草地,看见小路旁有个破损的石羊,我问老大爷是不是康王墓的旧物,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听老人们说,以前康王坟很大,很气派,石人、石羊、石碑非常多,房子也有十多间,但都慢慢被毁坏了,尤其是日本人侵略那年,毁坏得很严重。」老大爷说。>  穿过一间大殿,是一座直径三四米的大型墓冢,杂草丛生,没有任何标志。老大爷告诉我,这就是赵康王的墓冢,村里人都说,下面埋著朱厚煜这位王爷。>  康王坟的地宫入口是一座小房子,推开木屋门,立刻感到一丝凉意,屋内只有一个石门,就是地宫的入口。地宫里每几十米都安有电灯,可能是灯泡的瓦数不够,里面还是显得黑漆漆的。>>  地宫的入口处是坡度很陡的石梯,我摸著墙壁,慢慢地往下走,一步步挨近地宫的正门。不知道走了多少步,终于进了地宫。老大爷提醒我:「小心下面有水。」果然没走两步,趁著不太亮的光线看去,地宫里浸水不少,虽不深且用木板石块垫出了路,但是由于光线太差,很难找到好走的路,鞋子很快就湿透了。>  赵康王的地宫建筑十分狭窄,我以前去过周王陵的地宫,也看过卫辉潞王陵,比较起来,这里规模与它们相去甚远。第一间墓室左右的耳室被简化为两个壁龛,石门上是素面,没有任何雕饰;第二间墓室里摆放了两口石棺,右边的那口上面雕刻了八卦纹样。第二间墓室的尽头,有一个壁龛。地宫内还有一方刻石,上面记录的似乎是赵康王墓的选址过程等。>  同样是 藩王,赵康王墓的地宫如此朴素低调,这也许就是少有人关注的缘由吧。>   才华出众喜揽文士>  第一代赵王朱高燧,有着「枭雄型」藩王的典型特征:起于靖难创业阶段,野心不小,对皇位有觊觎之心,但时势不由人,没有称帝的运气和实力。>  朱棣称帝后,几代君主继续加大了削藩的力度,软硬兼施夺回了藩王们的护卫,削弱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从周王开始,藩王们开始把身心投入到医学、音乐、文学等领域,培养出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藩王。>  比如被朱棣胁迫一起「靖难」的宁王朱权,政治上失意后,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著书立说中,经过苦心钻研,后来成为道家大师。>  这之后,「有为型」藩王越来越多,最有名的当属郑王朱载堉。他是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音乐家,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他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李约瑟博士认为,早在万历十二年朱载堉就已经证明了匀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二的十二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比欧洲人提前了数十年。这一发现彻底解决了困扰人们千年的难题,是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现代乐器的制造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据《明史》记载,朱载堉的一生著书涉及音乐、天文、历法、数学、舞蹈、文学等,是一个可以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齐名的重量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他多达百万字的著述中,尤以《乐律全书》最为著名。>  而更多的藩王把兴趣转到了诗词歌赋上——毕竟这是文化人的强项。一时间,宗藩诗人、学者层出不穷,赵康王朱厚煜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朱厚煜公元1514年被册封为世子,四年之后,其父去世,他顺利继承了王位。从第一代赵王朱高燧起,几代赵王名声都很不好,《明史》中的记载大多和鱼肉百姓、仗势欺人有关,但到了朱厚煜这一代,终于出了一位百姓称颂的王爷。朱厚煜自小聪明伶俐,好学善问,喜欢读书,加上名师指点,青年时期就以文采远近闻名。据史料记载:「康王嗜书,积聚充栋,尤通易理,自号枕易道人。」>  据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周国瑞先生研究,朱厚煜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喜欢和读书人交朋友,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很有战国君子的风采,喜欢养一些学者、文人做门客。朱厚煜门客虽然没有三千,但也有数十人,其中不乏当时的顶尖文人。>  比如明代「后七子」之一谢榛,就是朱厚煜门客中最出名的一位。谢榛是布衣诗人,一生浪迹四方,未曾入仕。后谢榛游历到安阳,献诗于朱厚煜,为所宾礼,成为赵王门客。谢榛在此居住长达三十五年,直到1560年赵康王死后,才离开安阳。>  在朱厚煜的朋友中,还有当时的理学大师崔铣。崔铣一生不慕权贵,但对赵康王很是倾心,认为这位王爷虽然贵为帝胄,但「嗜古博学,敦尚雅素」,有淮南、梁孝之遗风。崔铣定居安阳期间,是赵王府的座上客。>  赵康王和谢榛、崔铣等人经常作诗唱酬,抒情言怀,寄情山水,不亦乐乎,过著非常快乐的生活。>>  仁柔藩王愤而>  根据史料记载,赵康王朱厚煜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极为孝顺,幼年时,赵康王由其祖母抚养,后来祖母患病,他亲自端茶倒水,煎煮汤药,一刻不敢擅离。为了照顾祖母,赵康王还命人建造了一座楼,命名为「思训楼」,以纪念祖母对自己的养育教诲之恩。>  赵康王不仅孝顺,而且富有善名,是个远近闻名的「善心王爷」。公元1529年,彰德时逢大灾,赵康王上疏请求拿出自己的1000石俸禄赈济灾民。>  但这么一个好王爷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是 的。>  明代藩王中, 的王爷也有,比如湘王朱柏,建文帝削藩,这位高傲的藩王不愿将来受狱吏折磨,和全家一起自焚。但朱棣之后,藩王们大多交出了护卫,远离了政治,经济上富裕、生活上无忧、兴趣上广泛(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虽然地方官员对他们负有秘密监视的任务,但表面上还是恭恭敬敬的,赵康王为何自杀呢?>  根据《明史》的记载,赵康王的府上有人犯了法,赵康王为之庇护,当地官员傅汝砺和田时雨到赵王府抓人,赵康王感到异常愤怒,「竟自缢死」。但周国瑞教授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首先赵康王并不是性格刚烈的人,他性情敦厚;其次虽然藩王们没有了军事权力,但地位还是很高的,连公侯大臣都要『伏而拜谒,无敢钧礼』,小小的地方官吏怎么能把藩王逼到上吊的地步呢?第三,就算地方官冲进王府抓人,但赵康王毕竟是皇帝的亲戚,完全可以找机会报仇,不至于到这种绝境。」>  周国瑞先生遍查明代诸多史料后认为,赵康王选择自杀的真正原因很有可能是难以启齿的事情。>  「根据《明实录》等史料的记载,赵王府当时发生了一件丑事,就是赵康王的儿子和其妃子私通。对朱厚煜来说,奸夫是其子,奸妇是其妃,莫大耻辱,说又说不得,忍又忍不下,加之其『素性仁柔寡断』,一时间羞愤在心,实在承受不了,只有一死了之。」>  周国瑞认为,赵康王死后,其子恶人先告状,向皇上奏明是傅汝砺和田时雨威逼所致。为了平息藩王们的众怒,嘉靖皇帝亲自过问,要求严办,结果通判田时雨被处以极刑,知府傅汝砺被充军边境。「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田、傅二人是冤枉的,所以很多史料都用了曲笔,以至于对赵康王死因有着很多矛盾之处。」>  不管周国瑞先生推论的这桩王室丑闻是否正确,有一件事情是很明确的:明代中后期,不少藩王纵情于声色,过著腐朽、糜烂的生活,以至于丑闻频频,臭名远扬。这些以享乐为宗旨的「享乐型」藩王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大明帝国一个庞大的寄生集团。>

相关参考

阿巴亥和代善的关系,清太祖妃子阿巴亥和其子代善是否有关系

清太祖妃子阿巴亥和其子代善是否有关系由于阿巴亥年轻貌美,努尔哈赤非常宠爱她。有一次在晚宴时,努尔哈赤望着年轻美丽的阿巴亥,想着自己逐渐老去,考虑自己百年之后将阿巴亥托付何人。后金有收继婚习俗,故努尔哈

代善和阿巴亥的关系,清太祖妃子阿巴亥和其子代善是否有关系

清太祖妃子阿巴亥和其子代善是否有关系由于阿巴亥年轻貌美,努尔哈赤非常宠爱她。有一次在晚宴时,努尔哈赤望着年轻美丽的阿巴亥,想着自己逐渐老去,考虑自己百年之后将阿巴亥托付何人。后金有收继婚习俗,故努尔哈

皇帝为了防止工匠与妃子私通会采取什么措施?

  在古代有些时候有些人成了妃子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那就是守活寡,所以也挺惨的,但是在皇帝这边也肯定不会让你这些妃子有什么其他的不妥的行为啊,所以为了防止这个工匠和妃子私通皇帝会选择怎

历史秘闻 皇帝为了防止工匠与妃子私通会采取什么措施?

  在古代有些时候有些人成了妃子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那就是守活寡,所以也挺惨的,但是在皇帝这边也肯定不会让你这些妃子有什么其他的不妥的行为啊,所以为了防止这个工匠和妃子私通皇帝会选择怎

世界历史 皇帝派他去接妃子入宫,他在路上与妃子私通,皇帝知道后下场凄惨

在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说不好哪天皇帝不开心就找借口把你杀了。在这个信条下,皇帝的东西是绝对不能碰的,尤其是女人,那更不能碰。但是,下面这位大臣,却不信这个邪,非要一式,皇帝让他去迎接妃子

皇太极逼死自己父亲的宠妃 阿巴亥乱伦之谜

...通事件。据说,举报这一事件的是努尔哈赤身边的一个小妃子,而这个小妃子举报阿巴亥与代善的私通是受到他人指使的。那么,是谁指使这个小妃子举报阿巴亥与代善秘密私通的?阿巴亥与代善秘密私通是真有其事,还是遭人...

亡国之君和妃子的悲惨下场 有人不忍受辱自杀

有句古话讲的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所以我们觉得皇帝这个职位不管怎么说都是好的,天下哪次战乱不是因为皇位而争得生灵涂炭,天下哪个女人不想挤破脑袋嫁给皇帝呢?可是在我国古代有些人却后悔当皇帝,后悔

宋朝历史 或因花蕊夫人而引起的谋杀

宋太祖暴毙之谜:或因花蕊夫人而引起的谋杀?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朔风凛冽,大雪飞扬。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赶到后,宋太祖屏退了左右侍从,独自与赵光义酌酒对饮。守在

梁元帝为什么亲手逼死妻子还和其尸体离婚?

萧绎是个才子皇帝,而后人知道他的却很少,像一场不精彩的戏,掌声寥落,反倒是他的怨偶无人不晓,说起徐娘色,人人都知道。我有联想癖,对于萧绎的一句: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总觉在有意无意间契合了徐昭佩的...

皇太极逼死继母的原因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家族,不伦恋的事件数不胜数,但是第一不伦恋事件当属努尔哈赤的宠妃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的秘密私通事件。据说,举报这一事件的是努尔哈赤身边的一个小妃子,而这个小妃子举报阿巴亥与代善的私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