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Posted 谋士

篇首语: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170年-207年),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 ,为 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师回来,但是郭嘉的病情实在太重,曹操还没到易城,郭嘉就病逝了,享年38岁。所以才有「太祖问疾者交错」的说法,如果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就不用不断派人去问病情了。>  郭嘉的病情,起于身体虚弱,又长年生活放纵,不拘小节,曾多次被陈群指出批评,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加上多年来一直操劳过度,处心积虑为曹操谋划,身体越加羸弱,最后在北征的途中不适应气候和水土,终于在易城病倒,最终没能等到曹操回来就去世了。曹操关于「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的说法是在给自己的赤壁之败找台阶下。>>  首先,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何以见得郭嘉在,曹操就一定能避免赤壁之败呢?>  其次,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并不是每件事情郭嘉都会给曹操出主意,有主意他就会说,没有主意他可以闭口不言,自有他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比如官渡之战,郭嘉主张曹操迎战袁绍并给曹操作了一定能战胜袁绍的有力分析,使曹操建立了必胜的信心。但在战争相持阶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给曹操写信阻止了他撤军的打算并最终赢得胜利。因此,何以见得赤壁之战时,郭嘉就一定有主意出给曹操呢?>  第三,从正史对郭嘉的记述来看,他擅长的是战略分析,是对战争胜负走势的把握,而排兵布阵、具体的用兵韬略则是曹操的长处而非郭嘉的强项。换言之,如果郭嘉在,除非郭嘉能说服曹操根本就不下江东,否则,只要孙、曹在长江对垒,那末,曹操的失败就将不可避免,郭嘉恐怕也无能为力;>  第四——我以为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官渡一战,曹操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袁绍,收取荆州又出乎意料的顺当,他的骄傲情绪不可抑制的膨胀起来,恐怕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就算当时郭嘉活着并给他以提醒,想必也不会入他耳,充其量是有礼貌的挡回去。>  总之,自古骄兵必败,曹操就是犯了这个忌,与郭嘉在不在关系并不大。当然,历史没有「如果」,都是各人的想像。见仁见智吧。>  郭嘉是曹操最为倚重的最有谋略的谋士,可惜天不假寿。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哭郭嘉。>  一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讨乌丸的行军路上。按照《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的说法,当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年纪比曹操小得多,作为下属,生病之时,领导前来探视问计,已属难得和高看,哪能指望领导伤心流泪!可是,这位大领导曹操就真这样哭了一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二哭郭嘉发生在当年九月,曹操讨平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郭嘉已经病得很严重,奄奄一息。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问疾者交错」。即一遍又一遍地问候。郭嘉一死,他「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节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亲自参加了郭嘉的葬礼,哭得很伤心。并且对荀攸等人说,他打算让郭嘉做他的接班人。可是他却中年夭折,难道这是命吗?可以说,郭嘉之于曹操,犹张良之于刘邦。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没有郭嘉恐怕难以想像。所以,郭嘉死,曹操大哭、特哭,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很真诚。>  三哭郭嘉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十二月赤壁大战回归的路上。按照《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的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傅子》的记载是:「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当时主要谋士都在。曹操怀念郭嘉,毫不掩饰对众谋士的失望,认为如果有郭嘉在,绝对不会让他吃这样的败仗!真让一帮谋士无不黯然自惭,无地自容。听,那一声接一声的「哀哉,痛哉,惜哉」,让我们听到了曹操呼天呛地的号啕。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遭受的最大的打击,犹似雄鹰折翅。他此一哭,与其说是在懊悔与自责,不如说是对统一中国梦想的破灭和绝望。所以此哭是他平生最痛心的一次,达到了悲伤的顶峰。>

相关参考

曹操为何三哭谋士郭嘉 曹操和郭嘉关系好

郭嘉这个人虽然出生在三国时期,但是却远远没有诸葛亮有知名度。不是因为他愚笨,其实郭嘉的军事水平和诸葛亮不相上下,只不过郭嘉英年早逝,所以在历史上渐渐淡漠。在郭嘉死时,曹操竟三次悲伤痛哭,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三国历史 郭嘉生前死后 曹操为何三哭郭嘉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描写,曹操回师后在众谋士就座的场合仰天大恸,捶胸痛哭,念叨郭嘉,而“众谋士皆默然自惭。”曹操在战场失败后缅怀郭嘉,实际上隐含了对部下事前未谏、盲从失职的批评。郭嘉生前死后,曹操曾三

枭雄曹操惜鬼才,三哭郭嘉见真性情

历史没有假设,可我读《三国志・郭嘉传》后,掩卷长思,还忍不住假设:假如郭嘉不早死去,枭雄曹操一统天下的进程极有可能提前,没有后来的三国鼎立,也就没有诸葛亮的大放异彩、一枝独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鬼才郭嘉怎么死的

郭嘉是怎么死的?曹操为何三哭郭嘉呢?郭嘉是曹操远征乌丸回来的时候病死的,当时郭嘉在易城。《三国志郭嘉传》的记载是: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可见当时曹操已经从柳城班

历史人物 曹操为何如此怀念郭嘉

曹操为何如此怀念郭嘉?郭嘉到底有多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很多人心中,郭嘉才是三国第一军师,如果不是郭嘉英年早逝,可能曹操会提前完成一统大业。古人对于郭嘉的评价也很高,相信大家都

历史人物 荀彧和郭嘉都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只有郭嘉最受曹操重视

曹操手下谋臣很多,他对其中的两个人评价甚高,就是荀彧和郭嘉。一个被称为“王佐之才”,一个被称为“鬼才”。二人对曹操都功不可没,那曹操更看重谁呢?>>初次见面,曹操对二人的评价>荀彧刚刚投奔曹操时,曹操

曹操为何总能选择正确的方针

郭嘉和曹操谈的时间肯定不短,因为后来史书上记载郭嘉评论的袁绍有十败,曹操有十胜,就有很大的篇幅,出来以后,曹操说:“使孤成大势者,必此人也!”;郭嘉说:“真吾主也!”郭嘉的才能主要在于战略上的高明,属

历史人物 曹魏五谋臣郭嘉简介 郭嘉为何是被称为“鬼才”

  郭嘉人物生平简介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