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一代文豪龚自珍是怎么死的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一代文豪龚自珍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一代文豪龚自珍是怎么死的

   到底是怎么的?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另外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龚自珍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年仅49岁。 因颇多猜测,一说他跟亲王奕绘的小老婆顾春私通,被奕绘之子毒死,史称丁香花疑案。>   龚自珍死于「丁香花公案」>  清代道光年间,北京城里暴出了一件轰动一时的绯闻,人称「丁香花公案」,案中女主角是贝勒王的遗妃顾太清,男主角则是一代文豪龚自珍。公案乃由一首闲诗惹起,经过某些热心人一渲染,变得香艳炙口,亦假亦真,反正最后的结果是王妃顾太清被逐出王府、从此沉落市井,龚自珍则引疚自责,惶惶离开京城。>   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清代文坛鼎盛,但有名气的满族文人终是寥寥,要说在诗词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的满人,一般就认为只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乃康熙年代的大词家,太清春则是「丁香花公案」中的主人公顾太清了。>>  顾太清,名春,字太清,本属满州西林氏,因自小父母双亡,由家在苏州的姑父姑母抚养长大,便随了姑父姓顾。姑父是个汉族文士,在他的影响下,顾太清从小就接受了诗词的教育,凭著天资慧敏,所作诗词新颖精巧,在江南闽秀文坛中堪称魁首。因江南青山秀水的滋润,顾太清生得苗条身段,雪肌滑肤,水汪汪的大眼睛,弯弯的柳叶眉,一口纯正的吴侬软语,虽是旗人血统,但看上去完全像一个地道的南国佳人。>  一次,贝勒王奕绘南游来到苏州,在当地满族文人为他特设的接风宴上见到了正值妙龄的顾太清。奕绘是个嗜弄文墨的八旗子弟,生性风流调优,惊讶于顾太清一个满族姑娘竟然诗词可嘉,而容貌又是这般明丽可人,不由得动了心意。这时奕绘的正室福晋妙华夫人在不久前病殁,他此次南游,既是散心遣愁,也有重觅新爱之意,老天让他在这里认识了满身灵气的顾太清,真是机缘天成!奕绘在苏州盘桓了一段时间,着意与顾太清交往,越看越可心,于是决定纳她为侧福晋,也就是侧王妃,不久就携她一同返回了京城。>  奕绘与顾太清皆非尘世俗人,凭著贝勒王爵的优越条件,他们无需为生计而奔波,又能看穿名利之累,寄情山水诗词间,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甜蜜生活的滋养下,顾太清的词作像雨后的春笋,源源不断地涌出,而且每出一词,都成为京都文人争相传抄的佳作。>  这种令人陶醉的日子过了九年,顾太清甚至都快忘记了世间愁为何物。然而好景有限,天妒良缘,贝勒王奕绘突然一病不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抛下了爱妻顾太清和一双儿女离开人世。>  丈夫骤亡,顾太清一时间茫然无措,总觉得这不是真的,也许一觉醒来丈夫就会出现在眼前。年幼儿女的哭叫把她拉回无可更改的现实,她无法逃避,儿女还需要她做依靠。那一段时间,她深居简出,沉默寡言,除了安顿和教育孩子,就坐在书房里重读丈夫留下的诗词,回味那些烟消云散的美好时光。顾太清华年失夫。招来京城文人墨客的不少怜惜和关注,许多名士投诗相慰,可这些都给不了她多大的帮助。>  道光十八年,也就是顾太清守寡的第二年,她遇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杭州有个风流文人陈文述,继袁枚之后大倡闺秀文学,培养了一批吟诗作对的女弟子。这年他突发雅兴,出资为埋骨西于湖畔的前代名女小青、菊香、云友等人重修了墓园,在当地引起一阵小小的轰动,为此他的那帮女弟子争相题诗赞咏,陈文述准备把这些诗编集起来,刊刻成册,取名《兰因集》。为了抬高《兰因集》的声望,他让自己的儿媳周云林去央托表姐汪允庄,向大名鼎鼎的闺秀文坛之首顾太清求一首诗,以收入诗集中为诗集增色。汪允庄是顾太清做姑娘时的闺中密友,她特地从苏州赶到京城,奉托请顾太清赐诗,谁料顾太清对这类故作风雅的事情根本不屑一顾,害得江允庄只好悻悻而回。>  然而,《兰因集》刊行后,陈文述特意托人送了两本给顾太清,里面竟赫然出现了署名顾太清的「春明新咏」诗一首。顾太清哭笑不得,觉得此事太过荒唐,便回赠了陈文述一首诗:>  含沙小技大冷成,野骛安知澡雪鸿;>  绮语永沉黑闇狱,庸夫空望上清宫。>  碧城行列休添我,人海从来鄙此公;>  任尔乱言成一笑,浮云不碍日头红。>  诗中将陈文述庸俗鄙劣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陈某见诗后气得直翘胡须,可又奈何不得顾大清。这些事似乎就这么在轻笑浅骂中过去了,却不知一颗灾祸的种子已就此悄悄埋下。>  随着时光的推移,丈夫离世的阴影在顾太清心中渐渐淡隐了一些,她又开始恢复了与京中文人雅士的诗词交往,太平湖畔的王府里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与顾太清交往密切的诗友中,就有当时名扬天下的大文豪龚自珍。龚自珍是浙江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他的诗词灵逸而深峻,深为顾太清欣赏。像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句,顾太清觉得简直可以作为自己此时生活情景的写照,她的辉煌时代已勿匆而过,纵使化为春泥,也可以好好栽培自己的儿女呀,诗句教会了她无怨无悔。>>  龚自珍进士及第后被授为内阁中书后,已升为宗人府主事,这是个清闲无事的职位,这位江南才子才华无以施展,只好寄托于诗词之中,因而成了顾太清家中的常客。但风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年受到过顾太清讥讽的杭州文人陈文述这时到了京城,他也看到了这首「己亥杂诗」,他没从诗中品出什么意境,却找出了一些微妙的把柄;大家都默认诗中的「缟衣人」是顾太清,而顾太清又名「春」,诗言「梦见城西门苑春」,表面上是梦见丁香花,可骨子里谁知不是梦会顾太清呢?恰好龚自珍在写了这首「已亥杂诗」后不久,又有一阕记梦的「桂殿秋」词传世,词云:>  明月外,净红尘,蓬莱幽谧四无邻;九霄一脉银河水,流过红墙不见人。>  惊觉后,月华浓,天风已度五更钟;此生欲问光明殿,知隔朱扁几万重。>  「哈!这些不是月夜幽会的写照吗?」陈文述象发现了什么宝贝似地高兴起来,他将忆丁香花的诗和记梦的词妙巧地联系起来,再稍加注释,就制成了龚自珍与顾太清偷情的凿凿铁证。>  很快,京城里流传开了有关顾太清与龚自珍的绊闻,人们对这一类的消息本是十分热心的,再加上一些无聊文人的煽风点火,很快就将事情编造得有滋有味,有凭有据。>  不怕你龚自珍、顾太清能妙笔生花,就算你有一万张嘴,这种事情总是说不清。于是流言飞语、指责叱问向他们袭来,让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最后,龚自珍被逼得无安身之处,只好带着一车书,郁郁地离开了京城。龚自珍一走,似乎传闻更成了事实,顾太清有口难辨,终于被奕绘与妙华夫人所生的儿子载钧逐出王府,在西城养马营租了几间破旧的屋子,安置自己和一双可怜的儿女。>  从富丽堂煌的王府一下子落到风雨难敞的旧屋,还有那躲不开的鄙夷和讥讽,顾太清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一死追夫而去是何等的轻松痛快,可看着一双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儿女,只有忍辱耐贫地活下去,有泪也只能向诗中诉说:>  陋巷数椽屋,何异空谷情;>  呜呜儿女啼,哀哀摇心旌。>  几欲殉泉下,此身不敢轻;>  贱妾岂自惜,为君教儿成。>  一场无中生有的「丁香花公案」,无端地把顾太清抛到了生命的底层。一次失夫,一次受冤,她已万念俱灰,只把希望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勉力完成「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使命。>  渐渐地,她的心在清贫的生活中得到了超脱,能够安详地对待一切苦难,无大喜无大悲,只要心定气闲,繁华和清贫也就没有了多大的区别。这种心境全在她的一首诗里。>  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  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  其他说法:>  一说死于权贵穆彰阿之手,一说被青楼女子灵箫和小云毒死,—说是荣亲王府派来的杀手杀害。晚清小说《孽海花》则以龚自珍儿子的口吻说,他被宗人府的同事,用毒酒毒死了。>  一代大文豪龚自珍死时年仅49岁,如若他不死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文学作品和诗词流传下来,如此才华之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实在令人为之叹息!>

相关参考

龚自珍与顾太清之间的绯闻,为何会出现绯闻

龚自珍顾太清清道光年间,京城里谣传着一件爆炸性的绯闻,历史上称之为梅花香案。这故事里的两个主角分别是已逝贝勒王奕绘的侧王妃顾太清和一代文豪龚自珍。顾太清自小父母双亡,跟随姑父姑母长大所以便随姑父姓顾,

历史人物 一代文豪曹植是什么结局

对一代文豪曹植是怎么死的?他的墓又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比于打战称帝,曹植更明显的应该是个文学家,他写下了非常多的传世名篇,让无数的人感到赞叹和惊艳。曹植是建

曾朴修订《孽海花》时,把龚自珍“杜撰”在小说里

龚自珍是近代大文豪、大思想家,与魏源齐名,被誉为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他死于鸦片战争的第二年,即1841年。死后,龚自珍的名句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激励了苦难中国好几代的仁人志士。不过

曾朴修订《孽海花》时,把龚自珍“杜撰”在小说里

龚自珍是近代大文豪、大思想家,与魏源齐名,被誉为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他死于鸦片战争的第二年,即1841年。死后,龚自珍的名句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激励了苦难中国好几代的仁人志士。不过

中国历史 《一代文豪沈约》的历史故事

一代文豪沈约沈约是南朝最著名的才子,他的祖父沈林子是刘宋的征虏将军,父亲沈璞是淮海太守。沈璞后来被杀,沈约只好到处逃亡,大赦天下的时候才捡回一条命。沈约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依然勤奋好学,读书昼夜不倦。他

历史人物 一代文豪真性情

  本文在调侃之中,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韩愈。  有一个人喜欢探险,与朋友一起攀登华山最高峰。真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去之后,觉得无法下来,于是就写遗书,发狂痛哭。要不是华阴县令闻讯赶来,

能文能武,是三国的一代文豪

东汉延康元年(公元200年)十月二十八日,东汉颍川郡(今河南许昌)祭坛高筑,一位黄袍加身、受禅称帝的君王正得意地俯视着坛下的臣民,接受他们的朝拜。这位倾祚汉室、开创新朝的中年人,就是曹魏帝国的第一代君

历史人物 一代文豪苏东坡为何安葬于河南这个县

提到三苏,大家都知道是北宋年间名震天下的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其中尤以苏轼成就最为突出,但“三苏坟”在河南境内却是鲜为人知。原籍四川眉山的苏轼,名冠天下,本应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可他没有葬在老家四川

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的一代文豪司马相如简介

汉朝人物中文名:司马相如别号:司马长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巴郡安汉(今蓬安),一说蜀郡出生日期:约公元前179年死日期:约公元前118年职业:文学家,墨客,辞赋家,文学创作重要造诣:汉赋四人人

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的一代文豪司马相如简介

汉朝人物中文名:司马相如别号:司马长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巴郡安汉(今蓬安),一说蜀郡出生日期:约公元前179年死日期:约公元前118年职业:文学家,墨客,辞赋家,文学创作重要造诣:汉赋四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