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雪芹家因何得罪了雍正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带不走四季的风,就卷走一路的风景;遇不到心动的人,就孤身潇洒走四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雪芹家因何得罪了雍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雪芹家因何得罪了雍正

  「曹学」中有一个历史悬案,就是曹家被抄 ,一直是学者们争执的焦点。要破解这个谜案,先要从 的家世说起。>  远的略去, 的先祖中的一支在明代末年时,迁居到山海关外今辽东铁岭任守边武职,后来被努尔哈赤击破俘虏,成为清正白旗的一名包衣(奴隶)。清军入关后,隶属内务府,世代为奴,出身「下贱」。>  康熙幼年生母早逝,全靠一位保姆抚养,康熙对此终身感恩不忘,这位保姆就是 的曾祖母。康熙即位后不久就派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到江宁任织造监督,掌管江南为宫中所需的衣服、绸缎等高档丝织品。本来是每年轮换的江宁织造到了曹玺任上,由于受到康熙的特别恩典,改为终身任职,不仅如此,就连曹玺的子孙也特许继任,可谓显赫一时。>  然而,到了曹雪芹的父辈这一代,曹家已经显露败迹,先是曹玺的长子曹寅病逝,改由曹寅之子曹颙继任,可是曹颙不久也病亡了。康熙不忍其慈母之家如此衰败,就特许曹寅弟弟曹宣的孩子曹頫过继给曹寅,继任江宁织造。此时曹頫尚小,而康熙已经晚年,大厦将倾,曹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康熙驾崩后, 皇帝即位。 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頫家产。按照当时的驿递条件,上谕到江宁,江南总督范时绎执行查抄当已在雍正六年正月十五日元宵前后。所以历史上认定的曹家被抄时间应该是在雍正六年正月。而对于被查抄的原因,则众说纷纭,结论不同,成为曹学谜案之一。>>  先听听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开讲的刘心武先生是怎么说的。这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小说《钟鼓楼》成名的作家,在九十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他的央视讲坛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刘心武先生说「1728年,雍正六年,曹家终于败落,直接原因之一,是查出了曹雪芹的父亲曹頫替雍正的政敌塞思黑藏匿了寄顿他家的一对『本身连座五尺六寸』的金狮子。允禟明明已经失势,逾制私铸的金狮子明明是一种标志著夺权野心的东西,曹頫为什么肯敢于替其藏匿。。。」>  刘先生接着又说:「如果所藏不仅是金狮子更是活人,比如说塞思黑的女儿,那就不仅是家道中兴,而是要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了!」「但我以为第七十五回所写的荣国府替被罪的甄家藏匿财物一罪,确实还不是整个贾氏家族的首罪,更非造衅的开端,因为宁国府的贾珍藏匿的不是一般的罪家,也不是其财产,而是大活人——秦可卿。。。」>  如果说曹家因藏匿金狮子被抄家是刘先生根据后来发生历史事件推断的结论的话,那么曹家藏匿塞思黑的女儿以及此人就是红楼梦中的秦可卿这个推断就是刘心武先生文学家的艺术想像了,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  事实上,刘心武先生的结论代表了曹家被抄的「政治原因说」,只不过刘先生把政治原因做了文学的联想和发挥罢了。与刘先生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周汝昌先生,周先生在他的红学普及读本《红楼小讲》中写道:>  「谁想数年之后,即有一场大难临头,家破人亡,几乎遭到灭门之祸。原来,康熙帝的诸位皇子早有预谋嗣位人的暗争,最后由其第四子胤禛以阴谋手段取得帝位,是为雍正帝。他得势后一力铲除异己的党派,包括皇室骨肉手足、康熙的亲任、内务府知情的包衣,最后连助他谋位的功臣也难逃厄运。因此,曹家以内务府包衣、先朝亲信、与雍正的敌党多有旧谊等关系,遂以琐故借口抄家、获罪、逮问枷示的严酷惩治。」>  与周汝昌先生和刘心武先生的政治说相对的是「经济原因说」。他们认为,曹家经济的巨大亏空是曹家被抄的主要原因。而曹家的亏欠,主要是在曹寅任上逐渐积累起来的。曹寅任内曾经四次接驾康熙,每次的排场自然极其奢华,曹家不断修建和扩建行宫、花园,甚至开挖河道供皇帝的游船出入,花费已经远远超出了曹家的承受能力。如康熙五十一年>,《内务府奏详核乌罗图查算西花园工程用银不实应予议处折》称,曹寅在西花园修建房屋、挖河、堆泊岸等项工程用银十一万余两,修建房屋、亭子、船只、雨搭、帘子等项,用银七万七千余两,从中可见一斑。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六回通过赵嬷嬷之口,说出了甄家(即曹家)接驾花费的情况:「嗳吆吆,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倒顾不得了。」>>  曹家亏欠的数额可能是相当巨大的。曹頫在康熙五十二年的奏折中说:「窃奴才父寅去年身故,荷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怜念奴才母子孤寡无依,钱粮补欠未完,特命李煦代任两淮盐差一年,将所得银共五十八万六千两所以织造各项钱粮及代商完欠,李煦与奴才眼同具已解补清完,共五十四万九千六百余两。」康熙五十五年,又发现还有曹寅在世时所欠债务计二十六万三千余两,而这些亏空是当时的曹家根本无力偿还的。>  曹家的亏欠,在康熙时已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曹家和康熙都已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它的严重性。曹家更加意识到它与自己的身家性命攸关了。但是只要康熙在位,靠老皇帝的恩典曹家还能勉强过关,但是康熙驾崩雍正即位后,曹家就难逃被抄家的厄运了。>  关于曹家被抄的原因,无论是「政治原因说」还是「经济原因说」,有些是有据可查的,有些是都是根据历史事实推断的。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曹家被抄这个事件中,有一个人始终被妖魔化了,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而民间关于雍正采用篡改遗诏夺位的传说是雍正被妖魔化的直接原因。这是曹家被抄谜题始终无法破解的根本原因。>  近读朱家溍先生著作《故宫退食录》,书中对曹家被抄原因的解析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朱家溍先生在书中写道:「例如文学史上,《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不少研究他家世的论著,把曹家被抄,说成是雍正和几个兄弟争夺皇位有关,把问题的性质无限上纲上线,已经到非历史真面目了。但问题的性质果真如此吗?如果对清代历史有整体的理解,首先知道当时雍正是整理全国财政,清理各项官款的亏欠,不是什么专门惩办曹家。根据内务府档案可知,雍正先是派李煦替曹家清理欠款,用意是因为李煦和曹家是亲戚,可以设法为曹家弥补。不料李煦反而在江宁织造侵吞一笔款,因而遭到重遣。雍正对于曹家的处理是因为看清了曹寅的后辈都是极其无能的,如果听之任之,不但照旧拖欠官款,而且越来越糟,不如给他一个抄家结束此案,实际所抄并抵不过亏欠的数目,这就相当于近现代由法院判决宣告破产,于是债务人便不再有任何负担。何况雍正对于曹家还在北京留了一处住宅,在内务府给了一个主事,应该说雍正对于曹家还是相当照顾的。」>  朱家溍先生家学渊源,早在故宫博物馆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他对清代政治经济制度、宫廷礼仪、服饰、家俱、书画、戏剧,甚至美食都有专门的研究,是著名的清史专家。朱家溍先生对曹家被抄原因的解析,回答了以前很多学者认为雍正自相矛盾的两个问题。第一,曹家对康熙皇帝有恩,雍正作为康熙的正统接班人(朱先生说,根据清代宫廷传位制度,民间传说中关于雍正篡改诏书夺位的说法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没有理由对曹家兴师问罪。而雍正通过查抄曹家这件事,既执行了当时自己制定的反腐倡廉的经济政策,又帮助曹家摆脱了后代根本无法归还的积欠债务,可谓一石二鸟,非常巧妙。第二,根据现存档案记载看,曹家被抄没后,其家族和亲友,不仅没有受到株连,而且曹頫的堂伯父曹宜、堂兄曹颀还有了升迁,曹颀几次得到雍正帝赐予的御笔「福」字,恩宠有增无减。朱家溍先生的解析很妥帖地解答了这些疑惑。而在此之前,专家学者都把雍正处理曹家问题中的自相矛盾归结为雍正怪癖的性格和卑下的人格,这是历史的对雍正的误读。>

相关参考

曹雪芹家因何得罪了雍正导致家族被抄?

“曹学”中有一个历史悬案,就是曹家被抄之谜,一直是学者们争执的焦点。要破解这个谜案,先要从曹雪芹的家世说起。远的略去,曹雪芹的先祖中的一支在明代末年时,迁居到山海关外今辽东铁岭任守边武职,后来被努尔哈

天下尼姑与道姑因何得罪朱棣而被抓捕?

尼姑与道姑本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的尼姑与道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这是为何?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

雍正的同胞兄弟因何缘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雍正为什么和十四弟不和,九龙夺嫡让雍正踏着兄弟们的尸体走上了皇位,而在所有兄弟中雍正和十四阿哥是同胞兄弟,虽然是同胞兄弟,但是雍正恰恰和这位同胞兄弟关系不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雍正和十四阿哥又有什

岳钟琪的生平简介 岳钟琪为何得罪雍正?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21世嫡孙,乃岳飞三子岳霖一脉的后裔,他出身于一个武将世家,其父岳升龙为康熙时代的议政大臣、四川提督,颇有战功。  岳钟琪后来也成为了一代名将,而且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乾

历史人物 雍正上台就抄了曹雪芹的家,难道雍正的话不管用

曹雪芹,我们都知道他是巨著《红楼梦》的作者,从书中了解到的曹雪芹,原本是富家子弟,因为种种原因家道中落,最后过的凄凄惨惨,但曹雪芹的祖辈是做什么的,却少有人知。>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

历史人物 曹雪芹到底犯了什么错事 为何雍正登基之后就抄家了

雍正为什么要抄曹雪芹的家?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曹雪芹的父亲因亏空巨大获罪入狱,曹家慌忙变买家产以期偿还,却被弹劾意图转移财产,雍正震怒,第二年正月下令彻底查抄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毒死了他?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

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毒死了他?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政的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按照《上谕内阁》等官方记载,早在雍正七年,皇帝就得了一场大病,此后虽好转,但身体一直未完全康复。雍正十三年八月

破解雍正皇帝死亡之谜 曹雪芹为爱情毒死了他

导读:民间传说,埋在泰陵地宫中的雍正是没有头的,下葬时为了保个全尸只好铸了颗金头代替。专家认为,出现这种说法,与雍正属于突然死亡有很大关系。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白天还在照常理

究竟是因何而死? 揭秘雍正爆死之谜

雍正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刚一登基,即罢鹰犬之贡,表示自己不事游猎,这和康熙动不动就出巡或围猎几乎是判若两人。雍正当上皇帝后,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他除了去过河北遵化东陵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