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至今仍疑点重重

Posted 公安局

篇首语: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至今仍疑点重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至今仍疑点重重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遭投毒被害身亡案已有初步结论。19年前,相似惨剧也发生在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身上。如今朱令全身瘫痪、100%伤残、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如果不是当年的铊中毒事件,她也许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多年来,朱令案件的重重疑点一直未被完全揭开。警方已认定此案系投毒,但究竟是谁投的毒?案件最终又为何不了了之?朱令的大学室友孙维,作为本案唯一嫌疑人,曾在2005年发布声明自称清白,更令本案扑朔迷离。>  近日,朱令的父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公开案件信息。>  A.三大悬疑>  1995年底,朱令的室友孙维被警方列为本案唯一犯罪嫌疑人。1997年4月2日,孙维被北京警方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后由家人领回。1998年8月26日,警方称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维和朱令中毒案有关。2007年,公安部办公厅在给政协委员的复函中称北京市公安局文保处早在1998年已办结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但朱令父母却称公安机关从未告知此案已结,他们一直在等待调查结果。>  A.01.为何两年后突审孙维>  1995年4月底,朱令被确定为二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同年夏秋时分,警方曾到朱令父亲所在的单位调查过朱令父亲和孙维父亲的关系,并通知朱令家属:"只剩一层窗户纸了"。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也曾告知朱令父母"有对象"。到了1996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有关领导却对朱令家属表示案件侦查难度很大,仍在努力中。此后再无下文。直到1997年4月2日,警方突然对孙维进行了一次突击审讯。>  这一过程在孙维发表的声明里也有所体现。孙维称:"事后由于朱令家人一直广泛地向大家讲述,我们也就听到一些以前不了解的事情:1997年3月,朱令家人致信北京市公安局长,指出学生即将毕业离校,其中很多人将出国留学,此案急需抓紧侦破,不能放走凶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朱令中毒两年多公安机关一直没什么动静却突然在1997年4月2日对我进行突击讯问。">  朱令的父亲吴承之对孙维的这些言论出疑问:"我们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 上书 的具体时间,孙维是如何得知的?这让我觉得她的 背景 非同一般。"外界传闻,孙维家世显赫,有亲属曾担任北京市领导职位。吴承之认为,孙维未被进一步调查是得益于其家庭关系。>  A.02.为何案件戛然案结>  1998年8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约见朱令的家属,确认朱令中毒的事实。之后,警方再没有就此案传出新消息。但2007年9月17日公安部办公厅却称案件已于1998年8月结办。>  孙维在声明中称:"1998年8月,警方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但当年一直帮助朱令的中学同学贝志城却认为,警方从无解除嫌疑这一说。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官方理由只是证据不足。吴承之则向记者回忆,1997年4月初,北京市公安局退休民警王补曾专门找到他们,透露作案者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在1995年2月20日至3月3日间,能接触到朱令的饮食、起居,并能偷偷投毒;熟知朱令活动规律、生活习惯,掌握投毒的时机和场合;懂得铊盐的毒性、毒理;可接触到铊盐;有作案动机;有异常表现。王补的这番话更加深了吴承之对孙维的怀疑。>  负责此案的北京市公安局十四处民警李树森2006年曾向记者表示:"这件事的调查工作中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机关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见。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截至本文发稿时止,羊城晚报记者未能再联系到李树森。>  A.03.为何信息公开无下文>  吴承之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虽然这些年不断在追问,但公安部门的回复一直都是"正在调查中"。公安部办公厅在对政协委员的有关提案的复函里这样写道:"1997年10月23日,时任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的强卫同志组织召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 三长会议 。会议认为,此案关系社会稳定,需妥善处理。1998年1月,市公安局将办理情况逐级上报中央领导同志,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经强卫同志批准,1998年8月25日,市局文保处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对此朱令父亲表示诧异,时至今日,公安机关并未告知朱家此案已结。>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朱令家人向北京市公安局提交了要求公开朱令急性铊中毒案侦破过程和结果的申请。5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对此申请发出"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此后北京市政府正式进行复议,决定撤销北京市公安局的不予公开的决定。>  2009年,朱令家人在律师的陪同下再次到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公开案件信息,同时了解案件侦破进展,接待人员表示需请示领导再给答复。随后又是几年过去了,仍是没有下文。>  日前,朱令家人已与律师取得联系,他们将再次提交信息公开的申请,若没有回复,通过法律渠道再投诉后仍然无果,就可以起诉了。朱令父亲称,他们并不愿放弃:"我无法了解不予公开的原因,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争取案件侦破和结果的信息公开,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心愿。">

相关参考

大清王朝建立者皇太极之死为什么疑点重重?

公元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所以,由此说来皇太极应是病死无疑了。但

大清王朝建立者皇太极之死为什么疑点重重?

公元1641年以后,皇太极因身体不好,曾发布过大赦令,也减少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负担,甚至做过祈祷。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所以,由此说来皇太极应是病死无疑了。但

嘉庆传位密旨疑点重重,皇后为何力挺道光而舍弃两个亲儿

向敬之1事实证明,嘉庆死得突然,没有公示随带身边的传位密旨;而另一份按例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匾额后的传位密旨也没有找到,《清宣宗实录》中出现的「”皇太后懿旨”就是证明。按雍正最初设计密建皇储的规定,

10年前让 ”清华”破天荒降60分录取的女生蒋方舟,现状如何

可以上清华北大,对于很多学子来说,可以算是终极梦想了,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哪怕是有偏科,也是有机会进入清华的校门的,像是蒋方舟,十年前,清华降分60录取了蒋方舟,她的现状如何呢?蒋方舟从小

在林彪身边插有耳目

毛泽东与林彪等人(资料图)九一三事件过去三十多年了,仍疑点重重。毛泽东南巡与九一三事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为什么林立果的“三个方案”(上策在杭州、上海谋杀毛泽东,中策南飞广州,下策北飞苏联)每一个都没

历史秘闻 在林彪身边插有耳目

毛泽东与林彪等人(资料图)九一三事件过去三十多年了,仍疑点重重。毛泽东南巡与九一三事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为什么林立果的“三个方案”(上策在杭州、上海谋杀毛泽东,中策南飞广州,下策北飞苏联)每一个都没

屡次被盗却怪事不断 揭秘武则天墓邪气重重

武则天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仍为人所称道。在一个男权的封建社会,女子本身就没有什么地位,可武则天能在那样的体制下,统治一个国家,可谓是一代传奇!虽然武则天做了皇帝,并没有大修皇陵,而死后依然是选择和高宗

荣禄和袁世凯的关系,袁世凯为什么要出卖维新派

袁世凯为什么要出卖维新派??戊戌变法中袁世凯的告密是关键情节,传统的说法是:因袁世凯告密而导致慈禧政变。究竟袁世凯怎样告密?至今众说纷纭,留下重重疑团  传统说法疑点重重  慈禧为何不捉拿谭嗣同变法运

历史人物 谜团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后事,朱升墓介绍

自秦建黟歙,徽州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许多谜团,其中朱升父子的身后事就是诸多谜团之一,至今仍未破解。>实事求是地说,朱升生性低调憨实,原来的知名度不及锋芒毕露的刘伯温和李善长,不仅在史学界,就是在朱

历史人物 谜团重重的朱升父子身后事,朱升墓介绍

自秦建黟歙,徽州上下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许多谜团,其中朱升父子的身后事就是诸多谜团之一,至今仍未破解。>实事求是地说,朱升生性低调憨实,原来的知名度不及锋芒毕露的刘伯温和李善长,不仅在史学界,就是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