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阴差阳错被送错人却时来运转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阴差阳错被送错人却时来运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阴差阳错被送错人却时来运转

   窦:窦 就是著名的汉武大帝的奶奶,窦氏本是赵国的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东南)人,出身穷困,由于生计艰难,也是为了让家里能得到一些钱,遂以「良家子」的身份到吕后的宫中当使女。窦女在吕后手下过了一段时间,赶上吕后为收买刘邦的各个儿子,便把自己手下的女子调出一些,给刘邦几个为王的儿子每人分五个。>  由于窦女的家是在河北的观津县,她希望分配得离家近一点,也就是希望能分配到赵国(国都邯郸)去侍候赵王。为此她求情、送礼,买通了主管这次分配的太监。没想到主管此事的太监记错了,记成了她是请求去代国,迨至后来发现错误时,吕后已经按照上报的名单批下来了。窦女极其不情愿,但无法违抗,只好委屈地满含眼泪去了代国。代国的国王叫刘恒,国都即今山西省的平遥古城。>  窦女到了代国王宫,没想到特别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爱,生了两男一女。又过了几年,代王的王后死了,王后本来已经给刘恒生了四个儿子,不承想,这四个儿子一个接一个地相继死掉,一个也没有剩下。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上出了大事,吕后病故,周勃、陈平等诛灭了吕氏家族,他们要物色一个适合他们意愿的刘邦的儿子来做皇帝,代王刘恒被挑中了。>  刘恒被接到京城,登上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汉文帝。原来的王后已死,汉文帝再立 ,自然就是他所宠爱的窦女了。汉文帝想立太子,前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都已死去,窦女所生的大儿子刘启自然就顶了上来,这就是日后历史上所说的汉景帝。二儿子刘武就是日后历史上所说的梁孝王。女儿就是后来所说的「长公主」或「大长公主」,名叫刘嫖。>>  这样充满悬念的歪打正著,因错得福,这一连串的喜事,雪片一样地落在了这位早年备受苦难的可怜的窦女头上,真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大历史家司马迁为此感叹道:「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孔子罕称命,盖难言之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想提高道德水准,想提高办事能力,那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但是你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连孔子那种大圣人都没法解释「命运」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以说清了。>  所谓「命」,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运气」、「机遇」、「偶然性」,就如同打麻将牌的「手气」,有时一连气地输,有时又一连气地赢,没有道理可讲。但这种偶然性如果让政治家、军事家连续碰上一两回、两三回,那可就不得了了。《史记》中,司马迁时常为这种人的奋斗而感慨,也有时奈何不了对其「命运」的慨叹。>  窦皇后有一兄一弟,其兄在原籍,容易找到;其弟名叫广国,四五岁时被人贩子拐走了。《外戚世家》对此写到:>  早在窦广国四五岁的时候,本来家里就穷,偏偏窦广国又被人贩子拐走了,此后被一连转卖了十几家。后来被转卖到今河南省的宜阳县,和一百多个长短工为他们的主人在山中烧炭。晚上这百十号人就睡在大山坡的下面,夜间山体突然滑坡,百十号人统统被压死,只有窦广国一个人跑了出来。他在宜阳县的街上溜跶,有个相面的说他几天之内就会封侯,窦广国当然只是笑笑而已,根本不相信。过了两天,他跟随他的主人去首都长安办事,听长安街上的百姓言讲,说是新受册封的皇后姓窦,老家是河北的观津县。窦广国被拐离家的时候虽然年幼,但已经五岁了,他还记得他家姓窦,是住在观津县。而且他还记得他跟着姐姐上树采桑叶,姐姐曾从树上掉下来。他就用这些事情做凭据,上书给朝廷要求见他的姐姐。>  窦皇后听说此事,激动地请皇帝把窦广国叫来,让他把所知道的事情又说了一遍,窦皇后听着果然不差。于是又问他:「你能不能再讲出一件只有咱们两个人知道的事情。」窦广国说:「姐姐离家去长安当宫女时,和我在一家小店里分手。姐姐向店家要来一盆水,给我洗脸洗手;又要来半碗饭,喂我吃了,姐姐就上车而去。」窦皇后听到这里,过去拉着广国的手痛哭失声。侍候在身边的男女佣人一个个全都趴伏在地抽泣,陪着皇后一同悲哀。于是窦氏家族从此时来运转,搬到长安,过上了贵族生活。>>  这里既写了窦广国的神奇经历,又写了姐弟相认时的曲折情景,生活气息很浓,人情世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窦氏女是一位令人非常喜爱的对家庭富有责任感、对手足兄弟充满亲情的平民女子形象。>  窦女为王后、为皇后之后,生活在宫廷这种势利角逐的漩涡中,遂开始由一个纯真朴实的女子逐渐变成为权势欲很强的乖张女人。其主要变化有两方面:>  其一是她溺爱少子梁孝王,造成了汉景帝与梁孝王之间的尖锐矛盾。梁孝王在其母的保护、纵容下,在其封国内骄奢淫逸,招降纳叛。梁孝王的都城在今河南省的商丘县,当时称作睢阳。睢阳的城墙周围长达七十里,梁国的封土面积多达四个郡;据说梁孝王所修的一处名叫「兔园」的园林,周遭广达三百余里,亭台楼阁不计其数。窦太后还不死心,她希望汉景帝立梁孝王为接班人,日后也让他的弟弟尝尝做皇帝的滋味。后来爆发七国之乱,梁孝王抵抗吴楚军的西进有大功,故而求为接班人的欲望更加强烈。由于朝廷大臣的反对,故而事情作罢。梁孝王为此大怒,他居然派刺客进京刺杀了提过反对意见的朝廷大臣袁盎等十几个人。从此被汉景帝所憎恨,逼着梁孝王交出凶手,梁孝王从此绝望,抑郁而死。>  其二是她以喜爱黄老为名,维护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反对朝廷的一切变革。黄老理论与黄老路线是自刘邦、吕后、文帝以来四十多年的既定方针,主要就是讲究「清静无为」,这是与汉初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国家不得不休养生息的时代条件相一致的。但从文帝时就已经有人大声呼吁改革,这就是以贾谊为代表的尊儒的一派,其主要思想见于贾谊的《陈政事疏》,也叫《治安策》,里面所讲的问题即解决国内割据与对外抗击匈奴等等。到景帝时代,这种声音越来越高,具体表现为以晁错为代表的尊法一派。两者的理论不同,但都是反对黄老路线再向下延续。但窦太后硬是站在既得利益的旧贵族一方,把持着既定的权力、既定的思想与组织路线不变。《外戚世家》写此说:由于窦太后好黄帝、老子的学说,所以上自皇帝、太子,下至窦氏家族等皇亲国戚都必须读《黄帝》、《老子》,都必须尊崇黄帝、老子的思想原则。>  窦太后在景帝在位期间(前157年~前141年),居然能挟制皇帝与朝廷大臣都得顺着她的意思走,其实际权势与其社会基础的力量可以想见。由于窦太后的存在,使汉代的社会变革至少后延了几年乃至十几年。>

相关参考

七品县令送错礼物,十几年后,竟被太后提拔为总督

晚清的百年,慈禧当政,自顾享乐,不思进取,宫墙内,穷奢极欲,灯红酒绿,宫墙外,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每每还自诩为天朝大国,看不起外来的洋玩意,而慈禧仍然还不自知,还讲究着奢侈的排场,吃饭要108道菜,房

历史人物 仆人送错奠仪银子,小县令将错就错后来成一品大员

道光年间,在安徽桃源县有这么一个县令,名叫吴棠,他是举人出身,幼年便好学,埋头苦读。在任期间勤于政务,经常化装出行,访贫问苦。尤其是亲治匪患和水患卓有成效,在政界还是市井口碑都不错。吴县令不仅肯干,情

世界历史 孟买二十万个不会送错的便当,原来是因应英国人而生的

这项超过百年的便当运送系统,起源自当年英国殖民印度时,许多英国人吃不惯印度当地食物,便开始了把家里做好的便当外送到办公室的服务。直到二十世纪初期,这项外送便当的服务开始越来越有规模,并逐渐形成「专业外

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用错人

袁绍集团以派系林立著称,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郡来

历史军事 300名叛军刺杀首相竟杀错人

日本军内皇道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一次政变。1932年5月15日,日本法西斯少壮派军人曾袭击首相官邻和警视厅等地方,击毙首相犬养毅,要求成立军人内阁未成。此时法西斯势力进一步扩展。参加“二·二六”事变

历史人物 爱错人,比入错行更可怕

一提到上官婉儿,你会想到什么呢?她是风流佳人,尽管刺面毁容,她依旧可以用“红梅妆”掩盖,既遮瑕又美颜。她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又是手段强硬的巾帼女宰相。今天我们就来八一八,这位多情女子的感情经历。1.李

袁绍集团派系林立,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和用错人

袁绍集团以派系林立著称,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郡来

历史秘闻 包青天铡错人了!负心汉根本不是陈世美

《铡美案》是包青天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描述陈世美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被包公用龙头铡砍了。因为这个故事,让陈世美变成负心汉的代名词。但其实这个故事根本是虚构的,不过在历史上陈世美却是真有其人,而且还是

历史秘闻 包青天铡错人了!负心汉根本不是陈世美

《铡美案》是包青天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描述陈世美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被包公用龙头铡砍了。因为这个故事,让陈世美变成负心汉的代名词。但其实这个故事根本是虚构的,不过在历史上陈世美却是真有其人,而且还是

历史秘闻 包青天铡错人了!负心汉根本不是陈世美

《铡美案》是包青天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描述陈世美为了荣华富贵抛妻弃子,被包公用龙头铡砍了。因为这个故事,让陈世美变成负心汉的代名词。但其实这个故事根本是虚构的,不过在历史上陈世美却是真有其人,而且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