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Posted 小说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儒林外史》简介:中国古代的白话长篇小说,自《水浒》、《三国演义》等不朽巨著问世以后,在知识分子及市民阶层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小说铺陈历史,演述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成为明清二代普遍的文化现象,小说家的地位因此而得到奠定。但后世作品,除了不多几部能与《水浒》、《三国》并驾齐驱外,大多数在反映社会的深度上或在人物的刻划上没有很令人满意的成就。直到清代康、干时,才出现了《红楼梦》与《儒林外史》这两部在小说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红楼梦》把笔触瞄准封建豪门大院;而《儒林外史》则把锋芒射向社会 ——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而且是客观的、写实的,这在中国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正如惺园退士所说,它摹绘世故人情,真如铸鼎象物,魃魅魍魉,毕现尺幅;而复以数贤人砥柱中流,振兴世教。其写君子也,如睹道貌,如闻格言;其写小人也,窥其肺腑,描其声态,画图所不能到者,笔乃足以达之」。>  卧闲草堂刻本评说:「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由此可见,《儒林外史》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正因为如此,考据家们曾经把书中的人物一一与历史上真人真事相比照,推断出书中人物的艺术原形。还有人特地跑到茶馆中去体验现实,名之为「温习《儒林外史》」。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儒林外史》的成功与伟大。>>  由于作者吴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才能把那个时代写深写透。他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不堕落暴露小说的恶趣之中。在艺术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这种体制,对清晚期小说,尤其是有很大影响,如《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等,均模拟《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一种批判现实主义。这种精神不仅被晚清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所继承与发展。在现当代的纯白话文小说也有体现,如钱钟书的《围城》就被广泛认为有模仿《儒林外史》的痕迹。而《儒林外史》中所谴责的种种现象,虽经岁月变迁,在现实中仍生命力十足,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为一文凭而沥尽心血,高考结束后无不将教科书弃若鄙履,为结束苦难生涯而奔走相庆,并以此衍生出种种社会怪状。大约后人也会写本如《儒林外史》之类的奇书,以讽喻我们这个时代的虚伪制度。>  《儒林外史》作者简介:>   (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现存 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 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两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  吴敬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但,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是他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大约用了他近20年的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成。人们在他的家乡建立了「吴敬梓纪念馆」;南京秦淮河畔桃叶渡也建立了「吴敬梓故居」。>  吴敬梓的家庭可说是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吴敬梓22岁时,父亲吴霖起去世,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吴敬梓是嗣子,便给了他们以可乘之隙,于是发生了吴敬梓《移家赋》中所说的「兄弟参商,宗族诟谇」的争产纠纷,乃至发生了亲族冲入家中攫夺财产的事件。这件事不仅刺激了吴敬梓,使他看清了封建社会家族伦理道德的丑恶本质,认识了那些衣冠楚楚的缙绅人物的虚伪面目,使他和那些倚仗祖业和门第做寄生虫的庸俗人物分道扬镳。作为缙绅阶级的叛逆,他首先挥霍遗产。>

相关参考

清朝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年),安徽全椒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所写的《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小说极力反对封建的科举制度和腐朽的官僚政治。其讽刺对象非常广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故事

  吴敬梓生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吴敬梓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中,18岁就考取了秀才,是个少年得志的贵家公子。父亲吴霖起,是位精于儒学的

吴敬梓为什么要写《儒林外史》?书中与吴敬梓最相似的人物是谁?

  吴敬梓是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他所著的《儒林外传》也是一部遗传后世的绝好佳作。  《儒林外传》是由各个单元组成,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对当时的科举八股制度进行批判性讽刺,另外也深刻的揭露

《儒林外史》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作

>吴敬梓>  吴敬梓(zǐ,1701-1754),杰出小说家。字敏轩,一字文本,安徽全椒人。青年时生活豪放,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安徽巡抚欲荐其应博学鸿词试,以病不赴。善诗文,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

历史百科 试述清代小说之著者

试述清代小说之著者清之盛时,小说最著名者,章回体则有曹学芹之《红楼梦》,吴敬梓之《儒林外史》。以传记体而说神怪者,则有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及纪昀之《阅微草堂笔记》是也。

揭秘:比范进还倒霉的清朝长沙“高考”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上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艰难、渺茫、悲惨得很。这里讲一个关于古代“高考”(科举)的故事吧,比今天还要艰难、渺茫、悲惨呢!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

揭秘:比范进还倒霉的清朝长沙“高考”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上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艰难、渺茫、悲惨得很。这里讲一个关于古代“高考”(科举)的故事吧,比今天还要艰难、渺茫、悲惨呢!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

没真才实学,官场生存技能却很强

中学课本《范进中举》一文,让「”考神”范进成为家户喻晓之人物,几十年奋战科场,期间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受尽世人白眼,终于在54岁这年中了举人,逆转人生。范进,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历史人物 清朝著名武术家甘凤池简介,历史上真实的甘凤池厉害吗

生平经历甘凤池是位名震四方的江湖大侠,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的义士凤老爹写的就是他。甘凤池原是南京人氏,自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自幼不喜读书,却爱好武功,结交江湖侠客,十几岁时,就以“提牛击虎的小英

一品大员的俸禄,连京城的房子都买不起

清朝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八回里,有这样一句话,「”可见‘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话,而今也不甚准了!”从此之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被视为清朝官员贪污腐败的真实写照。除了贪污所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