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蒋介石如何成为朝鲜战争中的最大赢家

Posted 战俘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蒋介石如何成为朝鲜战争中的最大赢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蒋介石如何成为朝鲜战争中的最大赢家

   导读:1954年1月20日,早晨9点,前志愿军67军200师600团战俘冉宏图,混杂在14220名挥舞著青天白日旗、高喊「回台湾」的战俘中,离开了 板门店附近的联合国军战俘营。扛着孙中山、 巨幅照片的台湾代表团迎上来,向战俘们表示热烈欢迎。有资料说,战俘们纷纷向孙和蒋的照片致敬。>  在美军陆军第八军的护送下,530辆卡车把战俘送到仁川。在这里,他们转乘15艘美军运输船去台湾,美第七舰队和美空军第五军则一路随行保护。在海上漂泊了88个小时后,他们才到达目的地——台湾基隆港,另有142名重伤病员,已先由军机直接送往台北接受治疗。>  细心的人们留意到,领着欢迎人群站在岸边的蒋经国,正在擦拭眼中的泪水。作为国民党事实上的军情系统主管,他完成了一项影响台湾命运的任务。同样心情激动的还有 。1月23日,接到伤病战俘先期乘军机平安抵台的报告后,这位败退台北后,饱受失眠症困扰的67岁老人安睡了9小时。第二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实为今年来 安眠之一夜也。」在日记中,蒋介石把此事称为「五年以来精神上对俄斗争之重大胜利。」>>  命运的转折时刻>  志愿军战俘问题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加州分校历史系博士常诚认为,若蒋介石在 中袖手旁观,那么正如他在北京及华盛顿的敌对者们所预料及希望的,台湾民党政权很可能已在1950年代崩溃。>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宣布,美国对中国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不会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和军事顾问。同日,坚持认为「台湾从来不具有非常重要战略意义」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强调「美国将会继续供应台湾岛上所需要的化肥,并推进农村重建项目,但是……任何进一步增加军事援助和军事顾问的方式,都是不必要的。」>  国民党政权失去大陆后,台湾沦为中美博弈中的弃子,正面临崩溃出局的绝境。蒋介石甚至已绝望地公开声称:「我政府代表必将被驱逐于国际社会之外,此乃成为已定之局。」>  1950年5月17日,美国大使馆代办师枢安称,「台湾的命运乃已定之局。中共将于6月15至7月间攻台」。5天后,美国政府发布撤侨令:「所有美国人应当尽快撤离台湾」。这之前,艾奇逊在3月7日写信给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试图阻止25辆M - 4谢尔曼坦克和25架F- 80战斗机运往台湾,尽管这批军火是国民党自己掏钱买的,但是——「这批装备可能落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手中。」没有人怀疑新生的红色政权攻打台湾的速度。>  「美国人相信北京会在1950年底以前取得台湾,北京将成为唯一代表中国的政府,美国随后将会承认北京的中共政权。」佛罗里达大学教授约翰W斯帕尼尔说。而美国与国民党蒋介石多年的关系,也将随着台湾易手画上句号。偏居东南一隅的国民党政权看上去已朝不保夕,转瞬覆亡的命运似已不可逆转。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绝望的蒋介石看到了一线希望。次日,蒋介石就向麦克压撒表示,愿意提供3.3万名军人赴南朝鲜作战。>  远东局势骤变。美国的远东战略也随之转变。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表示,「共产党部队可能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以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任务的美国部队的安全」,决定派遣第七舰队横亘于台湾海峡。>>  蒋介石又派顾维钧和何世礼,再三去向麦克压撒请战。不久,蒋介石又提出,可以派1.5万名志愿兵参战,并完全归麦克压撒指挥。在「1950.12.31日记」中,蒋介石写道:「天赐韩战, 应感谢上帝,……使美国仗义抗共>不放弃远东>以转移整个局势也。」虽然直接派兵最终未果,但台湾还是向联合国军提供了他们迫切需要的翻译、中文教师、记者等文职人员。正是这数百名伪装成文职人员的国民党特工,在向台湾提供大量情报的同时,成功策反了14000余名志愿军战俘。>  最初,美国政府并不愿意把战俘送往台湾。1951年8月27日,艾奇逊称「压倒一切的考虑,应当是尽快地让所有联合国和韩国俘虏回来。美国的利益要求我们严格地遵守日内瓦公约。」11月15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李奇微发出指令,「为了使得全部或者尽可能多的联合国与韩国战俘返回,或者为了避免不可接受的拖延,或者出于防止停战谈判的破裂,如果有必要,你有权同意全部交换战俘。」>  当时,中苏的态度明确而一致。毛泽东致电斯大林,「反对按一对一的原则交换,我们建议按双方遣返全部战俘的原则交换。」斯大林回电:「您的立场完全正确,敌人很难提出异议」。>  谈判双方立场接近,按照日内瓦公约遣返战俘,似乎顺理成章。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小小的台湾随即成为「搅局者」。1951年12月18日,台湾「外交部长」叶公超发表谈话称,「目前在韩境联军所掌握之中国战俘,已有多人强烈表示不愿回到铁幕之中…… 将此辈刚领悟自由意义之中共及北韩战俘强迫遣送至共产暴政巨掌之下,既不民主,复背基督教义……」>  从1952年1月15日美国参联会重新发给李奇微的指令来看,台湾当局的表态,无疑已影响了美国政府的态度:「作为最后的立场,你获得授权同意全部交换战俘,但是不能使用武力强制遣返。」>  此后数月内,美方立场在「自愿遣返」和「全部遣返」间摇摆不定。1952年2月14日,联合国军首席谈判代表乔伊海军上将致电参联会称,「联合国军的任何单边的甄别、以期制造既成事实来解决强制遣返问题的做法,都将构成美国方面的背信行为,而且必然会引发共方对我方战俘的报复。」>  叶公超随即于2月25日通知美联社,「『中华民国政府』对凡自愿来台参加反共抗俄工作,并经盟军考察属实之投诚『匪俘』,均可接收来台。」>  2月27日,参联会又致电李奇微,表达了「最后的最后立场」:美国政府不会强制遣返战俘。同日,美国驻韩大使MUCCIO致电称,「我们知道我们的军方带来了很多的中国人,他们的团队分布在翻译和公民教育学校人员中……我个人有个感觉:中国人已经影响了巨济岛和板门店的事态发展。」>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罗伯特阿奇奈利指出,「尽管对华盛顿的支持绝对依赖,但国民党政府远不是顺从的冷战代理人,并且对美国政治的理念和运作都能产生自己的影响。」>  不曾参战的最大赢家>  当朝鲜南北分治已成定局,首先是急于结束 状态的金日成立场松动,只剩有斯大林支持的中方坚持按日内瓦公约遣返战俘。然而,当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苏联方面不再坚持此前的立场,使得中方孤掌难鸣。>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字,确定战俘按照自愿原则遣返。至此,志愿军战俘去台一事最终尘埃落定。此后,台湾民党代表团屡屡向联合国提及战俘赴台一事,以此证明「中国人只要有选择就一定会拒绝共产主义」,进而证明其政治主张的正当性。>  战俘赴台一事赢得政治主动后,台湾当局进而于1952年签署《台北条约》,正式从日本手中将台湾主权收归中国。1952年11月,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更为激进、强硬的远东政策,与台湾当局于1954年签署了《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这标志著台湾重新被纳入美国军事同盟体系,台湾也因此得到了此后20多年的生存空间保证。>  「台湾不曾参战,却因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常诚认为。>

相关参考

日俄战争的最大赢家是谁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日俄战争中清朝的存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这个问题,我对于有些朋友的阿Q精神有了更新的认识,两个帝国主义在我国领土上打的战争,造成无数中国人民生灵涂炭的战争,竟然

日俄战争,牵涉到日俄中朝四国,谁是最大赢家,谁又是最大输家

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满洲地区的势力范围的战争。主战场位于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一带海域。从战前和战后的局势来看一下。战前俄国和日本都不是什么好鸟,在小院看来,俄国对中国的野心和威胁

司马懿家族能成为三国最大赢家是因为一个女人

天时地利人和,成事之要素也,然某些时段,一个女人,胜过千军万马。曹魏明元皇后郭氏,也许是无意的,但事实上,从历史结果看,她帮了司马懿家一个大大的忙。郭氏是今天青海东部地区人,河西大户人家的千金。曹丕刚

历史人物 他是九子夺嫡的幸存者 因为是一个毫无野心的人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九子夺嫡的幸存者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爱新觉罗·胤禛的鼎鼎大名,他就是清世宗,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清朝第五位皇帝。但很少人知道,他还有一个一

秦国为何却是最大的赢家? 揭秘周平王东迁

在中国历史上,迁都往往成为朝代变更的开始和标志。比如西汉和东汉、西晋和东晋,北宋和南宋,当然,还有两千多年以前的周朝,更是在朝代迁都上开创了先河(当然,商朝也搬迁过都城)。在周幽王死于权力斗争和内患外

秦国为何却是最大的赢家? 揭秘周平王东迁

在中国历史上,迁都往往成为朝代变更的开始和标志。比如西汉和东汉、西晋和东晋,北宋和南宋,当然,还有两千多年以前的周朝,更是在朝代迁都上开创了先河(当然,商朝也搬迁过都城)。在周幽王死于权力斗争和内患外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那个人才是三国最大赢家

说起《三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里面的经典人物我们也是津津乐道,他们的事迹成为了人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说起三国中最伶俐的人,相必人人都邑想到郭嘉和诸葛亮,他们都是三国时期顶级的人才。对于这两人

秦朝历史 鸿门宴的最大赢家,其实是项羽

鸿门宴的最大赢家,其实是项羽!  鸿门宴这场饭局,随着项羽的乌江自刎,加上后世的渲染,变得家喻户晓,并且无不为之惋惜,恨项羽为何不当场杀了刘邦?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场类似于鸿门宴的惊险饭局,即青梅

历史秘闻 这场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差点成为阶下囚

作者:吕井旺张学良说过,中国的军阀没一个是蒋介石的对手。不过,中国的各派军阀曾联手置蒋介石于险地,西北军甚至差一点就俘虏了蒋介石,这就是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可

历史秘闻 这场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差点成为阶下囚

作者:吕井旺张学良说过,中国的军阀没一个是蒋介石的对手。不过,中国的各派军阀曾联手置蒋介石于险地,西北军甚至差一点就俘虏了蒋介石,这就是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