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好当又不好当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学新温故,学以致用,总结提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好当又不好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蒋介石侍从室主任好当又不好当

   导读: 是 的心腹。他明知蒋终必失败,但却忠心耿耿,甚而为其吹喇叭抬轿子,「讴歌谀颂」提高蒋的威信。 对 也不薄。「淞沪之战」后,张屡递辞呈,蒋不批。最后准了还要他先履新(大本营管理部部长)后再走。抗战中的长沙文夕大火,给长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张请求「严予处分」。蒋宽恕了张,枪毙了长沙警备司令酆悌等三人,只给张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1949 年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宣布下野,准备和谈。 处境尴尬,特务毛森声言「准备用手枪对付他!」张治中拟返回西北。蒋介石再三挽留:「我既然决定下野,以后就要谈和,你怎么能走?你应该听我的话!」>  凡此种种,足见蒋介石对张治中的垂青。难怪当1949 年6 月26 日张治中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蒋介石在台北听到后摇头叹息:「别人背叛我犹有可说,文白竟然如此!」一言道出蒋、张关系之深。>  张治中的机要秘书余湛邦说:「(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他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和中共有长期密切的关系,另方面又与蒋介石血肉难分;既一贯主张联俄联共,又同时为国民党右派政治路线出力;政治上既有自己的主观愿望与实践,又无法摆脱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桎梏。」张治中任侍从室主任(一处)多年,素有「君劳臣忧,君辱臣死」封建思想的他,竭力为蒋排忧解难,化解矛盾(调和蒋与邓演达、白崇禧的关系),可谓鞍前马后,鞠躬尽瘁,往往还吃力不讨好。因此,有人说张唯蒋命是从,是蒋的「灶下婢」。但张治中曾说:「在蒋的面前肯说话和敢说话的人很少,而在军人当中,我算是最肯也是最敢说话的一个了。」故此,不时爆出「婢」而不 「卑」的话题来。>  蒋介石喜欢大权独揽。全国军事学校校长他要统兼,还兼过中央大学校长、教育部长、行政院长。令人发笑的是,抗战时因战争需要设一个「交通运输统制局」,人事部门请示局长人选时,蒋在签呈上大笔一挥:「自兼」。张治中见了很不以为然,不客气地签上一条:「这个运输统制局,以最高统帅兼任,实在不成体制,可由何总长兼之。」蒋无言以驳,批了一个大大的「可」字。蒋介石一度还兼四川省主席,张治中与陈布雷都认为不可,向其条陈利弊,蒋介石还是兼了。蒋介石每去成都,张治中、陈布雷都要随同,实在名不正,理不顺,以至闹到张治中、陈布雷要「同盟罢工」的地步,蒋才被迫辞了。>  1942 年,蒋介石突发奇想要访问印度。张治中首先表示反对,历数利害,认为蒋是大国元首,这不是应邀访华盛顿、伦敦,而是主动访印,接受英殖民地总督招待,不合适,无意义,还会引起英国人的猜疑。但蒋介石一意孤行而去,结果带一肚子闷气而归。>  重庆岁月,敌机常来轰炸。某日,蒋、张等坐在防空洞闲谈。张治中说,现在有种现象不好,大家不肯讲话也不敢讲话,认为「这不是一个革命党内应有的气氛,希望他(指蒋,笔者)多多鼓励大家讲话,发扬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蒋介石连连点头,宋美龄在座插话:「讲话是可以,但不能乱讲!」(当时参政会正有人检举揭发孔、宋。)侍从室期间,张治中与蒋介石相处得不错。张治中也有失误,某次一战区送来作战计画厚厚一摞,本应先交军令部审核,他考虑那是一个重要计画,便立刻签字呈蒋。蒋见之,批了一段:「这样的一厚本给我看,究竟你们是我的参谋还是我是你们的参谋?」张治中自感疏忽失职,但又觉得蒋有时挺幽默的,批评人也挺艺术的,不伤感情。张治中对蒋介石的指令,有时「阳奉阴违」,有时也擅权,「越俎代庖」,也敢担当。比如一些级别不大的官员的任免,他代蒋批示,不劳蒋费神,蒋也不问。>  蒋介石性情急躁,好冲动。一次外出,蒋介石见四个人坐一辆军用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个穿便服的。蒋介石下令「把那个人抓来!」侍从副官奉命办了。蒋介石批示:「将那个搭三轮车的人枪毙!」副官请示张怎么办。张治中说:「我负责任,把那张批示交给我吧。」张治中在蒋介石的批示后加上一批:「此人有无死罪,应交军法执行总监部依法审讯。」他同时电告军法总监说:这不过是委员长一时动了气,非了得的事,「关几天就够了,有什么事我负责任。」某日,张治中陪蒋介石游重庆老鹰巖,途中四川公路局一卡车撞坏了同行的一辆车。蒋介石说,要判那肇祸者15 年监禁。张治中将肇事者关了几个月后,悄悄地将其放了。还有许多蒋介石处罚人的事,张治中认为不尽合理,设法转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张治中很注意方法和策略,在批件上说一些得体的话,给蒋留足面子,让蒋听了悦耳,蒋就不语,签个「阅」字拉倒。张治中认为:「蒋不做声就是默认。」>  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张治中是从未带兵与共产党对阵的一位。1947 年张治中由新疆到兰州,遇到一些反共军事案件不好处理,他干脆到郊外兴隆山上避风。1948 年蒋介石要把西北行辕改为绥靖公署。绥靖者,剿共之别名也。张治中不干,请求出国。蒋介石不得已「允准」,把绥靖公署改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这大概是全国唯一的例外。>  蒋介石对张治中的「偏共」心中有数。在国共谈判中,国共双方为整编后保留军队的数字问题论争激烈。张治中向蒋介石汇报时,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蒋介石不悦,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相持不下,马歇尔刚好进来,见此大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蒋介石忿忿然地说:「我正在同共产党的代表谈判!」张治中忙向翻译示意,不可直译,杂以他语,遮掩而过。此事一时成为内部人谈资。>

相关参考

胡适好当月老 民国大师嗜好:梁启超爱打麻将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讲述了一件事情: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逮了几只老鼠,煮食之,以满足好奇之心。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

胡适好当月老 民国大师嗜好:梁启超爱打麻将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讲述了一件事情: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逮了几只老鼠,煮食之,以满足好奇之心。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

历史上哪个官因为运气好当大官最后没好下场的

和珅(1750—1799)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

梁启超爱麻将胡适好当月老 细数大师们的嗜好

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行家,听说哥哥吃老鼠肉,心中十分难过,赶紧汇了一点钱来,叫他买猪肉吃。并去信叮嘱,日后生活紧张,可来电,绝对不可再这样,搞得全中国都骂自己不照顾兄长。章太炎嗜吃臭东西,以臭为美

梁启超爱麻将胡适好当月老 细数大师们的嗜好

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行家,听说哥哥吃老鼠肉,心中十分难过,赶紧汇了一点钱来,叫他买猪肉吃。并去信叮嘱,日后生活紧张,可来电,绝对不可再这样,搞得全中国都骂自己不照顾兄长。章太炎嗜吃臭东西,以臭为美

揭开让人谈虎色变的蒋介石侍从室

  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人们一谈到“蒋介石侍从室”,当官的会肃然起敬,老百姓也会谈虎色变。这是因为,蒋介石侍从室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政治中心,是国民党所有党政军机关都要俯首听命的“太上皇”,是国民党

古代驸马爷有这么好当

提到驸马爷这三个字,想必大家都两眼冒绿光,那可是迎娶公主,做皇帝女婿,从此荣华富贵的美差,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如果真的这么想其实大错特错了,驸马爷只是表面上风光,如果你真的当上驸马爷,那其中滋味

国民党史 李笑石

李笑石山东禹县人。1926年8月13日生。台湾海军官校1950年班、三军大学毕业。曾任台湾“海军总司令部”侍从官、参谋长、联络官、“太和”舰轮机长等职。1965年任海军第二军区联络室主任。后在海军第二

知名人物 梅岭高

梅岭高字雪岩,安徽桐城人,1906年生。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历任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党政委员会科长,国民政府铁道部、交通部科长代理司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组长,国民政府人事室主任,总统府人事处处长,

历史人物 俞济时作为老派重臣 为什么蒋介石会默认蒋经国的行为

蒋介石有个“侍从室”,类似于清朝的军机处,堪称最重要、最机密的机构,所有人要见蒋介石,必须要经过“侍从室”批准,而俞济时,就是侍从室的侍卫长,堪称蒋介石的大内总管。>俞济时为什么能得到老蒋的如此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