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吕布不讲底线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吕布不讲底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吕布不讲底线

  马中赤兔,人中 。 有万夫不挡之勇,看"三英战 ",像关羽、张飞这样的顶尖的搏杀高手,再加上 ,对他也是奈何不得,这就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说,这样一位大英雄,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的,可吕布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最终成为一个流星,还落得了一个无情无义的恶名。人常说,读三国流眼泪,替古人担忧,吕布被杀,确实令一些人大流眼泪的。>  吕布是乱世英杰。西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各有各的旗号,割据一方。 挟天子而令诸侯,只不过多了一个汉献帝牌子而已,以此想充正宗,但是很多人还是不买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诸英雄想跟谁打天下,那就得凭自己的判断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跟着感觉走。那时,时兴"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事",其实就是说,你看准了谁是好主子就可以去投靠谁,不满意时可以背弃原来的主子投靠新的主子。>  所以在当时,很多英雄豪杰都是背叛了原来的主子,投靠新主子才得到了重用。 最擅长吸纳英雄豪杰,所以,他的手下,很多人都是投诚过来的人才,有文臣有武将。按说,人都想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谁都想获得荣华富贵,在当时,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各军事集团的兴衰很难判断。所以,吕布经过几次换主子,是当时很时髦的做法,并不是只有他才这样做。>  问题是,吕布走了极端,违背了做人的基本游戏规则。他嗜杀成性,心狠手辣,不停地对他的主子制造血案,这就很难得到别人的信任了。当时刺使、骑尉丁原任用吕布为主簿,对他十分信任,也厚待了他。因为吕布武艺高超,董卓想收买他当助手,于是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杀死丁原,吕布见利忘义,几乎没有做什么思想斗争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脑袋,丁原死得莫名其妙。>  就是这样一个此见利忘义之人,董卓竟然奉为宝贝,还认他为义子。他没有想到,丁原对吕布也不错,最后让吕布一刀结果了性命,你董卓有什么可以例外的。认为义子就保险了,这不是掩耳盗铃吗?果然,吕布想换主子的时候,董卓落得了和丁原同样的下场。董卓死后,吕布受到了董卓手下人的报复。吕布兵败长安后,想投奔袁绍,这时袁绍还是清醒的,他知道吕布的反复无常的性格,所以没有接纳他。>  吕布后来投靠了 又背叛了刘备,投靠了曹操又背叛了曹操。吕布变成了一点信义也不讲的人。其实,他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祸害,没有人敢把他当朋友。吕布的手下陈登曾这样比喻吕布,他说:"待将军如同养虎,应当让他吃饱了肉,若不吃饱了就要吃人。"吕布就是这样的一只虎,所以没有人再肯相信他。>  曹操极其爱惜将才,他捉到吕布后,有心想收降他,为自己所用。当时,大将张辽也是被俘的将领,曹操还是重用了他。可是,对于吕布,曹操虽然对他的不义有所警觉,但曹操对待战将是比较大度的,往往不计前嫌,他有心把吕布收到自己麾下,于是他便征求刘备的意见。>  吕布心直,他以为刘备会帮自己,;因为他们曾以兄弟相称,刘备在被纪灵包围的关键时刻,吕布曾帮了刘备一把,使刘备化险为夷。可是,当曹操征求刘备的意见时,刘备说一句:"明公你不见吕布如何对待丁建阳董太师的吗?"吓得曹操打个冷战。就这样,吕布便必死无疑了。其实,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备的话一字千钧,他说一句好话,就会救吕布一命,说一句坏话就会使吕布身首异处。>  刘备表面上贤德仁厚,可内心却极为狡诈。他知道,这时要让吕布帮了曹操,那么曹操的力量就更难以对抗了。为此,他内心早就想好了借刀杀人的办法。他决不能让吕布归了曹操,于是,他提到了丁建阳和董太师,可谓捅到了要害之处。吕布临死时,大骂刘备是大耳贼,不讲信义。>  事实上正是如此,刘备也是一个非常不讲信义的人,只是伪装成讲信义的样子,骗了不少的人。所以,说吕布死于刘备之手并非没有道理。而曹操也是一人反复无常的人,置人生死只是一念之间。>  吕布死了,死得很可怜,死得稀里糊涂。在当时最时兴狡诈的环境里,他的勇猛是无用的。在当时,不论是忠心还是背叛都需要一种智谋,而他不论是背叛还是忠心,都是直来直去,没有一点掩盖的地方,所以,他被人们当成了傻瓜,也当成了虎狼,他不但屡屡上别人的当,还落了一个不忠不义的恶名,想来,也够悲哀。>

相关参考

想当三姓家奴而不得的关羽

阿元三国时期的最大反派,是吕布。道德底线低下,不仅是三姓家奴,还干掉了两个前任主子。前边说过,关羽并不是象人们想象的,是个顶天立地,豪气冲天的大丈夫,而是和吕布差不多,一看打不过,立马就乖乖的投降的孬

在底线上下的宋真宗

自古及今,凡做事都要有个底线,也就是起码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历史上,要保持统治秩序运行,就需要一套规矩,其中的底线是朝野皆知的界限,如果突破就属于乱政。清醒的帝王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把持,

作者毫无底线

公元1419年,在帖木儿帝国的苏丹沙哈鲁授意之下,中亚著名的史学家歇里甫丁开始编写一本关于帖木儿的自传,这本自传的原文是用察合台文编写而成的,取名为《帖木儿武功记》。歇里甫丁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写完这本自

中央白皮书宣示治港“底线” 境外媒体

6月12日报道境外媒体称,北京近日首次发布《“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称中央政府对香港有“全面管治权”。该白皮书旨在为政治辩论确定基调。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0日报道,白皮书强

古代名人坚守底线的故事

1、苏武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

中央霸气回应白宫 美国竟三次试探中国动武底线

最近,美国先后三次试探了中国的底线,促使中国进行军事应对。那么在中国已经开始显露与以往不同的执政理念的时候,美国如此的进行试探性的动作,真的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美国就在中国召开两会之际,先后三次

北洋军阀的最后底线 寸土不让,宁死不当汉奸

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侵入中国。他们也许从中国“以夷制夷”的策略上受到启发,对中国要“以华制华”。北洋的军阀头目,便成了他们争取的主要对象。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在这些表面有些粗鲁的中国军人面前,他们都

菲越南海动作没有底线 专家

近日有外媒报道,菲律宾正在加紧寻求开发南海海底油气资源。发起对11个油气区块勘探权的招标。这其中包括了跟我国存在领域的礼乐滩区域。于是有菲律宾医院提议创建所谓的南海研究中心,为保卫和推动菲律宾在南海的

唐代的女人们究竟讲不讲贞操 一富贵就乱来

唐朝在婚姻自由表象下,仍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女人坚守着三从四德,她们不惜用生命为代价,捍卫着封建礼制,这怎么能说唐朝的女人不守贞操呢?历史告诉人们,冲破婚姻的束缚寻求自由和宁愿守寡苦守贞节的共存现象,是唐

历史军事 拼底线比残酷用叛徒

1661年4月29日,2.5万人组成的“多国部队”(除汉人外,至少还有日本人、非洲人)突然出现在台湾海岸线上,令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台湾长官揆一大为吃惊。对郑氏家族,荷兰人并不陌生,1630年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