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切成时弊受到太宗夸奖

Posted 太子

篇首语: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看开狠多事情之后、更好的生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切成时弊受到太宗夸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切成时弊受到太宗夸奖

   (596年-654年),名冯,字季辅,以字行,德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朝宰相。>   出身于渤海高氏,早年曾参加农民起义,归唐后历任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吏部侍郎,多次指陈时政,得到唐太宗的称赞。>  高季辅是 的东宫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在高宗继位后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封蓨县公,后又任侍中,加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赐谥号为宪。>  率部降唐>  高季辅年轻时勤奋好学,精通武艺,以孝母闻名。武德元年(618年),汲县(今河南卫辉)百姓作乱,响应叛军。高季辅的兄长高元道时任汲县县令,也在叛乱中遇害。他率众出城,手刃仇人,将其首级祭于兄长墓前。不久,高季辅也加入起义军,纠集数千人,后与李厚德一同投降唐朝,被授为陟州总管府户曹参军。>  切谏时政>  唐太宗继位后,高季辅被擢拜为监察御史。他弹劾大臣,不畏权贵,后升为中书舍人。>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命近臣评论时政得失。高季辅提出五条建议:>  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员。>  减少对百姓的徭役。>  抑制公侯勋戚的奢靡之风。>  提高地方官员的薪俸待遇。>  提高皇帝在皇子面前的威严。>  唐太宗看罢奏疏,深以为然。>  辅佐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高季辅被授为太子右庶子。>  贞观十八年(644年),高季辅又加银青光禄大夫,并兼任吏部侍郎。他主持铨叙,以允当著称。唐太宗特意赏赐他一面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留皇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并命高季辅与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等人一同执掌机要政务,辅佐太子。>  担任宰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季辅与张行成在太极殿拥戴太子李治继位,是为 。 高季辅被任命为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并封蓨县公。>  永徽二年(651年),高季辅改任光禄大夫、侍中。永徽三年(652年), 立陈王李忠为皇太子,命高季辅兼任太子少保。>  永徽四年(653年),高季辅因风疾卧病在家。唐高宗命其兄宗正少卿高季通前去探病,并经常派宦官前去观察他的进食情况。同年十二月(654年1月),高季辅病逝,时年五十八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荆州都督,赐谥号为宪。

相关参考

头颅被割下,身体被切成碎块 王莽之死

西汉末年,外戚权臣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不久后,天下大乱。王莽无力平叛,起义军很快攻到了长安城下。地皇四年(王莽的年号)九月一日,长安城下的起义大军发起了总攻。大臣王邑率领仅存的几千人马,在城头上

南大特大碎尸案深度解析 女学生被杀后切成2000片 煮熟后抛尸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南大特大碎尸案深度解析女学生被杀后切成2000片煮熟后抛尸【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南大碎尸案,又称南京119碎尸案、刁爱青案,案发于1996年1月19日,地点为

唐代 ”救时内相”两税法的时弊与法弊

虽然深为德宗所倚重,有「”救时内相”之称的陆贽,依然无法逃脱遭贬谪的命运。因为德宗被谗言所影响,陆贽一路被贬至忠州。对于陆贽而言,这正巧是当年刘晏贬死之处。他或许会这样想着:皇上这是另有深意,抑或只是

衣冠禽兽原是竟是夸奖?为何后来变成贬义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

诸葛亮《出师表》中为什么不提赵云或魏延,却大肆夸奖将军向宠

有人问:诸葛亮《出师表》中为什么不提赵云或魏延,却大肆夸奖将军向宠?​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复杂,我们也不用过度解读诸葛亮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分析诸葛亮的立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相比于赵云魏延,向

荣禄浪费朝廷百万白银为何反受慈禧太后的夸奖?

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荣禄和慈禧太后其实是亲戚关系。因为荣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而醇亲王奕譞又是慈禧太后的妹夫。简单来说,荣禄是慈禧太后妹妹的亲家,关系还是非常亲近的。后来,荣禄的

荣禄浪费朝廷百万白银为何反受慈禧太后的夸奖?

熟悉晚清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荣禄和慈禧太后其实是亲戚关系。因为荣禄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而醇亲王奕譞又是慈禧太后的妹夫。简单来说,荣禄是慈禧太后妹妹的亲家,关系还是非常亲近的。后来,荣禄的

为什么甘罗说了错话,却蠃得了秦武王的夸奖

在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个大臣,名叫甘茂。有一次,秦武王给他出了个难题,让甘茂在三天之内,献上三个公鸡蛋。  这可难坏了甘茂,他又急又怕,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甘茂年仅12岁的孙子甘罗,却不急不怕。他

晋朝历史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晋(jìn)代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

晋朝历史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是晋(jìn)代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