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结义只是一种手段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结义只是一种手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结义只是一种手段

  对蒋介石而言,对绝大多数结拜弟兄都只是利用和控制,而无什么真正的「兄弟情分」。结拜兄弟只是为了建立并维持小圈子,达到某些目的的手段而已。>  时而举杯把盏、称兄道弟,发誓要共患难,同生死,情义何其大?时而刀枪相向,大打出手,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仇恨何其深?>  「当面叫哥哥,背后摸家伙」,老百姓对这类把戏看得最为透彻。怎能如他们所表白的那样,只是「误会」和「被蒙骗」?>  有用时信誓旦旦,似乎情同手足;无用时,弃之如敝屣,甚至反目为仇,仿佛不共戴天,是蒋介石对待结盟弟兄的惯用伎俩。>  1927年初,蒋介石为了拉拢李宗仁、冯玉祥充当北伐的先锋,先后与二人结拜为兄弟。蒋介石与李宗仁互换的兰谱上写着四句誓词:「谊属同志,情比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由此可见,二人此时已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小圈子,似乎不是兄弟已情同兄弟了。但曾几何时,誓词仍在耳畔回响,蒋桂战争就爆发了。蒋介石既想利用桂系的力量北伐,又不愿桂系占领更多的地盘,因而为争夺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蒋介石与李宗仁这二位还在称兄道弟的盟兄弟,竟拉开架势,大打出手了。所谓的「兄弟情分」早在纷飞的战火中灰飞烟灭了。>  样,对于曾经发动「首都革命」驱逐清废帝出故宫、占据西北、虎视中原的冯玉祥,蒋介石也以与之结拜为兄弟相笼络,以鼓动其充当「二次北伐」的先锋。蒋介石写给冯玉祥的手书上这样写道:「安危同仗,同苦同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同样也结成了生死小圈子。但墨迹未乾,蒋冯战争就爆发了。蒋介石与冯玉祥为争夺中原控制权,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血战。善于见风使舵的阎锡山和被蒋介石所利用的张学良也先后加入到了这场被称为中原大战的 混战之中。各方总参战兵力达100多万,战火烧遍20多个省,是一场空前的民族大浩劫,其规模竟超过了世界大战的一些著名战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参战各方,除阎锡山之外,李宗仁、冯玉祥、张学良与蒋介石都是结拜盟兄弟。>  一切为了自己的圈子,结拜兄弟只不过是互相利用和排挤的遮羞布而已。>  曾经有一幅名为《 图》的漫画形象地画出了 们貌合神离、勾心斗角的种种丑态:蒋介石一手拿着美元,一手举著长枪;冯玉祥一手捧窝窝头,一手举大刀;阎锡山戴着瓜皮小帽和老花镜,一直在低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张学良一手牵着洋狗,一手搂着美女的腰。>  这真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军阀「兄弟」争斗图。

相关参考

刘备为什么不给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封侯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

三国历史 刘备为何唯独不给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封侯?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古之帝王,为笼人心,固爪牙,显威仪,示恩宠,往往会把加官、晋爵、封侯等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频频使用。如翻翻《三国志・蜀书》就知道,

规章制度只是手段,自觉遵守才是目的,谈朱元璋如何治理“企业”

朱元璋,虽然出身乞丐,但是在治理国家这个“大企业”上,有着一套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法律是一种惩罚人的手段,不能让人民真正真正服从管理,只有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不能犯法,他们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因此,

桃园三结义中,三位好汉相识相知,是一种奇特的缘分

话说,张飞最先前是卖猪肉的,有一天,他杀了一头猪,怕卖不完会坏,毕竟古代没有冰箱,但是古代人聪明啊。张飞想井水比较清凉,于是就把一大块猪肉掉到井上用绳子拴着。但是又怕被别人给偷了去,毕竟猪肉也是很有市

其实人人各怀鬼胎 桃园三结义背后的可怕隐情

...流传,就这样,刘关张的事情,传遍了大江南北。桃园三结义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一个大阴谋,三个人各怀鬼胎,远没有只是结交那么简单,刘备其实早就已经瞄准了关羽,只是没想到最后又白送了一个资...

腰斩、剥皮、棍刑,清朝的三大残忍酷刑,一种比一种残忍

依法治国,这是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手段,有法就一定有刑。出于以人为本,如今我国各大法律的处罚皆不相同,其中最轻为警告,最重为死刑。然而,相对于古代,这些都只是小巫见大巫,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朝的三

古代官场“拜门”陋习

“拜门”是中国古代官场上的陋习,其实质是一种依仗权势而互相拉拢、利用的手段,以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  拜门只是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门生并不计较被拜为老师的辈分、年龄、人品、学识,只要有权有势

桃园结义刘关张三人结拜为兄弟 历史上真的存在这件事吗

对桃园结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桃园结义现在看来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识”,即使不了解三国的人也知道三人在桃园中拜把子成了兄弟,然而三人桃园结义的事情只出现在演义中,陈寿的

元素只是手段,唯有精神與文化才能恆久傳承

經常看到有人對中式持懷疑態度。照搬傳統太生硬古板;現有的新中式又太現代;更別提那些只有一點中式元素的混搭了,好像中式根本就不適合現代的高樓大廈一樣。雖然表面上看也有點道理,但其實這是走入了一個認知的誤

元素只是手段,唯有精神與文化才能恆久傳承

經常看到有人對中式持懷疑態度。照搬傳統太生硬古板;現有的新中式又太現代;更別提那些只有一點中式元素的混搭了,好像中式根本就不適合現代的高樓大廈一樣。雖然表面上看也有點道理,但其實這是走入了一個認知的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