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浴血滇缅路却遗憾被俘的英雄

Posted 将军

篇首语:和谐、和谐,我会学习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浴血滇缅路却遗憾被俘的英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浴血滇缅路却遗憾被俘的英雄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军队不仅在中国战场上与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作战,还曾派出远证军赴印缅作战,与英军并肩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战区盟军的军事行动,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抗日远征军在缅甸与日军作战中,奋勇杀敌,宁死不屈,无数抗日将士壮烈牺牲,葬身异域,涌现出了许多忠诚报国的勇士,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少将副师长齐学启将军就是这样一位在侵略者面前宁死不屈、壮烈殉国的烈士。>  齐学启将军,字敦镛,别号梦赉,湖南省宁乡县杨林乡铁锣村人,一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的殷实人家。其祖父、父亲都是清代凛贡生,父亲齐朴农在民国初年还担任过湖南省参议员,受家庭的影响,齐学启自幼识书达礼,聪慧好学,胸怀大志,立志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走狗,救国救民。>  齐学启自幼勤奋好学,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优异,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中学毕业后,考入全国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与孙立人将军是同学,两人皆有富国强兵之愿,不久就成为知己朋友。他俩从清华毕业后,一同去美国诺维琪军校留学学习军事,齐学启在军校学习期间,以他学识的渊博,刻苦好学精神及流利的外语赢得教师的好评。>  一九二九年,齐学启从诺维琪军校毕业后返回祖国,担任了南京宪警学校上校大队长。>  一九三○年,国民党军成立了六个宪兵团,齐学启被任命为宪兵第六团团长,他在扬州组建部队后就开赴安徽蚌埠一带从事政治军事训练。不久就调到南京担任治安警卫工作。齐学启要求部队严格,赏罚分明,带兵有方,并常用宪兵应成为军人的典范,执行纪律的榜样来要求部队。他为人正直,话语温和,总喜欢用道理来说服部下,所以下级官兵都拥护他,愿意跟他赴汤蹈火。>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致要求抗日,宪兵六团的爱国官兵也纷纷要求开赴东北,与日军拼个死活。齐学启团长每次对官兵们训话都激动地表示,要大家苦练杀敌本领,准备在将来的反侵略战斗中杀敌报国,誓死不忘国难。>  一九三二年,日本在上海地区连续挑衅,要求取缔抗日、排日运动,第十九路军决心抵抗日本的侵略,绝不退让。宪兵六团在齐学启团长率领下,奉命从南京调到上海维持治安,他们到达真如车站后,齐学启团长立刻接受了蒋光鼐、蔡廷锴将军的指挥。不久,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了,第十九路军在著名的爱国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将军的率领下,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齐学启团长立即率领宪兵六团投入了对日作战。他日夜巡视在前线,鼓励士兵们奋勇杀敌,报效祖国,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他总是亲临战场视察,指挥作战。>  当时我装备极其窳败,只凭步兵武器抵抗有飞机、大炮、坦克等重武器装备的日军,他们冒着日机的狂轰滥炸,重炮火力的压制,拚死抵抗疯狂进攻的日军,坚守闸北达四十天之久,敌人死伤极大,遗尸累累,日军数次增兵,几易司令官。洗刷了我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所蒙受的耻辱。提高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坚定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怕,抗日必胜的坚强信念。在上海守军英勇抵抗,需要援军之时,军政部却寄希望于国际联盟的调停。十九路军不得不于三月一日含泪退守嘉定、黄渡之线,三月三日,国际联盟开会决定,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战争,中日两方在一九三二年五月五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根据这个不平等协定,我正规部队不准驻防上海,只准成立两个保安团在上海市维持治安。根据上级的命令,齐学启的宪兵第六团改编为上海保安第二团,留驻上海。在日军势力监视的险恶环境中,齐学启兢兢业业指挥部队完成治安任务,并常告诫士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身在险境,泰然处之,永远不忘抗日救国、恢复失地的神圣任务,加紧训练,提高军事技术和作战本领,随时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在他的带领下,保安二团官兵爱国抗日热情高昂,为尔后八一三抗战我大军云集上海抗日作战奠定了基础。>  一九三七年夏季,日军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继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又在上海挑起虹桥事件,我忍无可忍,被迫自卫反击。震惊中外的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了,国民政府决心对日作战,集中全国陆军主力的三分之一,共七十个师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展开了一场悲壮的民族自卫战争,齐学启团长也奉令率部投入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他们面对凶残的、拥有飞机、坦克、大炮及海军舰只火力支援的侵略军,怀着「为中华民族争人格,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强烈爱国主义信念,浴血奋战,宁死不退,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阵地面前躺满了日军的尸体。八一三抗战,我全体忠勇的抗日将士,以每天伤亡万人的代价,坚守上海阵地达两个多月,彻底粉碎了日寇叫嚣的二十四小时占领上海,三个月内占领全中国的狂妄计画,在国际上赢得了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与同情,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必胜的坚强信念。>  一九三八年,齐学启追随孙立人将军出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参谋长。不久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齐学启被任命为该师少将副师长,不久,他率部队奉令调防贵州都匀。>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军事协定,为援助驻缅盟军,保障滇缅路畅通无阻,开辟我接受盟军军事援助的陆上通道,国民政府决定组成中国远证军入缅作战,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一九四二年四月,中国远征军由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等部组成入缅作战,齐学启将军所在的新三十八师隶属于第六十六军指挥,由孙立人将军率领进入缅甸。我远征军作战勇敢,屡挫日军,受到了盟军各级官兵的赞扬。他们都说:「草鞋兵(中国军队当时穿草鞋)真能打!」每当在战地上遇到,盟军都树立大拇指以示赞扬。四月十六日,驻缅英军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英军师长司高特将军一直电请中国远证军援助,这时我新三十八师主力已到达乔克巴当,奉指挥部命令由齐学启将军率领立即前往解围,齐将军率部于十七日夜到达仁安羌外围,立即投入战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亲到前线督战,指挥部队与敌军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干余人。为盟军解了围。仁安羌大捷,是我远征军的一次英勇作战的胜利,立即轰动了英伦三岛,鼓舞了正在与法西斯阵营斗争的英国军民。>  以后英国政府专为这一胜利给我新三十八师的指挥员多人授以勋章。>  仁安羌大捷后,齐学启将军又奉令率部转战卡萨、温旱之间,屡挫日军,但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国际矛盾,缅甸战局日趋恶化。五月九日,齐将军率部分参谋、警卫人员去卡萨视察并护送伤员回后方,不料在行进途中,在霍马林北二十英里处,突被日军骑兵追袭。双方众寡悬殊,齐将军自知形势危急,振臂向部下高呼:「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日军疯狂攻击,齐学启将军率部下拚死抵抗,我大部壮烈牺牲,齐将军身负重伤,被日军俘虏。>  齐将军被俘后,受尽折磨,日军得知他是高级军官后,就想收买他,替日本侵略者服务,但齐将军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作瓦全,坚决不与敌人同流合污。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不能得逞,就耍出了新的花招,让汪精卫伪南京政府派高级官员到仰光来游说,劝齐将军到汪精卫政府去作官,并设宴招待齐将军,齐将军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义正严词地对这几个说客说,你们这些没有骨气的东西,想让我和你们一样去当汉好,这办不到,宁可杀不可辱,我绝不能沾污自己的人格。一席话,说得那几个汉奸哑口无言,悻悻而去。>  齐将军不仅身在牢中,坚贞不屈,还常鼓励同一集中营的被俘官兵要坚韧不拔,与敌人斗争,讲述抗战胜利最后必定属于我们的道理。>  一九四五年三月七日,日寇屡次劝降皆失败,恼羞成怒,决定对齐将军下毒手。>  他们命令汉奸,在齐将军下楼解手之际,用短刀向他砍去,齐将军身中六刀,壮烈牺牲。>  国民政府为表彰齐学启将军的忠贞爱国事迹,特追晋齐学启将军为陆军中将。>  冯玉祥将军曾作诗赞扬齐学启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  还有师长齐学启,宁死不屈世惊叹,壮烈足称中华魂,光辉史册万万年

相关参考

在重开滇缅路之后,中英双方的合作为何又陷入僵局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成立,英日实际上成为敌对国家,英国的对日态度受美国影响而趋向强硬,

蒋介石与史迪威分歧 第一次滇缅路会战失败诱因

缅甸之战以盟国方面的失败而告终,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很多,就中方言,两个主要指挥者史迪威和蒋介石对此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兵东南亚,迅速横扫菲律宾、马来亚、新加

历史人物 史迪威将军简介 第一次滇缅路战役最大责任人是史迪威还是蒋介石 史迪威和蒋介石因何起了矛盾

  中文名:约瑟夫·史迪威  外文名:JosephStilwell  国籍:美国  出生地:佛罗里达州帕拉特卡  出生日期:1883年3月19日  逝世日期:1946年10月12日www.cha138

历史人物 戴安澜简介 戴安澜浴血滇缅的事迹 如何评价戴安澜

  中文名:戴安澜  别名:戴炳阳、衍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无为练溪乡风和戴村  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1942年(壬午年)5月26日  职业

成为唯一幸存女兵的? 刘桂英是如何走出野人山

1941年12月23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方面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华民国远征军。

成为唯一幸存女兵的? 刘桂英是如何走出野人山

1941年12月23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英国方面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华民国远征军。

滇西抗战的历史介绍

滇西抗战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军攻陷缅甸后,立刻把战争魔抓伸进滇西,妄图沿滇缅路长驱直入,进而陷我全滇,威逼重庆。自此,“黑云压城城欲摧”,地处西南极边的保山转眼之间由抗战后方变为最前沿。5月4

历史秘闻 滇西抗战的历史介绍

滇西抗战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军攻陷缅甸后,立刻把战争魔抓伸进滇西,妄图沿滇缅路长驱直入,进而陷我全滇,威逼重庆。自此,“黑云压城城欲摧”,地处西南极边的保山转眼之间由抗战后方变为最前沿。5月4

历史经验 被俘皇帝两次登基之谜

明英宗朱祁镇是宣宗皇帝的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贵妃,姓孙,这位孙贵妃深得宣宗皇帝的喜爱,唯一遗憾是没有得

历史军事 被俘后牺牲在沂蒙山的英雄母亲

抗战英烈陈若克(1919—1941女)。原名陈玉兰,又名陈雪明,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上海。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陈若克烈士简介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