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每次都找一个替罪羊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每次都找一个替罪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每次都找一个替罪羊

  1927年5月,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便打着继续北伐的幌子,大肆争夺地盘,扩充势力。8月, 兵分三路,亲自督师前线,一路猛攻,妄图迅速「吃掉」孙传芳部,结果中了孙传芳的口袋伏兵计,不仅损兵折将,还丢了徐州,只得狼狈逃回南京。谁知后院又起火,内部派系斗争迭起。在桂系和嫡系主将何应钦的逼迫下,8月13日, 被迫离开南京,前往上海,14日在上海发表下野通电,以安抚人心。为了挽回督战失利的影响,堵住众口,蒋介石下令枪毙了第十军军长王天培。>  王天培,侗族,贵州天柱人。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加武昌起义,后入黔军,任贵州军务督办。「四一二」政变后,执意投靠蒋介石,阻止武汉北伐军东下讨蒋,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5月上旬,蒋介石北伐时,率部北上攻打徐州。在付出重大伤亡的情况下,第十军突破敌人的三道防守线,胜利占领了徐州。按蒋介石原来的估计,徐州需要3个月才能攻下,结果第十军仅用了20多天即完成了战役目标。徐州胜利,使王天培骄傲起来,在蒋介石、何应钦、李宗仁等人面前不知顾忌,引起他们不快。由于忘乎所以,王天培部在孙传芳部的反击下,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拾。当时,蒋介石处于被迫准备宣布下野之时,倒蒋各派都对蒋施加压力,而徐州督战失利也成为政敌攻击的口实,气头上的蒋,正想找一个替罪羊来解脱自己,王天培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首脑人物,攀踞国民党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之久,无人可与其比肩。当然,蒋介石的专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残酷的政坛角逐和斗争使其经历了几次沉浮。在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尽管都是一次以进为退的策略行动,但其狭隘自私、睚眦必报的心理,使其在每一次下野前后,都要找替罪羊或发泄积愤或杀鸡儆猴。>  关于王天培被处死的详情众说纷纭,据说王天培到司令部会见蒋介石时,一见面便对蒋发牢骚,说第十军在前方孤军作战,粮饷也不按时发给,第七军在后方安坐不动,敌人反攻过来,也不派一兵一卒支援等等,蒋听后大怒,随即下令拘押王天培,后又解往杭州,于9月2日秘密处决。1928年8月,国民政府明令昭雪,照陆军上将阵亡例给予抚恤。>  复出之路的绊脚石: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邓演达>  1931年12月15日,又是蒋介石深感痛苦的一天。这一天,他不情愿地辞去了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三军司令的职务,连一年前谭延闿病死南京以后由他继任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之职也一并辞掉了。尽管此次下野亦是以退为进之策,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而窃取的要职,都拱手让给对手,蒋介石仍恨得咬牙切齿。下野前,他为再次复出作出了周密安排:在南京组成了中央临时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各要害部门安插了亲信;按照自己的意愿改组了江苏、浙江、江西和甘肃四省政府;建立了「蓝衣社」、「复兴社」等特务组织。其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秘密杀害了他最忌恨害怕的竞争对手:邓演达。>  邓演达,广东惠州人,12岁入黄埔陆军小学,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后,先后任训练部副主任、教育长。邓演达任教育长时,黄埔军校学生已形成左右两派,斗争日益激烈,邓演达因支持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青年军人联合会」,遭到蒋介石的忌恨和打击。1927年,邓演达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四一二」政变后,因受蒋介石的通缉,邓演达被迫寄身国外。1930年5月,邓演达回国,隐居于上海,8月,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成立大会,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惧。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被蒋党特务秘密逮捕。蒋介石深知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军队特别是在黄埔军校毕业生中有着很高的威望,「杀之可惜,纵之可畏」,他曾派人多次劝说邓演达,并许以副总司令的高位,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解散临时委员会,归附南京政权,但都被邓演达一一拒绝了。软硬兼施不行,1931年11月29日,蒋介石密令把邓演达枪杀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冈。>  蒋介石作为国民党首脑人物,攀踞国民党政治舞台近半个世纪之久,无人可与其比肩。当然,蒋介石的专制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残酷的政坛角逐和斗争使其经历了几次沉浮。在蒋介石政治生涯中曾有三次下野。每一次下野,尽管都是一次以进为退的策略行动,但其狭隘自私、睚眦必报的心理,使其在每一次下野前后,都要找替罪羊或发泄积愤或杀鸡儆猴。>  民国大厦土崩瓦解之际的发泄对像: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仪>  三大战役发起后,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蒋介石像热锅上的蚂蚁,一筹莫展。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李宗仁同蒋介石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军政要人公开进行倒蒋活动,美国对蒋介石也失去了兴趣,开始物色新的人选。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1949年1月21日,62岁的蒋介石再次宣布「引退」。下台之后没多久,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陈仪便成了他发泄私愤的对象。>  陈仪是浙江绍兴人,二级陆军少将,随蒋征战多年,深得信任和器重,担任了军界、政界不少要职。1948年7月,陈仪受命出任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时值国共双方激战正浓之际,国民党兵源日渐枯竭,军费开支不断增加。为了刮取民财,蒋经国奉命去上海监督发行「金元券」。为此,专门成立了2000多人的「青年救国团」,逼迫人民用白银、黄金兑换金元券,结果搞得人心惶惶,举国鼎沸,不到3个月,金元券的币值已难以维持。为平民愤,蒋介石下令撤销蒋经国的兑换机构,同时命令蒋经国率「青年救国团」赴杭州待命。这事没过多久,蒋便下野。「青年救国团」在杭州无所事事,这批人本是乌合之众,良莠不齐,在杭州一带横行霸道,居民不堪其扰,陈仪每日收到的控诉书不下数百份。此事已令陈仪十分头痛。这时,蒋经国又为「青年救国团」来向陈仪要给养。本来省政府的经费有一定的预算,何况「青年救国团」又非正式武装,这突如其来数千人的给养,一时不易筹措。据说,陈仪曾对蒋经国沉痛地说,我们既救国乏术,也不应尽情蹂躏自己的桑梓,吾人实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说完,从桌上拿起盈尺的控诉书递给蒋经国说,你看里面控告「青年救国团」的罪状,较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蒋经国接过随手翻了一下,一言不发,转头而去。>  蒋经国哪能受得了这般气,有求不成,反而碰了一鼻子灰,怎肯罢休,于是气冲冲地跑到溪口向其父添油加醋地告了一状,说陈仪抨击「青年救国团」是土匪,他自己是土匪的小头目,言外之意,蒋介石便成了大头目了。本来正在下野气头上的蒋介石,一听大发雷霆,立刻打电话给陈仪,把陈仪骂得狗血淋头,陈仪来不及辩解,蒋便把电话挂断了。不久,汤恩伯便奉召以「勾结共党」为由将陈仪拘押,浙江省主席一职由汤部第七十五军军长周磊接替。此事发生之后,身为代总统的李宗仁竟一无所知,直到报刊披露才知道。不久,陈仪被押解至台。蒋介石组织特别法庭,以「勾结共党,阴谋叛乱」的罪名,于1950年6月18日,秘密处死了陈仪。>  纵观蒋介石称雄国民党政治舞台的几十年,凡是得罪了他的人,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无论是嫡系还是非嫡系,均无好下场。出于公心的,像张学良、杨虎城,为了民族大义而毅然「兵谏」,其结果,一个惨遭杀害,一个终身为囚。出于私心的,像韩复矩、刘湘等地方实力派,企图独树一帜,同蒋分庭抗礼,最后,一个被枪毙,一个遭暗算。吴国桢、孙立人算是文臣武将中的嫡系,只因出言不逊、态度傲慢,于是,一个流亡岛外,一个囚禁岛内。同蒋介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李宗仁,在晚年不无感慨地说:「蒋先生是个多疑而睚眦必报的人,心腹股肱转眼之间就成仇人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千古好男人,这两位皇帝好的浑身上下都找不到污点

大家都知道人无完人是我国很古老的一句话了,而且经过时间的验证这句话绝对是对的,但是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全面因为有这么一个职业,他们是有可能做到完美的,那就是皇帝。有些人可能会说皇帝犯错不是更可怕嘛?>>

此人是孙权的 ”马前卒”,单挑东吴官场,却不幸沦为 ”替罪羊”

公元224年,东吴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案,负责朝廷人事的选曹尚书暨艳和选曹郞徐彪被孙权逼迫自杀,前任选曹尚书、引荐暨艳的太子太傅张温也被罢职为民。选曹尚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顾名思义,就是铨选官吏

历史人物 他堪称第一“混蛋”皇帝,死后埋在这里,谁都找不到他的陵墓

翻开帝王的历史典籍,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堪称混蛋的皇帝很多,比如隋炀帝,殷纣王,元顺帝等等。但在历史上,还有一个17岁就被杀死的“超级混蛋”小皇帝,他的名字就叫刘子业。>>刘子业是南北朝时宋朝的第五

历史人物 他堪称第一“混蛋”皇帝,死后埋在这里,谁都找不到他的陵墓

翻开帝王的历史典籍,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堪称混蛋的皇帝很多,比如隋炀帝,殷纣王,元顺帝等等。但在历史上,还有一个17岁就被杀死的“超级混蛋”小皇帝,他的名字就叫刘子业。>>刘子业是南北朝时宋朝的第五

生前背黑锅,死后被拖尸

常说时世造英雄,其实时世也造替罪羊的!个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冤的替罪羊当数李鸿章。大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大清实际权力的老太后,这是从所有权方面来讲的。当然,没有所有权的人,也不是没有卖国的念

替罪羊是什么意思?替罪羊的来源典故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

历史上的沈珍珠为何失踪多年?皇帝都找不到她

一部《大唐荣耀》带我们认识了广平王和沈珍珠,或许是为了迎合历史结局,大结局的时候,沈珍珠却油尽灯枯,不得已离开皇宫,选择独自死亡。而历史上的沈珍珠,却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就失踪,尽管登基为帝的李豫。寻找她

俗语中为什么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

俗语中为什么是替罪羊,而不是替罪狗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

清朝皇陵屡屡被盗,明朝皇陵无人问津,这个朝代找都找不到

皇陵,皇帝或皇室成员的陵墓。由于墓主人身份特殊,厚葬之风长盛不衰,几乎每座皇陵都是不折不扣的「”国家宝藏”,总会引得人们觊觎的目光。正因于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很多盗掘皇陵的行为。盗墓分子盗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