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做人不是一味低调,也不是一味张扬,而是始终如一的不卑不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 各路诸侯都处于调整期> 天下暂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此时天下的格局为:名义上还是东汉一个政府, 实际上已是各霸一方。无论局势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归纳法理出头绪:>  东汉政府可以看作三大板块:>  1.北方西部(约四分之一)由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皇帝,号令天下。>  2. 北方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由关东联军的各路诸侯占据。>  3. 南方(占二分之一)的各州郡相对比较安定。>  在关东联军里面,各路诸侯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但仍然可以归纳简化为三个区域:>  1. 北派:以袁绍为中心,>  2. 南派:以袁术为中心,>  3. 中派:夹在中间的兖青徐豫四小州,是袁绍、袁术两股势力的缓冲地带。而豫州基本上已被袁术控制,因此,中派区域是指:兖青徐三州。>  袁绍、袁术都是强势力量,都想进一步扩张,瓜分中部的兖青徐三州,形成南北两大派。>  袁绍怕袁术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术背后的刘表牵制袁术,袁术也怕袁绍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绍背后的公孙瓒牵制袁绍。>  因此,袁绍、袁术都有事做了,在「巩固」与「发展」之间,必然要先选择「巩固」,所以暂时都还没有精力向中派推进扩张。故中部的兖青徐三州暂时得以苟存。>  当时, 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生存在二袁的夹缝之中。不久> 中派的青州地区,又爆发了黄巾起义。地方上有人闹革命> 朝廷应该派兵去镇压> 李傕、郭汜二人派谁去好呢?>  派谁去都会消耗自己的实力>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他们如果以朝廷的名义派关东联军的一路诸侯去,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做,西北集团是不会受到任何损耗的。>  如果指派袁绍或袁术去,也都不合适。首先,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听从调遣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再者,假如他们愿意听从调遣去平乱> 那么,结果一定是:>  1. 派袁绍去,有或胜或败两种结果,如果袁绍胜了,袁绍的势力会更强大,如果袁绍败了,袁术就会失去控制,必然独大。>  2. 派袁术去,变化、结果与袁绍相同。>  3. 如果派袁绍与袁术一起去,肯定是胜,但提供了二袁瓜分中部的机会。>  所以,派袁绍或袁术去都不好,如果派 去,会怎样呢?>  1. 原先袁绍袁术 先后逃离 ,二袁都封了官,但曹操没有,他是前期的最大不公平者,如果重用他,比用其他任何人都要经济划算。>  2. 如果曹操失败了,与西北集团关系不大。>  3. 如果曹操壮大了,关东联军就会形成三股势力。>  在关东联军实力总合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袁绍一个主帅统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是最大的,如果有袁绍袁术两个主帅分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会小些,如果有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主帅分揽全局,则威胁更小。>  因此,朝廷有意起用曹操,是从西北集团的大局出发的。>  曹操代理中央朝廷前去平乱> 就又从民营的身份变成国营的身份了> 领了圣旨> 发兵青州。>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仗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但优势要偏多一些:>  1. 他以前有过对付黄巾军的经验,>  2. 这次用他,会提高他的积极性,>  3. 他是代理中央朝廷去和青州地方政府共同平乱的> 因此,中央朝廷应该给他兵,如果不给兵,就给钱,如果既不给兵又不给钱,那就自己赚的利润自己得。>  总之,是要给一定的好处的,否则,曹操拿什么去打仗呢?>  战争的结果是:曹操捞足了油水> 把青州的黄巾军收编成自己的「青州兵」,约有三十几万> 朝廷因功加曹操为镇东将军。操自此威名日重。>  曹操上次镇压黄巾的时候,因为兵力充足,所以采用的是灭绝政策。而这一次因为人手较紧,所以采用的是收容政策。因需而变,两次都对极了!>  曹操当时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在各大利益集团相互竞争制衡的环境下,抓住了机会,施展了本事,建立了自己的立足之本。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青州的油水被他捞了> 兖州又被他占著,中三州还有一个徐州,如果徐州也能被他控制住,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股仅次于二袁的新生势力,关东联军就会分成三瓣,尽管还比不上他们,但至少可以与之相争。>  徐州,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相关参考

廖化贯穿整个蜀汉 盘点刘备军中的“黄巾系”

...些人物各有形象,不必多说,且谈谈民间评话中这些黄巾余党的传奇。三国评话里

为什么被罗贯中蔑称为“黄巾贼”? 黄巾起义性质

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每天都在为生存绞尽脑汁。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不在接受现实的奴役,他们决定反抗一切剥削。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冀州

为什么被罗贯中蔑称为“黄巾贼”? 黄巾起义性质

历史上有一群头包着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每天都在为生存绞尽脑汁。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不在接受现实的奴役,他们决定反抗一切剥削。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冀州爆...

历史人物 黄巾起义为何被扣上反动的帽子

  中国历史上有一群头包著黄巾的人,他们是游民、是贫农、是无产者,他们整日饥肠辘辘,每天都在为生存绞尽脑汁。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不在接受现实的奴役,他们决定反抗一切剥削。东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一八四年

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粟裕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粟裕的军事才能出众、战功卓然,但他却是被提拔最慢的一个。比红军时期,粟裕尽管是南昌起义和毛泽东所说的“井冈山的

剿灭黄巾悍将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剿灭黄巾悍将皇甫嵩为何对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剿灭黄巾悍将皇甫嵩为何对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剿灭黄巾悍将皇甫嵩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

剿灭黄巾悍将皇甫嵩为何对国贼董卓束手无策?

皇甫嵩,是汉灵帝时期剿灭黄巾第一人,张角主力被其击溃,然后病死,张梁、张宝都被皇甫嵩擒获斩杀。可这位面对农民起义军能够一往无前的悍将,面对擅自废立,残害公卿的国贼董卓却一再宽容,以至国家蒙难,自己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