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隋朝的奸臣 唐朝的治世宰相

Posted 武德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隋朝的奸臣 唐朝的治世宰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隋朝的奸臣 唐朝的治世宰相

   (568年-627年),名伦,字德彝,以字行,观州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北齐太子太保封隆之之孙。>   出身于渤海封氏,早年曾为杨素幕僚,后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年间,封德彝受到虞世基倚重,使得朝政逐渐败坏。江都之变后,又投靠宇文化及,任内史令。>  宇文化及兵败后,封德彝投降 ,逐渐获得唐高祖的信任,官至中书令,封密国公。他是唐太宗的天策府属官,又暗中维护太子李建成,在二人之间摇摆不定,但唐太宗对此毫不知情。>  唐太宗继位后,封德彝升任尚书右仆射。627年(贞观元年),病逝,追赠司空,谥号明。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得知封德彝阴持两端之事,追夺封赠,改谥为缪。>  追随杨素>  590年(开皇十年),内史令杨素率军征讨江南叛乱,征辟封德彝为行军记室。一次,杨素召见封德彝。封德彝失足落水,被救起后,换了件衣服便去见杨素,丝毫不提落水之事。杨素知道后问他原因,封德彝道:「这是私事,所以没说。」杨素对此非常惊异,后来将自己的堂妹嫁给封德彝。>  593年(开皇十三年),杨素奉旨营建仁寿宫(在今陕西麟游),表奏封德彝为土木监。杨素生性自负,唯独赞赏封德彝,常与他一起讨论政事,终日不觉疲倦,并手抚自己的坐床道:「封郎一定能坐上我这个位子。」他多次向隋文帝举荐封德彝。595年(开皇十五年),封德彝被擢升为内史舍人。>  败坏隋基>  大业年间,内史侍郎虞世基总揽政务,但因能力有限,常有失当之举。封德彝暗中依附虞世基,为他出谋划策,让他谄媚奉承皇帝、扣押违背圣意的奏章,并抑制贤能。从此,虞世基受到的恩宠逐日加深,而 的国政则日渐败坏。>  618年(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让封德彝历数隋炀帝的罪过。隋炀帝对他道:「你是士人,何至到此地步?」封德彝羞惭而退。隋炀帝被弑后,宇文化及立秦王杨浩为帝,任命封德彝为内史令。后来,封德彝随宇文化及逃往聊城。他见宇文化及兵力日减,便与宇文士及到济北(今山东茌平)运粮,以观望形势。>  投奔唐朝>  619年(武德二年),宇文化及兵败被杀,封德彝遂与宇文士及投降唐朝。唐高祖认为封德彝是 旧臣,谄媚不忠,对他严词斥责,罢官遣返。封德彝又向唐高祖进献秘策,使得高祖大悦,被任命为内史舍人,不久又升任内史侍郎。>  620年(武德三年),封德彝随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王世充,并参谋军事。但是两军相持不下,唐高祖便有意撤军。封德彝奉命回朝,向唐高祖讲述形势:「王世充领土虽多,但相互牵制不听调遣,听命于他的只有洛阳。他已计穷力竭,死在旦夕。现在撤军,敌军势力就会互相紧紧勾连,日后再难铲除。不如趁现在敌军立衰,一举攻破。」唐高祖同意。>  621年(武德四年),李世民平定洛阳,凯旋而归。唐高祖对侍臣道:「朕当初发兵东征,群臣都表示反对。只有秦王请求出征,封伦也赞同。即使是张华为晋武帝策动伐吴,又怎能超过这次东征。」于是封封德彝为平原县公,又让他兼任天策府司马。>  622年(武德五年),突厥入侵太原,又遣使求亲。唐高祖向大臣问计,群臣大都主张求和。封德彝道:「突厥入寇,是轻视我中国,认为我们不敢交战。应该打赢了再言和,才能恩威并施。如果现在不战,日后突厥还会再来。」唐高祖表示同意。>  担任>  623年(武德六年),封德彝兼任检校吏部尚书。>  625年(武德八年),封德彝进封道国公,不久改封密国公,又升任中书令。>  626年(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皇太子,不久继位,是为唐太宗。封德彝升任尚书右仆射。他每次与左仆射萧瑀商议政事,都表示赞同,但到皇帝面前,却说出相反的主张,二人因此不和。>  627年(贞观元年),封德彝在尚书省突然发病,唐太宗亲自前去探视,命人用御辇将他送回家中。不久,封德彝病逝,终年六十岁。唐太宗辍朝三日,追赠司空,赐谥为明。>  死后风波>  封德彝生前深受唐太宗礼遇,并数次向太宗进献效忠之策。同时,他又暗中依附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曾打算废黜李建成,立太宗为太子,因封德彝力谏而止。但这些事非常隐秘,封德彝死后多年,才被唐太宗得知。>  643年(贞观十七年),治书侍御史唐临弹劾封德彝生前的奸诈行为,唐太宗命大臣讨论。民部尚书唐俭道:「封伦生前深受恩宠,而罪过暴露于死后,所任的官职不能全部褫夺,请收回封赠、更改谥号,以为惩戒。」唐太宗遂剥夺封德彝的司空之职,削除所封食邑,改谥号为缪。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卢怀慎死后家无余财

卢怀慎,唐玄宗开元初期著名宰相,相对于姚崇的治世才能而言,世人更看重他那宽阔的心胸和良好得工作、生活作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后,卢怀慎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右御史台中丞

历史人物 唐朝宰相卢怀慎死后家无余财

卢怀慎,唐玄宗开元初期著名宰相,相对于姚崇的治世才能而言,世人更看重他那宽阔的心胸和良好得工作、生活作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后,卢怀慎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右御史台中丞

大汉帝国的治世名臣

公元前169年,是刘恒最宠爱的小儿子刘揖(一名刘胜)担任梁王的第十个年头,按五年一朝的惯例,第二入朝拜见自己的父皇。随行的,还有父亲给他指定的老师贾谊。此时,贾谊从长沙王太傅调任为梁王太傅已经有段时间

唐太宗統治下的治世

幾千個士兵埋伏在玄武門外,此刻...只等待一個人的發令,他們的將領正是唐高祖之子:李世民!這一天對他而言,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拼殺,他挑選了最得力的尉遲敬德等九名大將與他同戰,而他對戰的目標,竟然是自己

大唐最后的治世 帝国最后一抹辉煌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宣宗一朝,原本甚嚣尘上的朋党之争终于渐次消歇,偃旗息鼓了,其原因除了两党的党魁相继离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宗李忱拥有高超的驭臣之术。关于宣宗驾驭百官的心机和手腕,还要从大

历史秘闻 大唐最后的治世 帝国最后一抹辉煌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宣宗一朝,原本甚嚣尘上的朋党之争终于渐次消歇,偃旗息鼓了,其原因除了两党的党魁相继离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宗李忱拥有高超的驭臣之术。关于宣宗驾驭百官的心机和手腕,还要从大

历史人物 曹操的治世能力到底有多强 看看他是怎么对付匈奴就知道了

还不知道:曹操是如何对待匈奴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是针对于曹操最贴合的评价。不过对于曹操此人,很多人只通过《三国演义》看到了他的奸猾,

历史人物 曹操的治世能力到底有多强 看看他是怎么对付匈奴就知道了

还不知道:曹操是如何对待匈奴的读者,下面全榜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是针对于曹操最贴合的评价。不过对于曹操此人,很多人只通过《三国演义》看到了他的奸猾

贞观之治的内容和意义,贞观之治的含义是什么

贞观之治的含义是什么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一、背景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

历史人物 如果没有昏君何来祸乱朝政的奸臣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明君,也有昏庸懦弱治国无策的;有名垂千古的治世之能臣,也有遗臭万年误国害民的佞臣。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实,明君与能臣,与,都是相伴而生的。君主的慧眼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