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史上重臣张之洞一生廉洁死后连丧葬费都不够

Posted 武昌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晚清史上重臣张之洞一生廉洁死后连丧葬费都不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晚清史上重臣张之洞一生廉洁死后连丧葬费都不够

   导读:大凡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对中国近代史有所兴趣和了解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不知道 张南皮的。 (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巖,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谥号文襄,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原籍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故又称张南皮, 四大名臣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清流派首领。>   自幼人称「神童」,于咸丰二年(1852)16岁中顺天府第一名「解元」,同治二年(1863)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四川学政、礼部侍郎、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官至太子太保。>  张之洞在其代表作《劝学篇》里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他创办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还创办汉阳兵工厂(湖北枪炮厂),发展军事工业,「汉阳造」步枪在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教育方面,他提出废除科举,兴办新式教育,并亲自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前身)、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前身)、广雅书院(广东广雅中学前身)等。但对维新变法改良,他由最初支持到后来镇压。>  他的事迹还有在湖北建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武昌师范传习所,在四川建尊经书院(四川大学前身),制订「癸卯学制」,兴建湖北省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提议修改大清法律,倡导修筑芦(京)汉铁路、粤汉铁路、江浙铁路、川汉铁路,反对杀袁世凯等;著作还有《輶轩语》、《书目答问》、《张文襄公全集》等。>  像这样一位地位赫赫、成就巨大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大学士,官居一品,相当于今天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华东区第一书记;而且他还生有13个儿子,但一生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办理后事时竟然连丧 费都拿不出,还是靠其亲朋门生筹集的(包括后来的「反清先锋」黄兴、中共元老之一董必武等)。尽管清廷赏银3000两治丧,但仍远不够开销。临终前,他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 ,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40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 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无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其嫡孙女张厚粲追忆祖父亦说,家族以耿直清廉为训,「祖父老家在河北南皮,当时祖父主张兴修铁路,就是不同意把铁路修在老家。掌管铁路修建的官员纷纷把路线往自己老家『引』,而张公却偏偏避开自己的家乡,以明其廉。」>  若拿张之洞与李鸿章相比,其个人操守远在后者之上。张之洞为官清廉,从不索贿受贿,因家中人口多,日子过得很艰难。有时年关实在挺不过去,他就派人典当衣服之类。当年,武昌「维新」等大当铺有一规矩:凡是总督衙门拿皮箱来当,每口箱子都给200两银子,并不开箱验看,只照箱数付给银两。开春后张之洞手头松动一点,必会派人用银两赎回箱子。张之洞的弟子傅岳(字治芗,武昌人,民国时任北京师大教授)曾回忆恩师身后的情形:「张去世后,谥文襄,无遗产,家境不裕。他的门人僚属都知道这种情况,所以致送赙仪都比较厚重,总计亦不过银万余两而不足二万之数。张家所办丧事也就全赖这笔钱,治丧下来所剩无几。」>

相关参考

不爱名利只爱读书 晚清另类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出身普通仕宦家庭。曾祖和祖父都做过知县一类的地方官,他的父亲早年中过科举,后来当过兴义府知府,也是有文化有根基的人家。按说这样官二代是不怎么需要读书的,走走路子就行了,但是张之洞是官少爷的另类。

晚清重臣张之洞轶事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的名声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

不爱名利只爱读书 晚清另类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出身普通仕宦家庭。曾祖和祖父都做过知县一类的地方官,他的父亲早年中过科举,后来当过兴义府知府,也是有文化有根基的人家。按说这样官二代是不怎么需要读书的,走走路子就行了,但是张之洞是官少爷的另类。...

晚清重臣张之洞为什么会举办四次葬礼

导读:不出意外的话,2008年10月4日,停放在河北南皮县烈士陵园一年多的张之洞尸骨,将被安葬到筹建中的墓地。这片墓地,本是张之洞最初安息的地方。99年前晚清重臣张之洞逝世时,绝对不会想到,其尸骨的命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晚清幕府专题四——从幕府制度看晚清重臣张之洞政治贡献与地位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先后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入阁拜相,官至体任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光绪年间南洋张之洞派系与北洋李鸿章派系形成双峰对峙的局面。与传统

曾自掏腰包买诋毁自己的画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的名声

晚清重臣张之洞谈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

张之洞与李鸿章保持着长期的敌对关系,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天下人皆知。张之洞与袁世凯的交道如何?他们若即若离,非敌非友,该利用时彼此利用,该帮衬时互相帮衬,在官场,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两人也未能免俗。张

晚清重臣张之洞的汉阳铁厂的产品质量为什么较差

日前,在陕西略阳县发现了晚清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算起来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网友直呼,汉阳铁厂的钢杠杠的。汉阳铁厂创建于1891年,1894年建成投产,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1908年,汉阳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