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抗倭援朝战大破日军
Posted 日军
篇首语: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抗倭援朝战大破日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抗倭援朝战大破日军
一般人说到抗倭,只是知道戚继光。其实,戚继光是以装备了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朝廷正规军去打一帮日本浪人和海盗。打赢了很正常。在明朝说起抗倭,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继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 。> 很多人都不知道 ,估计和他们的战场有关。戚继光是在江浙闽粤沿海一带抗倭,救助的是中国自己的老百姓。自然,百姓们对挽救自己于水火的戚继光很感激。 是抗倭援朝,跑到朝鲜半岛上去打日本人,就算是吧倭寇杀光了,对于国人,仿佛也没什么贡献。> 李的对手不是流寇,不是浪人,而是经历了日本战国时代血雨腥风洗礼的一大群日本著名将领,比如统帅丰臣秀吉,大将小西行长、加籐清正、岛津义弘等——喜欢信长之野望这款游戏的,想必对这些名字非常熟悉。在统一日本之后,丰臣秀吉率领精锐部队十五万(一说二十万)进攻朝鲜。出征前,丰臣秀吉狂妄宣称,此行将征服中国,占领印度,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大东亚帝国。> 1592年,日军出征。朝鲜这个小国,在内斗方面和中国不相上下。经过两百年的平静,官场军队腐败不堪。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鲜的三大重镇(京城、开城、平壤)以及十八道领土全部丧失。朝鲜国王不得不带领妃嫔和百官到中国避难。日军铁骑游弋在鸭绿江畔。> 这时候,丰臣秀吉派出使者前往明朝,要求明朝承认他们在朝鲜的统治,同时还逼迫菲律宾、琉球等国臣属于日本。经过一番激烈斗争,万历皇帝终于决定任命在宁夏大战中建立赫赫功勋的李 出任东征军大帅,率领四万军队远征朝鲜。>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东征军前锋到达平壤城下。驻守平壤的是日军名将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总计人员一万八千余人。自古以来守城容易攻城难。李如松下令,此战不需割首级计功;副将祖承训麾下数千人换上朝鲜军队服色攻击西南面;李如松亲率大军攻打东南面。> 一开始,日军炮火猛烈,李如松亲自上第一线督战,杀掉逃跑的士兵。所有日军主力被吸引到了东南面。到了约定的时间,祖承训亮出明军服色,全力进攻,西南城门攻破!日军急忙派去援军,李如松乘势猛攻,一鼓作气,占领了平壤外城。>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东征军前锋到达平壤城下。驻守平壤的是日军名将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总计人员一万八千余人。自古以来守城容易攻城难。李如松下令,此战不需割首级计功;副将祖承训麾下数千人换上朝鲜军队服色攻击西南面;李如松亲率大军攻打东南面。> 一开始,日军炮火猛烈,李如松亲自上第一线督战,杀掉逃跑的士兵。所有日军主力被吸引到了东南面。到了约定的时间,祖承训亮出明军服色,全力进攻,西南城门攻破!日军急忙派去援军,李如松乘势猛攻,一鼓作气,占领了平壤外城。> 日军主力还在,困守内城。李如松下令,围住三面,留出南面大道。日军看到本来一心求死,拚死抵抗。此刻看到有活命的机会,军心溃乱。主帅小西行长不得不带着一万六千余人撤退。当时正是农历正月,大同江结冰,日军正踏着冰面逃跑。早已经在附近埋伏的李如松下令进攻,炮火猛轰江面。顿时,江面崩塌,日军或者被炸死,或者被淹死。一战下来,战死万人。> 据日方史料记载: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一万八千七百人,现存六千五百二十人。这个数据和明朝、朝鲜的官方记载基本符合。而明军呢?阵亡七百九十六人!阵亡比例为15:1。如此比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那都是大捷!> 明军在平壤大败日军的消息传开,日军纷纷南逃。李如松出征仅仅一个来月,就收复平壤、开城二都及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大军继续向南开进,兵锋直指王京——汉城。> 不过,日军的主力犹在,损失的部分兵力被迅速补充。> 一月末,明军一支三千人的侦查部队在碧蹄馆遭遇日军(约36000人)。日军全力猛攻,想要一口吃掉这三千人的部队。双方的兵力完全不成正比。不过,被包围的明军是百战之师辽东铁骑,配备了三眼神铳——三眼神铳全长约120厘米,共有三个枪管,枪头突出,全枪由纯铁打造,射击时可以轮流发射,是辽东铁骑的标准装备。发起冲锋时,辽东铁骑即冲入战阵,于战马上发动齐射。3000铁骑摆开阵形,沉着应战。终于在黎明时分等到了李如松的援军。> 不过,因明军分散各地收复失地,李如松只得带领2000骑兵前来救援。李如松故意早早放炮,使日军产生明军主力赶到的错觉。日军仓皇撤退。此战,明军损伤264人,斩杀日军167人。从人数上看仿佛明军战败,其实,双方兵力相差如此悬殊,结果还如此接近,已经是莫大的胜利。> 不过,明军兵力不足依然是个大难题。不过,李如松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并且给了日军致命一击。日军远征朝鲜,把缴获的大量粮食囤积在龙山大仓中。李如松得知这个情报后,就命令弟弟率领700敢死队突袭龙山。一夜之间,龙山十三座粮仓,数十万石粮食被焚毁。消息传开,日军军心大乱。> 不久,丰臣秀吉不得不派出使者和明军谈判,达成停战协议。这一年的五月,日军退到了釜山一带。李如松率领军队进入都城,各地全部收复。明军留下一万人帮忙守城,其余全部撤回。> 李如松的东征军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横扫朝鲜半岛,收服三都,打出了大明铁骑的赫赫威名。因抗倭有功,李如松也被晋封为太子太保。> 万历三大征,李如松指挥了一个半,攻,必克;战,必胜。综观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谙兵法,奇正相辅,一往无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计有枭狐之谋,平壤攻坚战石破天惊,碧蹄馆遭遇战打的气壮山河,龙山奇袭战一剑封喉,明史中称赞到:「将门有将,得无愧乎!」>相关参考
一般人说到抗倭,只是知道戚继光。其实,戚继光是以装备了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朝廷正规军去打一帮日本浪人和海盗。打赢了很正常。在明朝说起抗倭,真正的第一人不是戚继光,也不是俞大猷,而是李如松。很多人都不知道李
秦昭襄王赢稷,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东周,奠定秦国统一战争胜利
赢稷秦国国君,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
抗美援朝武器装备差距: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战的主要对手是美军。美军武器装备是世界上所有军队中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敌我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突出特点。志愿军武器装备与美军相比,就像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然而,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伤亡36万人。目前,据有关
国际性与现代化的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双方爆发内战,美国立即以其驻远东的军队进行干预,并以第7舰队侵入台湾和
肖石忠 齐德学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周恩来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席(1952年7月以后不再主持军委常务,但仍主持指导朝鲜停战谈判),不仅协助毛泽东在恢复国民经济和政治、文化
68年前的今天,1950年10月8日,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决定出兵朝鲜,并将东北边防军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年1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伤亡36万人。目前,据有关机构统计,能查到姓名的志愿军烈士有17万余人。在这些烈士中,有四位志愿军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美双方不但在战场上争个你死我活,而且在经济、外交等其它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斗争,其中,经济领域算是一个要点。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949年3月3日,杜鲁门批准了NSC34/2号文件,
两次抗倭援朝明朝万历年间,日本的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任关白(丞相)的将军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万历十九年(1591年),丰臣秀吉致书朝鲜国王,要求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