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黑锅应该谁来背

Posted 人才

篇首语: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黑锅应该谁来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黑锅应该谁来背

  且看曹操、刘备、孙权用人之比较,题目所提问题自然有答案:>   发现人才的眼力——曹操最高,刘备最弱。曹操用人靠眼睛,他是个实用主义者,发现和甄别人才的办法是实践,只要能为他开疆拓土、守城治民的人,不问出身来路,均予重用。刘备用人靠耳朵,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的,庞统是司马徽推荐的,而且刘备在初期对庞统是不赏识的:「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后来经过鲁肃、诸葛亮说情,「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在短时间内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从万丈深渊刹那间上升到九宵云外,要么是眼睛有问题,不识人,要么是耳朵有问题,耳跟子软,要么两者都有问题。>   培养人才的力度——孙权最强,刘备最弱。孙权先后培养了吕蒙、蒋钦、陆逊等一批堪称国之栋梁的后起之秀。夷陵之战后,有史学家评价:「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识才,但更重要的是之前的育才。相比而言,蜀汉人才最为凋零,后继乏人,以致于「蜀中无大将, 当先锋」的笑话一直流传至今。>   驾驭人才的能力——孙权最强,刘备最弱。孙权对张昭又拉又打,对陆逊的既信任放权,又严格控制,所有文臣武将,均被其玩于股掌之中。孙权御人术的一个例证:「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并不伏也,……因会诸将,大为酣乐,权自行酒到(周)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泰辄记昔战斗处以对,毕,使复服,欢燕极夜。其明日,遣使者授以御盖。于是盛等乃伏。」而刘备由于前文所述执行力不强,对人才的掌控力度自然也较弱:诸葛亮力保蒋琬,刘备也无可奈和;法正力荐许靖,刘备即使看不上,也不得已而重用之;诸葛亮坚持杀刘封,刘备也只能流着泪把自己的义子杀了。>  >   包容人才的胸怀——曹操最强。曹操的文臣武将中,有许多是从敌方阵营里分化瓦解甚至是武力降服来的,对此曹操大都能一视同仁、唯才是用。>   爱护人才的温情——孙权最强。朱然生病,「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史学家孙盛评价: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

相关参考

蜀汉最后的将领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三国中蜀汉是最早灭亡的国家,名将淡出历史舞台,唯有姜维一个在苦苦支撑着三国的军事。有句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今天要来说的人物就是廖化。廖化一早是做的文职工作,给关羽做的主簿,之后关云长败走麦

蜀汉最后的将领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

三国中蜀汉是最早灭亡的国家,名将淡出历史舞台,唯有姜维一个在苦苦支撑着三国的军事。有句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今天要来说的人物就是廖化。廖化一早是做的文职工作,给关羽做的主簿,之后关云长败走麦

蜀汉后期真的是没人才,连廖化都能当先锋吗

有句话说得好「”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蜀汉的灭亡是人才的短缺,连上阵杀敌的将领都没有了,那不亡国才怪。那蜀汉后期真的没人才了吗?先简单跟大家说说廖化是谁?廖化也是关羽的主簿,21

”五胡乱华”的隐患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埋下,黑锅凭什么让西晋来背

前言说到司马家族建立的晋王朝,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完成统一的伟大功绩还是「”五胡乱华”的民族之殇?想必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后者。因为「”五胡乱华”,因为南北大分裂,所以当今的人们提起晋

历史秘闻 ”五胡乱华”的隐患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埋下,黑锅凭什么让西晋来背

前言说到司马家族建立的晋王朝,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完成统一的伟大功绩还是「”五胡乱华”的民族之殇?想必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一定是后者。因为「”五胡乱华”,因为南北大分裂,所以当今的人们提起晋

不斩败将马谡 却杀名将魏延

核心提示:蜀国的力量本来就比较薄弱,从开创基业之初直到最后消亡,一直没能出现曹操那样战将如风谋士如云的辉煌局面,人才匮乏一直困扰着决策层,否则也不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

历史上蜀国前期有很多将军,为什么最后会造成蜀中无大将?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演义对后期蜀汉人才短缺的一种写照,然而,正史之中,蜀汉后期长期以来,也没有多少独当一面,力揽狂澜的名将,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蜀中无大将,在我们普遍认为造成这个原因

三国历史 不斩败将马谡 却杀名将魏延

核心提示:蜀国的力量本来就比较薄弱,从开创基业之初直到最后消亡,一直没能出现曹操那样战将如风谋士如云的辉煌局面,人才匮乏一直困扰着决策层,否则也不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

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在贬低廖化么?廖化能力不输诸葛亮

等到蜀国一个个元老人物都倒下后,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就都暴露无遗了。所以后来有一句话叫“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难道廖化就这么不济么?其实廖化还是非常有才华的,智谋可能不输诸葛亮。而且廖化最后还愿意回

历史人物 廖化的故事 怎么评价廖化

廖化廖化原名廖淳,是关羽的属下,在关羽被东吴斩杀后,诈死回国,之后担任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等重要职务,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他攻破游奕、击杀王赟,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并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