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全能型皇帝唐太宗做的最不厚道的一件事
Posted 王羲之
篇首语:常勤精进,譬如水长流,则能穿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全能型皇帝唐太宗做的最不厚道的一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全能型皇帝唐太宗做的最不厚道的一件事
如何「骗」得《兰亭序》? 李世民是中国 中少有的全能型人物,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下马能安邦定国,兴国利民。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还练得一手好字,书法造诣可与唐朝的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比肩,所以他头上的三顶帽子——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个个都不是虚的。> 不过,金无足赤,一生勤政爱民的李世民也干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其中,他通过欺骗的手段搞来《兰亭序》一事极其不厚道,堪称人生中的一大污点。关于这件事,画圣阎立本还专门做了一幅《萧翼取兰亭图》,现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三五三年)三月三日的即兴之作,说来也巧,这年他正好三十三岁。《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无论是文笔还是书法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是一件集艺术性和视觉性于一体的精品,无怪乎后人评价为「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据说老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也是相当相当的满意,曾经反复重写了好几遍,但总是达不到自己第一次的水平。对此,他本人也不无感叹地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对于这件神仙馈赠的礼物,老王视为传家宝,留给了自己的子孙。> 后来他的七代孙智永出家做了和尚,临死前将《兰亭序》传给自己的弟子辩才。中国人普遍对书画珍品都有独占心理,自己欣赏是可以的,拿出共享是没门的。占有了不行,还要让自己的名字随着这些宝贝流传百世,所以今天我们在看到很多书画古董的时候,总能见到上面盖满了大大小小、有圆有方的戳子。辩才和尚也不例外,他把《兰亭序》看成自己的命根子,为了长久地占有,就在卧室房梁上凿了一个洞,藏入其中。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来独自欣赏一番。>> 唐太宗平定天下后,拿刀的机会少了,拿纸笔的机会就多了。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他尤其崇拜王羲之。当玄奘取经回国后,他特意造了一座大雁塔,想用王羲之的字体刻在塔上,于是想尽各种办法从民间搜集了一千三百余帖老王的真迹。既然是收藏,就一定要收到最好的藏品,找到《兰亭序》就成了唐太宗的终极梦想。皇帝想打听东西自然不是难事,很快他就知道了《兰亭序》的下落。此后,他多次派人去和辩才和尚谈判,每谈一次,价格抬高一次,估计除了江山、老婆,他什么都可以给。> 作为一个出家人,辩才的愿望除了早点成仙,就是多占两天《兰亭序》。对于第一个要求,唐太宗当然满足不了,所以生意终于谈崩了,辩才和尚总是以不知真迹下落为回应手段。唐太宗号称「天可汗」,名声好得要命,对于死不合作的辩才当然不能明抢。明的不行,他就来阴的。他想到了一个人——御史萧翼。这人平时点子多,曾为自己立下不少功劳,做这种事是手到擒来。萧翼也不推辞,和唐太宗要了几幅王羲之的真迹就上路了。> 萧翼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抛砖引玉」,所谓砖,就是他手中的几幅真迹。他化装成一介书生,坐船来到辩才所在的湘潭永欣寺游玩。辩才懂书法,他也懂书法,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话友。> 曾经有一次,辩才和他做抽字赋诗的游戏。辩才抽到了「来」,随口吟道: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把云同落莫,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萧翼则抽到了「招」,毫不示弱地回道:邂逅款良宵,慇勤荷胜招。弥天仪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失群翼,长苦业风飘。> 两人打了个平手。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两人如此投机,很快就从话友升级成了莫逆之交。萧翼经常出入辩才房中,其他小和尚也见怪不怪了。> 眼见时机成熟,萧翼终于亮出了手里的「砖头」。一天,两人聊来聊去就聊到了书法上,萧翼说自己有几幅祖上传下来的王羲之杂帖,不知道是真是假,希望辩才鉴别一下。辩才看了看,得意扬扬地告诉他,真迹是真迹,可惜不是老王 好的作品,我有《兰亭序》,你有吗?看到鱼上钩了,萧翼故意装出不信的样子,说什么此帖历经二百年,说不定是赝品。辩才火了,让他明天来看。> 第二天,萧翼按时赴约,辩才蠢老头子当着他的面从房梁上取下铁匣子,拿出《兰亭序》给萧翼过过眼。萧翼记下了藏帖的位置,趁某天辩才离开的机会,骗看门的小和尚说辩才忘了带净巾,让自己来取,然后混进卧室中,手脚麻利地偷走了老和尚的命根子,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唐太宗手里。皇帝大人龙颜大阅,提升萧翼做了员外郎。对于丢了宝贝的辩才和尚,他装着心胸宽大的样子,赦免了欺君之罪,额外赏赐了绸缎三千匹,稻谷三千石。没了命根子,要一堆钱有什么用?过了一年多,老和尚就气死了。> 虽说手段不厚道,但毕竟得到了自己的心爱之物,唐太宗心中的喜悦早已淹没了愧疚。剩下的生命里,他一直占有着《兰亭序》,死后又下诏带进自己的棺材里。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温韬掘开了唐太宗的昭陵,从此《兰亭序》下落不明。>相关参考
1870年代,梁启超出生在晚清的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危亡与变革的关键时刻,政局变幻,文明冲突。迷茫又寻求变化的时代氛围,造就了思想家梁启超。他在当时的种种思考,至今仍然强有力地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1
武则天宠幸男宠,从登基后一直未绝。她登基的时候已经67岁,之前的大多数时光一直忙于政治斗争,帝位稳固后,武则天终于开始享受“爱情”生活。有历史记录的武则天公开宠幸的第一个男宠,是僧人薛怀义,俗家名叫冯
>《太祖秘史》。> 和网上一些人说的不一样,清太祖和清太宗并不是文盲。> 明末大儒黄道周在《博物典汇》卷20《四夷》一文中写道:> “(努尔哈赤)读书识字,好看、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 按
和网上一些人说的不一样,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并不是文盲。明末大儒黄道周在《博物典汇》卷20《四夷》一文中写道:“(努尔哈赤)读书识字,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按照萨尔浒之战中被俘的朝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是顺治帝,这位老兄一生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政绩,最让人铭记的莫过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此外,他做的最令人惊讶的一件事莫过于在其叔父多尔衮去世之后的
宫女们每天必须做的事,看似普通的一件事,在宫里可是处处得堤防。哪三件事呢?没错,就是吃饭、睡觉、上厕所网络配图不可以吃太饱,吃饱了没关系,但是打嗝了关系就大了,这万一哪天打了个嗝,恰巧被皇上碰见,那可
中国的近代史可谓是黑暗,屈辱的。因为当时请正度的腐败,让中国落后于西方各国,因为当时当时的清政府闭关锁国,导致很多列强都看上了中国的这块肥肉,清政府和这些列强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后来清政府在谩骂
对药王孙思邈做得最对的一件事情,不是治病救人,是毁了这个方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历史上有名的神医,大部分人可能最先想到的会是扁鹊或者华佗,的确,这两人医术超全
历朝历代以来,那些末代皇帝都是任人宰割的阶下囚,所以明朝的皇帝崇祯帝在国破家亡的时候,他先是杀光了自己的后妃和女儿们,之后自己更是在煤山自尽。其实在他自尽之前,崇祯帝还做了一件事儿,而他做的这件事,在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对于这件事情,一直以来都是褒贬不一,虽然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宋朝的文化空前的发达,但同样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格外的弱小。赵匡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