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武术一词也出于此

Posted 武术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武术一词也出于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武术一词也出于此

  因为中学课本曾经有过一篇《冯 》,电视剧《火烧圆明园》中也有冯 的形象,使得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冯 这个抵抗英法联军侵略者的 雄。>  可是,笔者看了《冯婉贞》后不禁生疑:>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 大军节节败退,"京洛骚然",咸丰皇帝都吓得逃到了热河,圆明园被毁,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主权。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小的谢庄,一个小小的冯婉贞,竟然能够以刀剑击败长于火器的敌军,"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使谢庄保全,这确实令人振奋,但是总感觉有些不实际。>  二、谢庄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不是战略要地,二不是掠夺目标,人数并不多的英法联军为什么非要攻打这么一个小村子?>  三、《冯婉贞》说,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可是,地处京郊,仅仅"距圆明园十里","村十里皆平原"的谢庄,却全是猎户,这一带有那么多猎物可打吗?>  其实,冯婉贞只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中学语文课本提示说:"本文记叙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北京圆明园附近谢庄人民反英斗争的故事。"将作者署名徐珂。不但把《冯婉贞》当成了真实的历史,也将作者陆士谔误为徐珂。>  北京的几位历史学家对"冯婉贞"发生了兴趣,从文献和实地两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既没有找到关于冯婉贞的史料记载,在圆明园附近也没有找到一个叫谢庄的村庄。>  其实,《冯婉贞》是一篇短篇武侠小说。>  "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冯婉贞一出场就是个年轻、美貌女子,然后是写其勇武,多智,这是典型的女侠形象。与其他一切武侠小说一样,作者将虚构的人物故事放置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历史背景,《冯婉贞》体现的是中国武侠式的理想主义。>  《冯婉贞》最早刊于1915年3月19日《申报》的《自由谈》栏目,作者是陆士谔。陆士谔一生创作了百余部小说,是清末民初最多产的小说作家。>  陆士谔名守先,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生于青浦(今属上海市)。青年时学医,后来成为上海十大名医之一。1905年27岁的陆士谔到上海行医,第二年出版了《精禽填海记》,此后他一边行医一边以惊人的速度写作小说。1910年创作了《新上海》与《新中国》。《新上海》将清末上海十里洋场种种光怪陆离的"嫖、赌、骗"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而《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时写下的,这部小说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也可以说是科幻小说。书中写道:"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此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捷运。有趣的是为造捷运(电车隧道),还发生不同意见的争执,有说造在地下,有说要造高架。争论到最后,说是造高架行驶噪声太大,且高架铁竖柱影响市容又不方便,最终定下造地下电车隧道。真是奇妙无比。>  陆士谔更著名的是武侠小说。他先后出版过《八大剑侠》、《三剑客》、《红侠》、《黑侠》、《白侠》、《北派剑侠全书》、《南派剑侠全书》、《雍正游侠传》、《新三国侠义传》等多种武侠小说。陆士谔卒于1944年3月,终年66岁。>  短篇武侠小说《冯婉贞》在上海《申报》上刊出时,徐珂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正筹备《清稗类钞》一书,就将这篇小说收入其中。当时武侠小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还没有流传开,徐珂就把它选入"战事类"中。徐珂对原文做了少许修改,并将标题改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中学课本的《冯婉贞》已与陆士谔写的有所不同。>  陆士谔的《冯婉贞》后面有一节:"陆士谔曰:救亡之道,舍武力又有奚策?谢庄一区区小村落,婉贞一纤纤弱女子,投袂奋起,而抗欧洲两大雄狮,竟得无恙,矧什百于谢庄,什百于婉贞乎?呜乎!可以兴矣!"(引自《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学课本及其他许多选本都将这段关键的议论删除。正是通过这段议论,作者充满激情地呼吁中国人民起来以武力反抗外强侵略,主张以强抗争,也指出了中国当时蒙受屈辱的症结。>  与后来的"大侠"金庸不同,陆士谔自幼就非常喜爱武术,是个真正的习武之人,《冯婉贞》也体现了他的武术情结。>  著名掌故作家郑逸梅在《掌故小札》中记:"刘季平夫人陆灵素,为清浦名医陆士谔之女弟,爽朗有丈夫气。">  中国民主革命家、"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因反清被捕,困死狱中。陆士谔的妹夫刘季平挺身而出葬邹容烈士于华泾,因此被世人称"义士刘三",名闻海内。陆士谔的妹妹陆灵素更是"爽朗有丈夫气",一副女侠气概。从"冯婉贞"这个 雄身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陆士谔妹妹陆灵素的影子。>  《冯婉贞》一文面世后,人们争相阅读,激发出爱国热情。人们希望这个人是真的,不愿意说她是个艺术形象。>  不得不说的是,《冯婉贞》一文还是中国"武术"的"诞生地"。>  《冯婉贞》中有"冯有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而自幼好武术"。>  很早就有"武术"一词。《文选》中南朝宋颜延年的《皇太子释奠会诗》就有:"偃闭武术,阐扬文令。"但是,这里的"武术"意思是军事,并不是现在的武术,古代称武术叫武艺,一直到《冯婉贞》,武术才是现在的意思,从此,武术的意思才固定下来。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两个桃子“忽悠”死三人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然而,中国古代载入史册的十个最猛大忽悠,他们确实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特忽悠术。>当今,“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

历史人物 民族英雄还是亡国奸臣

  自从赵本山的小品「大忽悠系列」火爆银屏之后,「忽悠」一词也随之大行其道。「忽悠」是北方俗语,特别是在东北很流行,意思就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叫人上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悠」有胡说、谣传、设

形容女子美态 “石榴裙”出于南朝梁元帝诗词

“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形容男人拜倒在女人脚下不能自拔。那么,石榴裙是什么裙?男人何以“拜倒在石榴裙下”呢。“石榴裙”本是古代女子所穿的绣石榴花的大红裙子,一说是红艳颜色的长裙。“石榴裙”一词,最早

朝鲜历史 未满十八岁就成婚朝鲜古代怎么进行性教育

世宗十二岁成婚,至于茶山丁若镛则是在十五岁时成婚。从现代角度来看,就大概是小学五年级和国中二年级的年纪。这显示朝鲜时代的民情是在很小的年纪就早早成婚,而「小新郎」一词也源自于此。对小新郎而言,成婚的同

逛逛青楼才叫人生 古人常消遣的十种夜生活

夜生活泛指人类从黄昏到凌晨时段盛行的活动。夜间活动一般被视为相对于日间劳动等正式活动,夜生活一词也常偏向休闲娱乐性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会爱上了夜生活,而夜生活的形式更是层出不穷。一个美好充实的夜

逛逛青楼才叫人生 古人常消遣的十种夜生活

夜生活泛指人类从黄昏到凌晨时段盛行的活动。夜间活动一般被视为相对于日间劳动等正式活动,夜生活一词也常偏向休闲娱乐性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会爱上了夜生活,而夜生活的形式更是层出不穷。一个美好充实的夜

多少人喜欢三国演义的《临江仙》一词

老人常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就是说,读三国,要趁早。也因为此,多少人打小就对三国演义耳熟能详,象妹妹也不例外。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舌战群儒、割须断袍、美女大小乔……经典桥段、人物,

没挡住解放军此战术攻击

原标题:越军的战斗力很强,但根本挡不住解放军88万发炮弹猛轰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越军在北方的作战方针是所谓“一线决胜”。按说中越国力军力差距较大,越军有什么底气玩“一线决胜”呢?不外乎是出于

古人如何断“性骚扰”案

现代人对“性骚扰”一词都熟得很。“性骚扰”一词为现代人所发明,但此类行为却不为现代人所独有,晚清文人陈炽在他的《庸庵笔记》里就有记载。  有一男子在路旁小解,恰好被一妇女撞见。此男子非但不回避,反而大

此女子临去世前做出一个选择,开创一个先河,令子孙后代蒙羞

公主是一类特殊人群,这类人群出身高贵,多数是皇帝的女儿,也有特殊的比如隋朝的义成公主是皇帝的侄女,为了和突厥和亲,特地封的公主。大多数公主一词都是形容皇帝的女儿。不论是宋朝以前,还是理学盛行的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