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让未受封者不谋反

Posted 刘邦

篇首语: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如何让未受封者不谋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如何让未受封者不谋反

   导读:公元前201年, 击败项羽,统一天下,一口气封了二十几个 。接下去,其余的将领日夜争功不止,竟然封不下去了。有一天, 看见那些尚未得到封赏的将领成群结伙地坐在沙地上,神色诡秘,交头接耳。他不禁起了疑心,询问谋臣张良这是怎么回事。张良说:「陛下怎么连这都不知道!他们是在商量谋反啊。」 大惊失色:「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本是平头百姓,就是靠著这帮哥们得了天下。如今,您贵为天子,所封者皆为亲信故人,所诛者皆为平生仇怨。可是,还有许多人没有受封呢。如果真的按照军功封赏,恐怕分尽了天下也不够用。>  这帮哥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担心您因为无地可分而采用追究其先前过失的手段,不得不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唯一的出路当然是谋反。」 惊出了一身冷汗,急忙问:「如何是好?」张良答:「陛下您最恨谁?」「当然是雍齿。他最早背叛了我,又曾多次陷我于窘境,我早就想杀他了!」「那就尽快封雍齿为侯吧。」刘邦虽然一身无赖气,但大事不糊涂。于是,即刻置酒,封雍齿为什邡肃侯,食邑2500户,位次居57。汉高祖最恨雍齿,并非没有道理。雍齿出身豪强,与刘邦是同乡,都是沛(今江苏沛县东)。秦二世二年,雍齿跟随刘邦造反,曾被委以重任,据守后方基地丰乡(沛县西)。当时,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四处扩张。当刘邦率军向前挺进时,雍齿居然被魏国策反。刘邦只得回师丰乡,雍齿兵败,逃至魏国。可巧,魏国随即被秦军击败,魏王自杀,雍齿只好又跑到赵国,投奔赵将张耳。此后,赵国被秦军围攻,多亏项羽统帅的楚军援救才得以苟延残喘,雍齿见楚军势大,又改换门庭,投靠项羽。此后,项羽与刘邦的联军作战不利,雍齿再次归顺刘邦。>  对于雍齿这类反复无常之辈,刘邦心中非常怨恨,但为了瓦解敌方阵营,况且又是用人之际,故忍了下来。没想到,后来竟然不得不对他先行赏赐。《史记》记载,那些未及时得到赏赐而心中胡思乱想的将领们,听到雍齿受封这个消息,心情都十分高兴:「雍齿都得到封侯,我们的爵位当然不会有问题啦。」一次危机就这样得以化解。张良很机敏,但刘邦未必大度,这是一种精心的算计,他只不过是认为雍齿不足为患,不妨放他一马。雍齿做了十二年什邡肃侯,死后葬什邡旧治西郊。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其后人触犯刑律,爵位继承权被剥夺。前后共89年。>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必修一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m

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

1.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

分封制的意思是什么

分封制,也称为封建制,也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在商朝就已施行,当时也分封过一些侯伯,西周则是在原有基础上发展而形成为分封制度。周王每分封一个诸侯国,都要发给受封者文告,叫做册命。这个文告说明在分封区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一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m

历史人物 成妃的生平简介

成妃(?-1740年)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司库卓奇之女,康熙帝妃嫔之一。戴佳氏入宫时间不详,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淳亲王胤佑。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成妃(此前无位号),是同时受封者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一

可以当免死金牌吗? 清朝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

...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封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因军功受封,叫军功封;一种是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称恩封。乾隆时曾规定:以军功得封者,无论王、贝勒均世袭罔替,即世代袭本爵,永不降封;恩封王、贝勒等爵,均每世递...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

历史人物 历史上没做皇帝的皇储有哪些

  皇储是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皇太子是中国正式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下面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生前因被杀、被废、病死而没有登基为

为将者不识兵要地理,便称名将也枉然

刘邦和韩信军事水平到底谁高?经过上次的文章发现,要让读者理解,必须从头开始讲,要搞清一个基本问题。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以前用过的标题:为将者不识兵要地理,便称名将也枉然。要对战争行动有深刻理解,第一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