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北周史上若是何人在杨坚篡位绝无可能

Posted 北齐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北周史上若是何人在杨坚篡位绝无可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北周史上若是何人在杨坚篡位绝无可能

  578年6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在北征突厥的行军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时年36岁。不久后他的长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北周宣帝。宇文赟在位期间胡作非为,迫害忠臣良将,在位仅仅两年就一命呜呼。此后他的岳父 于581年废黜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建隋称帝。589年 在巩固政权之后,派兵伐陈,统一中国。后人常常说 夺得皇位容易,取得天下也是在北周的基础上实现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杨坚之所以能轻而易举的代周自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周皇室的内耗,给了他可乘之机,特别是一个人的死。他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北周宣帝杀死,可谓自毁长城。他就是北周皇室名将宇文宪。>  宇文宪,字毗贺突,生于545年,祖籍代郡武川镇人。宇文宪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五子,母亲是柔然人达步干氏。宇文宪性格通达机敏,有气量,少年时与四哥宇文邕一起学习《诗经》、《春秋》,都能综合要点,得其旨意。一次宇文泰赏赐给儿子们良马,让他们自己选择。唯独宇文宪选了一匹杂色马。宇文泰询问时,他答道:「这匹马颜色特殊,可能出类拔萃。如果从军作战,马伕容易辨认。」宇文泰高兴地说:「此儿智识不凡,当成重器。」后来西魏平定蜀地,宇文泰鉴于蜀地的地理形势,不想让武将驻守,于是便询问诸子谁愿意去镇守,兄弟们还没来得及回答,宇文宪自告奋勇。宇文泰故意说:」刺史当抚众治民,非尔所及。以年授者,当归尔兄。」宇文宪回答:」才用有殊,不关大小。试而无效,甘受面欺。」宇文泰听后非常高兴。宇文宪16岁那年,被任命为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别看他年纪小,但他「善于抚绥,留心政术,辞讼辐凑,听受不疲」。蜀人十分怀念他,为其立碑颂德。>  后来宇文宪被征召回京,担任雍州牧。宇文护东伐北齐时,以尉迟迥为先锋,包围洛阳城。宇文宪与达奚武、王雄等人屯兵邙山。当时北齐兵数万人,突然从北周军后面杀出,各军惊恐,纷纷溃散。只有宇文宪与王雄、达奚武率兵抵挡。激战中王雄被杀死,三军震恐。宇文宪亲自督率激励,军心才安定下来。当时宇文护执掌大权,对这位堂弟十分欣赏,赏罚之事,都让他参与。569年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前来侵犯,强盗杀死孔城防主能奔达,据城响应齐军。宇文护命令宇文宪与柱国李穆率兵从宜阳出发,修筑崇德等五城,切断齐军运粮通道。此后北齐将领斛律光率军四万,在洛水以南筑起营垒。570年宇文宪渡过洛水进攻北齐军,北齐名将斛律光逃走。宇文宪一直追到安业,多次交战后才回来。>  后来宇文宪被征召回京,担任雍州牧。宇文护东伐北齐时,以尉迟迥为先锋,包围洛阳城。宇文宪与达奚武、王雄等人屯兵邙山。当时北齐兵数万人,突然从北周军后面杀出,各军惊恐,纷纷溃散。只有宇文宪与王雄、达奚武率兵抵挡。激战中王雄被杀死,三军震恐。宇文宪亲自督率激励,军心才安定下来。当时宇文护执掌大权,对这位堂弟十分欣赏,赏罚之事,都让他参与。569年北齐将领独孤永业前来侵犯,强盗杀死孔城防主能奔达,据城响应齐军。宇文护命令宇文宪与柱国李穆率兵从宜阳出发,修筑崇德等五城,切断齐军运粮通道。此后北齐将领斛律光率军四万,在洛水以南筑起营垒。570年宇文宪渡过洛水进攻北齐军,北齐名将斛律光逃走。宇文宪一直追到安业,多次交战后才回来。>  此后斛律光率大军在汾水北岸修城,向西直到龙门。宇文护采纳宇文宪的建议,派他出兵。571年宇文宪率兵二万,从龙门出发。北齐将领王康德得到消息后,连夜率军逃跑。宇文宪于是向西返回,掘开汾水,使河水向南淹没齐军营垒,然后率军重新进入北齐境内。齐人以为宇文宪难以深入,就放松了戒备。宇文宪趁机渡过黄河,进攻伏龙等四城,两天内全部占领。又攻克张壁,缴获其军用物资,将城垒平掉。当时斛律光远在华谷,无法救援。就在宇文宪围攻汾州之时,北齐的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引兵救援,宇文宪命将士严阵以待。交战中北周大将韩欢被齐人偷袭,部属奔逃,宇文宪亲自督战,才将齐军击退,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各自收兵。>  572年北周武帝诛杀了权臣宇文护,宇文宪免冠请罪,宇文邕对他说:「汝亲则同气,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烦致谢。」并任命他为大冢宰。但由于宇文宪因为他威名太大,宇文邕始终放心不下,虽然遥授冢宰之职,但实际上夺去了他的权力。此后宇文邕又召见宇文宪的侍读裴文举,让他劝说宇文宪,「卿宜规以正道,劝以义方,辑睦我君臣,协和我骨肉,无令兄弟自致嫌疑。」>  575年武帝准备东征北齐,他最初只同内史王谊商议此事,其他人都不知道。后来认为诸弟的才能谋略,没有超过宇文宪的,才告诉他,宇文宪当即赞同东征,并拿出家财助军。此后的灭齐之战,宇文宪屡立战功。577年宇文宪率大军攻破邺城,彻底平定北齐。宇文宪素来善于计谋,多有策略,尤其擅长安抚、驾驭部属,他知人善任,每次冲锋陷阵都身先士卒,部下心悦诚服,都肯为他效死力。北齐人早就听说他的威名声望,都害怕他的勇敢谋略。而起宇文宪行军,长驱敌境,「刍牧不扰,军无私焉」。随着北齐的灭亡,他的声望日隆,为了避免宇文邕的猜忌,他开始考虑隐退。>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北周武帝想亲征北蕃,宇文宪辞以疾病。不料宇文邕生气的说道:「汝若惮行,谁为吾使?」无奈之下,宇文宪只得说:「臣陪奉鸾舆,诚为本愿,但身婴疹疾,不堪领兵。」 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北周武帝的大军才出发,他就无法继续统一天下的步伐了,578年6月北周武帝宇文邕病死。新皇帝宇文赟认为叔父宇文宪辈分高、名望大,对他十分忌恨害怕。北周武帝还未安葬,他就派人监视诸王动静。北周武帝被安葬后,宇文赟决定下手了。6月28日他一面派人到宇文宪宅第等候宇文宪,趁机告发他另有图谋。另一方面派人征求他的建议,准备任命他为太师。>  面对皇帝的使者,宇文宪说道:「臣才轻位重,满盈是惧。三师之任,非所敢当。且太祖勋臣,宜膺此举。若专用臣兄弟,恐乖物议。」使者走后不久,皇帝的命令又来了,「诏王晚共诸王俱至殿门」。宇文宪入宫后,一个人被领进宫殿,宣帝预先埋伏下壮士,宇文宪一到,立即被抓住。面对皇帝的使者,宇文宪目光如炬,与他对质。最后他说道:「我位重属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宁复图存。但以老母在堂,恐留兹恨耳。」宇文宪随后把笏板仍在地下,被人缢杀,时年34岁。北周宣帝害怕自己的叔叔篡位,将其杀死,可谓自毁长城,短短三年后,外戚杨坚夺取皇位,将北周皇室的宇文家族诛杀殆尽。假设宇文宪在,历史可能完全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形。宇文宪虽死,但他声名不灭,唐宋年间,他被供入武庙之中,成为72名将之一。>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一代奇女子辅佐老公报舅家大仇

公元581年,北周大丞相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禅让,新建大隋,是为隋文帝。这类权臣谋朝篡位并不鲜见,历史上多得很。只是在杨坚与追随者们欢呼雀跃的同时,宇文家族以及忠君人等个个悲伤。北周上柱国窦毅即是其中之一

资治通鉴 杨坚如何篡的北周?杨坚是怎么篡位的?

杨坚篡周周杨后[1]性柔婉,不妒忌,四皇后[2]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天元昏暴滋甚[3],喜怒乖度[4],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5],天元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6],后母独孤氏

历史人物 北周宇文氏为何迅速灭亡? 为何杨坚篡位屠杀宇文皇族?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杨坚也遇到部分关陇贵族的反对只是被杨坚镇压,杨坚将大部分的关陇贵族集结到自己身边;>其次宇文家本身威望不足,后期同其他王朝一样,暴虐腐化,宗族互相残害,另宇文家暴虐失去关陇贵

李渊反隋前真没野心

李渊,出生于北周贵族之家。其姨母独孤伽罗乃是魏国公之女,此后嫁与杨坚,在其人生的很多重大转折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可以说,若没有独孤伽罗,杨坚绝不可能平天下。因此在杨坚称帝后,他愈发的深爱独孤伽罗

北周金乡之战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率军在金乡(今属山东)地区伏歼降迥将领席毗罗军的作战。  于仲文率军8000人,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大败尉

晋朝历史 隋文帝杨坚是怎样抵抗和防御突厥势力的

  在对外关系方面,首先是对付北面的突厥。突厥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后来向东迁移,活动在蒙古草原一带。早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变常骚扰内地。在执政北周时,和突厥和亲,尽力搞好双方关系。但在杨坚建立之后

北周山寨“鸿门宴”

???北周宣帝在位不满两年即驾崩,其岳丈杨坚以丞相和外戚的身份攫取内外大权,控制局面,隐隐然有篡位之局。???在此情况下,不甘心任人宰割的五王(宇文泰的五个兄弟)决定铤而走险,邀请杨坚赴宴,准备伺机将

南北朝历史 北周金乡之战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率军在金乡(今属山东)地区伏歼降迥将领席毗罗军的作战。  于仲文率军8000人,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大败尉

隋朝历史 北周武帝宇文邕和杨坚的关系如何

宇文邕和杨坚的关系宇文邕字祢罗突,为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的第三位皇帝北周武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史上第二位统一了严重分裂的中国的皇帝。杨坚画像乍看之下这二人似乎并无关系,然而值得说道的是,杨坚的隋

历史人物 隋朝开国功臣,为什么却帮杨广篡位害死隋文帝

对于隋文帝杨坚,有人说他是乱臣贼子,直接篡夺了北周的皇位,拿了北周的遗产来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开国最容易的皇帝,不过就算隋文帝真的是篡夺北周皇位建立了隋朝,也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中国最伟大皇帝之一,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