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所谓女中尧舜的隆裕太后
Posted 诏书
篇首语: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所谓女中尧舜的隆裕太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所谓女中尧舜的隆裕太后
导读:1913年2月22日凌晨, 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上的母亲。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祭奠当天,袁世凯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对 的病逝表示哀悼。副总统黎元洪更是在唁电中称赞隆裕「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民国政府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著「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在过去史家的描述中,隆裕往往是作为「昏庸而愚蠢的妒妇」而被提起的。《清史稿·后妃传》,对于隆裕太后只有短短167字的记载,简单叙述其身份:慈禧的侄女,光绪的皇后,溥仪的皇额娘,下了宣统退位诏书。真实的隆裕,面目模糊,但,一个「昏庸而愚蠢的妒妇」,在清王朝丧失政权之后,为何还能获此哀荣?> 1912年2月12日,大清王朝正是以隆裕皇后颁布的一纸退位诏书宣告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纸诏书,委婉而生动地道出大清朝的「有疾而终」: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颁布退位诏书,让隆裕皇后成为大时代中的点睛之笔,也让她获得了死后哀荣。如果说1911年的焦点人物是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么,一纸诏书,让隆裕太后成为了1912年最受关注的人物。那一场极为隆重的葬礼,与其说是隆裕的哀荣,倒不如说是袁世凯的需要,袁世凯需要向世人和还具备实力的前清旧臣展示,他的地位来自大清的赐予,对于大清,他不忘旧情。隆裕「被需要」了。终其一生,隆裕都是一个被安排的符号式的人物。除了退诏这一历史事件,包围着隆裕的,多是一些野史的传说。「妒妇」源于她与珍妃的后宫争斗传闻,「昏庸而愚蠢」则是因为,大清在她手上亡了。> 而那一场隆重的葬礼背后,更多的是辛酸。隆裕死时,身边只有溥仪、总统袁世凯、内务府大臣世续和两三个宫女。隆裕死前对世续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又对溥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对于袁世凯,隆裕无话可说。>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为何隆裕太后成了紫禁城中自慈禧之下地位最为尊贵的女人
隆裕太后和慈禧的关系>>大清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讳静芬,即后来的隆裕太后,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亦为光绪帝的表姐和皇后,光绪十四年,出身满洲镶黄旗的隆裕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成婚,成为紫禁城中自慈禧之下
一提到伟大的太后,似乎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孝庄。这大约是受清宫戏的影响太深的缘故。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孝庄,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太后,优秀的也不乏其人,难道就只有一个满清的孝庄最伟大?除了她
《清史稿》中,对太后的记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德宗(即光绪皇帝)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
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什么关系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上下级关系。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
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什么关系袁世凯与隆裕皇太后是上下级关系。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即将终结的大清王朝事
宋朝人物中文名:高滔滔国籍:北宋民族:汉族出生地: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出生日期:1032年逝世日期:1093年职业:皇后高滔滔人物介绍北宋宣仁皇太后高氏(1032年—1093年),小名滔滔,宋英
提起历代皇室的女强人,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其实还有一个治政比这两人更强的宋英宗高皇后。她是声名显赫的高琼的孙女。她的母亲是仁宗曹皇后的同胞姐姐。高皇后自幼在宫中陪伴曹皇后。当时,英宗赵曙还是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诚孝张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尧舜”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典范,作为一个女人,诚孝张皇后获得“女中尧舜”的称号。>600年前的这位传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干
1912年的时候,发生一件重大的事情,清朝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下诏宣布勋位;大清的江山彻底的断送,再也没有清朝了。 这位断送了清朝江山的隆裕太后,有些人说她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她陷害光绪的宠妃,
随后,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的倡议下,民国政府在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所有外露的梁柱均用白布包裹。殿堂内摆满了挽联、花圈。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