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一生只写了一首词的清代大文豪
Posted 文学家
篇首语: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面最为廉价的方法,没有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一生只写了一首词的清代大文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一生只写了一首词的清代大文豪
在中国古代,吟诗作词是文学家的一大爱好和雅趣,殊不知,历史上却有一位只对诗歌有着极其兴趣的文人,一生写作无数,但却不爱好写词,留下了其人生中唯一的一首词。这个人就是 著名的大文学家 。> 一生勤于读书写作,且有所造诣,受到当时人们的肯定。 的文章个人风格很浓厚,所以与纪晓岚并称为「南袁北纪」。> 袁枚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写作,他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小苍山房集》,一共80卷,此外还有24卷的《子不语》,16卷的《随园诗话》和10卷的《补遗》等。其中,袁枚共创作诗词4000多首,但仅有一首是词,其余全部是诗。这在文坛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闻。> 袁枚不写词的原因,是因为他主张「性灵说」。袁枚认为人应该是无拘无束的,不应该受到各种限制,写作这件事亦如此。而诗词这种文学体裁,袁枚认为束缚了人的思想,尤其是词,需要严格按照规则来写,所以袁枚从不写词。> 袁枚唯一的一首词是在他33岁那年所作,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袁枚是南京江宁县的一名县令,他买下当地著名的「随园」,想长期居住于此,远离官场。> 一日,袁枚的朋友李宗典寄来一封书信,信中写道,李宗典的府上有一位相貌出众的女子,姓王,假如袁枚喜爱这名女子,李宗典可将她大方相赠,促成袁枚与这名女子的好事。袁枚看完信,有一些动心。> 没过几天,袁枚打点好行装,来到了李宗典所在的扬州。在扬州的一处观音庵里,袁枚见到了姓王的女子。这名女子如李宗典所说,长得十分貌美,面色红润,言谈有礼,并且当袁枚打量她时,她没有露出一丝羞涩。> 唯一让袁枚感觉有点不满意的是,姓王的女子皮肤不够白皙,所以袁枚陷入了犹豫之中,迟迟没有决定是否要娶这名女子。后来袁枚坐船,来到了苏州,想在苏州的这段时间里,思考一下这件事。> 最后,袁枚拿定了主意,还是要娶这名姓王的女子。可是当他命人到扬州去请这名女子时,下人回来后,告知袁枚姓王的女子已经嫁给了一名江东的小吏。> 听到这个消息,袁枚顿时后悔不已,若不是自己思量了太久,这位女子早已成为自己的人了。悔恨交加的袁枚,难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之情,因此写下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一首词:《满江红》。这首词是这样写的:> 我负卿卿,撑船去、晓风残雪。曾记得,庵门初启,婵娟方出。玉手自翻红翠袖。粉香听摸风前颊。问妲娥何事不娇羞?情难说。> 既已别,还相忆。重访旧,杳无迹。说庐阳小吏公然折得。珠落掌中偏不取,花看人采方知惜。笑平生双眼太孤高,嗟何益!> 奈何袁枚的词写得再情深意切,都不可能将时间逆转,娶回那名姓王的女子。这个故事和这名女子虽然当时对袁枚触动很大,却只是袁枚一生中简短的插曲。袁枚依然信奉「性灵说」,依然坚持不写词,大文学家的个性鲜活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相关参考
是诗人、散文家。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字子才,人如其字,袁枚是位不折不扣的大,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
公元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其父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年少时就器宇轩昂,仪表非凡,《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公元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其父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年少时就器宇轩昂,仪表非凡,《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咱们在说起古代才子的时候,总会觉得他们洒脱、豪放、反观那些被大家记住的才女们,似乎一个个都是婉约型的。那咱们今天要来看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才女,她其实是一位寡妇,在史料的记载中,并没有关于她的姓名的
咱们在说起古代才子的时候,总会觉得他们洒脱、豪放、反观那些被大家记住的才女们,似乎一个个都是婉约型的。那咱们今天要来看的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才女,她其实是一位寡妇,在史料的记载中,并没有关于她的姓名的
核心提示:少年粟裕的跑步,也为日后井冈山、浙南漫山野的游击乃至前半生的南征北战,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和飞毛腿。后来,他在红军里填写党员登记表“有何特长”一栏时,惜墨如金地只写了三个字:“跑长路。”粟裕资料
我们都知道:乾隆是历史上非常喜欢作诗的一个皇帝,他一生作了4万多首诗,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可是,他所作的诗没有一首是脍炙人口的,这着实让人有些费解。而痞子皇帝刘邦书没有读多少,一生也只写了2首诗,却凭借
核心提示:少年粟裕的跑步,也为日后井冈山、浙南漫山野的游击乃至前半生的南征北战,练就了一双铁脚板和飞毛腿。后来,他在红军里填写党员登记表“有何特长”一栏时,惜墨如金地只写了三个字:“跑长路。”粟裕资料
在军事信息传递中,军事密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是加密的信息,即使截获,破译不出也一样没有作用。>>中国最早的军事密码可以上推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姜子牙发明的“阴符”。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
此人一生写了50首诗,只有这一首名流千古,小学生都能倒背如流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只有掌握一项过硬的本领,就可以混的很不错,古往今来皆是如此。古代的一些武功高手,仅靠独门绝技,足以独步武林,那些文人墨客,想破脑袋想写出惊艳四座的文章。唐朝的一位诗人,一生写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