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北征蒙古之路

Posted 将军

篇首语: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北征蒙古之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北征蒙古之路

   导读: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 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 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 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  明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日,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 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等先期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诸将受命而行。>  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攻克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西。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在定西北),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初一日,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关以后,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于白海骆驼山,再败元平章上都罕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五月二十一日,进逼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辖境),大败元军,缴获甚众。李文忠在回师途中还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降其兵民3.69万余人。至红罗山(今辽宁锦州境内)又降其居民6000余人。十月初六日, 命徐达、李文忠等班师回朝。>>  明军此次北征,两路皆获大胜,元朝在近塞的残余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  大明洪武五年(1372年)正月至十一月, 朱元璋对故元的第二次大规模作战。>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第一次北征沙漠,将东北方面之元嗣君爱犹识理达腊和陕甘方面的元将扩廓帖木儿压缩到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以北地区,暂时减轻了明朝北边压力(参见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至明洪武五年初,塞外各地的故元势力,经过年余休养生息,再趋活跃,东自开元(今吉林农安),西至甘肃、宁夏北部以及各塞要地,均为故元势力所控制,且不断南犯。>  明朝君臣对故元的态度出现分歧,朱元璋主防,魏国公徐达主攻。经过讨论权衡,朱元璋接受主攻意见,于明洪武五年正月二十二日,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各率兵5万人,分三路出征。朱元璋的作战方针是:以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趋和林,扬言急趋和林,实则缓慢进军,诱元军出战而歼灭之;李文忠为东路,出居庸关经应昌(今在内蒙古阿巴哈那儿旗辖境)趋和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冯胜为西路,出金兰〔地点不详,疑为金县(今甘肃榆中)、兰州之合称〕趋甘肃,以疑元军,使其不知所向。>>  这一战略部署,以中路为正,东、西两路为奇,奇正并用,三路合击。中路军于二月二十九日进至山西境内,徐达以都督佥事蓝玉为先锋,先出雁门关,败扩廓帖木儿游骑于野马川(即胪朐河,也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三月二十日,蓝玉又败扩廓帖木儿于土剌河(即今土拉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扩廓逃去,与元将贺宗哲联合,在岭北(元朝岭北行省,包括今内蒙古东部、北部、黑龙江一部、蒙古和俄国西伯利亚中部的广大地区,这里具体为何地,不详)一线抵御明军。>  五月初六日,徐达兵至岭北,轻敌冒进,骤然交战,被元军击败,死万余人,被迫敛军守塞。七月十一日,偏将军汤和在断头山(今宁夏宁朔东北约300里处)败绩,指挥同知章存道战死。西路军进至兰州以后,颖川侯傅友德率骁骑5000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今甘肃武威)。进至永昌(今属甘肃),再败元太尉朵儿只巴于忽剌罕口,获辎重牛马甚众。然后与冯胜主力会师,败元兵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斩首4000余级,擒其太尉锁纳儿加、平章管着等人,军威大振。>  六月初三日,逼降元将上都驴,获吏民830余户。师抵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故元守将伯颜帖木儿举城降,继败元军于别笃山口(地址不详),获元平章长加奴等270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头。元岐王朵儿只班遁去。傅友德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西北),又败元军,获金银印、马驼牛羊2万头而还。>  东路军于六月二十九日抵达口温(今内蒙古查干诺尔南),元军闻讯而遁,获牛马辎重无算,经哈剌莽来(今蒙古洪戈尔)至胪朐河。李文忠留部将韩政守辎重,亲率大军轻装急进,在土剌河、阿鲁浑河(即今鄂尔浑河,位于蒙古乌兰巴托西北)一带与元将蛮子哈刺章激战数日,元军败退,获人马以万计,明军亦死伤不少。>  李文忠率师追至称海(今蒙古哈腊乌斯湖南,哈腊湖西),元兵复集拒战,李文忠见元军气势甚锐,乃敛兵据险自固并张疑兵,元军惧有伏兵,不敢逼近,遂引军而去。李文忠班师而还。十月二十四日,西路军冯胜班军回京。十一月,因塞外苦寒,一时难以作战,遂令中路军徐达、东路军李文忠班师。>  此战,主力中路军战败,东路军得失相当,仅西路军获胜,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轻敌冒进。>

相关参考

帝王故事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

帝王故事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

历史人物 大明太祖时期首富沈万三的发家致富之路

  导读:在长江三角洲不少地方,谈及,普通老百姓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传说中的江南首富,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究竟「富」到什么程度?>  周庄水乡的斜阳充满画意。小桥旁边,一

你不是一般人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他11岁被封为燕王,20岁时就藩北平。朱棣雄才大略,“雄武之略,同符高祖”,是所有兄弟中最像父亲朱元璋的。朱棣在北平做燕王时,曾多次参与北方的战事,还两次率师北征,功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結局如何

永樂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來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確定他和徐皇後的百年歸宿地,即選定陵址。經過著名風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擇取了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朱棣見此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結局如何

永樂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來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確定他和徐皇後的百年歸宿地,即選定陵址。經過著名風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擇取了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朱棣見此

历史秘闻 朱棣第一次北征蒙古的結局如何

永樂三年春(1409年),明成祖朱棣來到了北京。此行,他主要做二件大事。第一件是確定他和徐皇後的百年歸宿地,即選定陵址。經過著名風水先生廖均卿的踏勘,朱棣擇取了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朱棣見此

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彻底解决蒙古问题

文/木子君侃史(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消灭蒙古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扩大疆土,而且可以把明太祖的功绩抬到中国的最高点,实现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被国人永世称赞。这不正是一个男人

遇蒙古鐵騎埋伏,朱棣絕地反殺,為何徐達只能撤兵

1372年,朱元璋派三路大軍北征大漠:徐達中路、李文忠東路、馮勝西路,每人帶兵5萬,其中徐達為主力,李文忠、馮勝為輔助。2月,徐達率軍出雁門關後,以藍玉為先鋒,率領數千鐵騎追擊王保保,連戰四場均獲勝;

历史人物 朱元璋都打不下来的蒙古,努尔哈赤为什么只用了几十年

朱元璋都打不下来的蒙古,为啥努尔哈赤只用几十年,就轻松拿下?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太祖朱元璋,这个人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战神。当年朱元璋从一个地痞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