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并非汉贼不两立
Posted 关系
篇首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并非汉贼不两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并非汉贼不两立
导读:史上最微妙的是什么?是人事。封建社会一些王朝集团斗来斗去,最后的战斗成果,都体现在人事上。人事又体现在关系上,要做人事,要从关系上做文章。关系此物,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和 什么关系?当然是汉贼不两立的关系,可是,最近翻阅《全三国文》中的 全集时,却发现一条微妙的文件,是 写给 的便条:「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曹贼给诸葛丞相送古代的口香糖,这表的是哪门子意?这意思有多微妙?透露了三国时代怎样的人事玄机?> 为了给大家写点新鲜的三国玩意,我经常翻阅三国史料到深夜,连边角料也不放过,前几天翻阅到《全三国文》的第三卷,也就是曹操同志文集的第三卷时,一张便条却如焦雷般把我雷住了。便条名为《与诸葛亮书》,内容如右:「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就是说送给您五斤鸡舌香,表示我老曹的问候。> 鸡舌香是什么?上网搜,发现是一种香料,可含在嘴里,古代臣子给皇帝口头报告时,为了不让口臭熏著皇帝,嘴巴里就含着这个,让口气芬芳,也就是口香糖吗?正这么想,却发现已有网友写道:「曹操给诸葛亮送口香糖。」我有点沮丧,原来不是我的创意,但实在又舍不得「口香糖」的说法,于是另辟蹊径,从整个三国的人事角度说「口香糖」事件。出于尊重版权,故在此说明。>> 这口香糖什么时候送的,出于什么意图送的,已没有任何资料可用来做解释,但这张真实存在的便条,透露了三国时代真实的人事信息:三家公司之间,可能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紧张,过年过节,曹董事长给另一家公司的经理人诸葛亮送张贺卡,顺便给个手信——一盒口香糖,无足怪也,礼节而已。况且当时曹操把持的政权还是大家都公认的中央政府,总公司,由总公司的董事长给分公司的经理人送点礼物,有什么可雷的?> 其实,整个刘氏集团与曹氏集团的关系,也许不像宣扬的那么不可调和。例如公元218年到219年,刘曹两家在汉中定军山打得不可开交,可是这并不等于交战方就不能三通了,在双方都认可汉朝为唯一国体的政治架构下,刘备还可以给所谓沦陷区的汉献帝写信,虽然信里面写着对曹操大不敬的话语,诸如什么罪恶的灵魂呀,穷凶极恶啊,「操游魂得遂长恶」,「操穷凶极逆」,可这些敏感词居然都通过了曹丞相办公室的审查,传到了汉献帝的邮箱里。这说明成都方面和许昌方面还是可以正常通信的。从这点看,曹操送诸葛亮口香糖其实是一种极其普通的联系方式。> 以上说的是作为普通人的双方交往通信,作为国际关系而言,双方私人交往也能让自己的国际空间保持一定的弹性。蜀汉的国际框架是「联吴抗曹」,但这不是唯一的国家框架,在这之外,还是有很多其他发展空间的。曹刘两家也不是没合作过,当年联手灭了吕布,曹刘两个关系曾进入蜜月期,这哥俩「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出外同一辆车,在单位同一张办公桌,有着兄弟般的情谊,想翻脸都难。然而,想要真的创业当老大的话,就得学会翻脸,要翻常人所不能翻之脸,刘备是枭雄,他的脸不是常人的脸,因此他能翻常人所不能翻之脸。刘备背叛了老曹,从此两人一路翻脸下去,从赤壁之战翻到定军山之战,难道这脸就不可以翻回来了?可以的,刘备又翻回来了。> 公元220年,老曹翘辫子了,按常理说,刘备应该开庆功会的,然而,刘备却写信表示哀悼,派了韩冉作为使者前往参加追悼会,还将成都上好的锦布准备了几捆,作为慰问礼品,「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贡锦布」,比曹丞相当年出手送五斤口香糖大方多了。这就是刘氏集团争取弹性国际空间的一种表现。当时刘备急于给关羽报仇,就决定要建立联曹灭孙的战略框架,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种匪夷所思的举动。> 从曹操给诸葛亮送口香糖到刘备遣使参加曹操追悼会,我只想给不太读史的朋友提个醒,职场大佬们的关系,没宣传的那么不可兼容,我们都是打工仔,有时候不必太执拗。职场大佬们翻来覆去的不可捉摸,手下的打工仔们呢,其忠诚度未必像他们入公司时宣誓的那样。公司之间泾渭分明,员工们下班了却同泡一个浴池,甚至交换一点不足轻重的商业秘密换点交情,懂事的老板,似乎不太追究这个。> 蜀汉和曹家,在定军山高地战打得眼红,黄忠这位老战斗英雄,率部斩了老曹的堂弟夏侯渊司令,但是,在这血腥的一面之后,却有着曹刘两家很温馨的一面,张飞总司令的老婆——夏侯妹妹,出面出钱厚葬了敌方的亲伯伯夏侯渊,张飞司令员也没因此批评她立场不稳,没有敌我意识。敌我双方的恶斗,不妨碍彼此成员间的亲情。很多年后,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曾经咬牙切齿地要灭掉蜀汉替老爸报仇,「霸常切齿,欲有报蜀意」,却出于政治需要不得不投奔杀父仇家——蜀国,而且靠的还是私人交情,他的堂妹是刘禅的丈母娘。讲来讲去,在敌我的圈子之外,还有一层交情存在。>相关参考
曹操一生戎马十数年,讨董卓、迎天子,力保汉室垂危之江山,延续了数十年大汉国祚,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但其毕竟没有在有生之年行篡汉自立之事,有何来窃国汉贼之名呢?曹操的污名并非是三国时期定下的,在三国
核心提示:陈君可以实验其言了。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在毛泽东的全部著作中,以如此崇高的赞颂给予一个在世的人,是找不出第二处了。从这篇文章中还可以看到,陈独秀的文章给他留下了多么深刻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代表着皇权,而皇权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谁拥有皇权,谁就可对别人进行合法的封官,从而就可吸引吸收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为之服务,乃至效命
说到武圣关羽,大家对其「”汉寿亭侯”的爵位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不仅后世之人喜欢用这个爵位去称呼关羽,关羽本人对这个爵位也很在意,后来刘备给众人封赏爵位时,关羽也没有接受,而是一生沿用「”汉寿亭侯”。按
说到武圣关羽,大家对其「”汉寿亭侯”的爵位想必都不会感到陌生。不仅后世之人喜欢用这个爵位去称呼关羽,关羽本人对这个爵位也很在意,后来刘备给众人封赏爵位时,关羽也没有接受,而是一生沿用「”汉寿亭侯”。按
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虽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小说的虚构,史实上,关羽不仅没有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反而有秘密杀掉曹操的意图。东汉末年董卓作乱,曹操与袁绍等联合欲消灭董卓,由于联军各怀鬼胎各行其
核心提示:陈君可以实验其言了。我祝陈君万岁!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在毛泽东的全部著作中,以如此崇高的赞颂给予一个在世的人,是找不出第二处了。从这篇文章中还可以看到,陈独秀的文章给他留下了多么深刻
提起武圣关羽,人们常常会想到“义薄云天”一词,同时也会想起他的封爵——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几乎伴随了关羽的一生。熟悉历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是在关羽投奔曹操期间,凭借斩杀袁绍麾下大将颜
提起武圣关羽,人们常常会想到“义薄云天”一词,同时也会想起他的封爵——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几乎伴随了关羽的一生。熟悉历史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是在关羽投奔曹操期间,凭借斩杀袁绍麾下大将颜
核心提示:不料毛泽东听了大为恼火,认为彭德怀“从打击斯大林后,服从赫鲁晓夫”,“要鞭我的活尸”。甚至说:“如果解放军不跟我走”,“我就跑到农村去”,“另外组织解放军”。一下子把他和彭德怀之间的分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