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蒋介石为何要气死老朋友杜月笙背后的秘密
Posted 遗嘱
篇首语: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蒋介石为何要气死老朋友杜月笙背后的秘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蒋介石为何要气死老朋友杜月笙背后的秘密
导读:1949年4月27日,上海春意盎然,正到处是「风吹新绿草芽青,雨湿轻黄柳条润」的景致。可是四周隐约传来的隆隆炮声,打破了寻春人的悠闲心境。国民党军队行色匆匆,一路扰民而去,这座远东最大的工业城市,马上就要回到人民的手中了。> 这天夜里,上海滩一代大亨 黯然神伤地独包一艘荷兰轮船,携妻妾、子女、朋友和随从数十人,逃离上海,去香港避风。 到香港,租住坚尼地台18号底层。这是他的一个门生替他租下的,仅三房一厅,比起他在上海的华格臬路杜公馆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到港不久,杜月笙的哮喘病复发,大概是一路劳顿,受了风寒,加之心情不好所致。自此以后,他整日蜗居于此,几乎是足不出户。> 当初, 去台湾前,曾在上海召见过他,再三拉他去台湾。杜月笙知道老蒋的用意,若他坚持留在上海, 决不放心,后果不堪设想,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说:「总裁的美意,月笙心领了。不过台湾的气候潮湿,天气又太热,近来我的气喘病又复发了,我想先到香港治疗一下,再到台湾执鞭马前,不知总裁肯否应允?」说完,故作气喘吁吁状。> 杜月笙知道老蒋不会重用他了,现在如孑然一身随蒋赴台,结局无非寄人篱下,势如软禁。但不去台湾,共产党能容忍他吗?黄炎培、章士钊等人都来做过他的工作,中共中央发自西柏坡的广播,也天天传至上海,说希望他能留下,以协助维持上海的社会秩序,可以不计前嫌。然而,杜月笙对这些总是将信将疑。>> 老蒋焉能不知老杜的心计,于是丢下一句话:「哎,我只是不忍看着朋友都成为共产党的刀下鬼,也决不允许任何人变节投敌!」这句话份量很重,杜月笙下定了去香港的决心。到香港不久的一天,杜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客姓陈名光甫,原是上海鼎鼎大名的金融钜子。他经营的上海银行,首创一元起存,为中国最早的商业储蓄银行,因经营有方,资金从最初的七万元,滚雪球般累积到上千万元。后来这个金融奇才被美国人发现,再推荐给 ,蒋就派他做与美国大财阀的联络工作,他在国民党内经济界的地位仅次于宋子文等人。杜月笙虽是黑道头子,却最佩服这等人物,故在上海时就与之结为密友。> 宾主落座后,陈告诉杜月笙一个消息:昨天接北京来电,北京中国银行已派人来港,要与杜月笙、陈光甫、张公权、宋汉章等金融界头面人物见面。「是否关于我们的股份事?」杜月笙果然聪明,一猜即中。原来,杜月笙、陈光甫和在香港的其他几个金融界钜子,如张公权、宋汉章、李铭等,原都是中国银行的商股董事,是中国银行的大股东,至解放前夕,各人仍在该行有数目不等的股权。1949年他们逃离大陆时,也顾不上这笔股份了。此番中国银行改组,要开股东大会,中共考虑到这批人的特殊身份和出于统战工作的需要,特地派人到香港,拟邀请他们回北京参加改组会议。这批银行家们拿不定主意,便打算问计于杜。> 陈光甫说:「北京代表自然要我们回去开会,如何应付,请杜先生作主,总宜立场一致方好。」于是,杜重新掼出大亨的派头,说:「公权、汉章、李铭都在香港吧?我叫墨林通知,大家晚上去青山大饭店聚一聚,议一议,怎么样?」陈光甫自然称是。在青山大饭店酒过三巡后,对回北京参加中行改组会议一事,众人仍无决断,有说不能去的,亦有人说去又何妨的。杜月笙还是老样子,不先表态,也不插嘴,等大家议论得差不多了,才缓缓站起来说:「大家都是老朋友,应该采取一致立场,决不能闹内讧、出洋相,叫外人看笑话。」> 众人都说:「杜先生说得对。」杜月笙稍沉思一会儿,接着说:「今天,我们都算是无家可归之人,今后到底是去台湾,还是回大陆,还很难说,既然北京来人叫我们回去开会,这是给我们面子,顺水人情不能不做,礼尚往来嘛。」众人琢磨著杜月笙的话,有些吃不准:「你是说要回去?」「不,尚未到回去的时候。」杜月笙摆摆手,眼睛往各人脸上扫过,胸有成竹地说,「我的意思,大家可以出具委托书,派代表去北京开会,如何?」> 杜月笙这一两全其美的妙计,确有高人一筹之处,为今后的进退,留下了很大的余地。他知道,香港弹丸之地,绝非长久居留之所,尘埃落定,叶落归根,最大的可能还是回大陆。然而,世事难料,已经定了的派代表赴北京参加中行开会之事,因钱新之的出现,差点作罢。钱新之,原上海工商界的头面人物,与蒋介石是密友,为蒋筹钱款甚多。后来与杜月笙在上海、重庆等地合开银行、公司,关系密切,几乎无话不谈。解放前夕他们一同逃往香港,在港台之间搞运输业务。钱也是中国银行董事。> 1950年春的一个晴朗之日,杜月笙散步,路过钱新之家门口,便登门拜访了钱,并共进午餐,听说老友杜月笙他们在商议赴京开会之事,钱亦想加入,但问明情况后,又犹豫起来,不肯签委托书。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说:「这一签字,我算是完了,只好在家种花,陪杜先生聊天了。」>> 其余诸人听说此事,也都想打退堂鼓。杜月笙着急,叫手下人再去说服钱新之,结果仍未说动。于是,他请钱新之出面,再召集众人议一议,钱怕负「策动」罪名,亦不肯照办。杜月笙急了,他不愿此事半途而废,更不愿说过的话作废,便叫万墨林打电话,约钱新之等人来家中协商。杜月笙躺在床上,对大家说:「我辈皆年逾花甲,即 也不算是短寿,彼此相处数十年,目前行动难道不能一致吗?做人以义气为重,我主张大家一起签名,任何危险,共负之。」> 钱新之沉默之后,挥泪说:「我豁出去了,大家就听杜先生一句话吧。」杜月笙关照,为了诸老的安全,此事暂时保密。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过了没几天,这个消息就传得纷纷扬扬。本来,实际情况是无所谓的事,不料却震惊了海峡对岸的中枢神经,蒋介石对杜月笙「亲共」行为极为不满,以至引发出一场轰动一时的大风波,史称「中行事件」。> 蒋介石气急败坏,指使手下对杜月笙不断进行「神经战」(造谣诬蔑),并派遣特务赴港,直接对杜进行威胁恐吓,说共产党要对杜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的罪行进行清算,大陆已派暗杀团来港,准备就地处决他。一连几天,杜月笙辗转病榻无法入睡,神经衰弱到极点,身体衰弱到极点。几位医生先后前来诊断,结果大体相同:精气神俱缺,恐非药物能奏效耳。> 1951年8月7日,杜月笙又一次昏迷过去,醒后即叫家人请来秘书胡叙五,说要口述遗嘱。胡来到后,劝他不要胡思乱想,但心里也明白老杜的确不行了。杜月笙脑子十分清醒,用嘶哑的嗓音,对众人说:「你们看我这个样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去了。趁现在尚有力气说话,及早录下遗嘱,不要到时悔之晚矣。」> 遗嘱并未涉及政治,全是遗产继承等家庭琐事。口述一阵后,他叫胡叙五重读一遍,然后挣扎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杜镛。老友钱新之、陆京士、顾嘉棠、吴开先、徐采丞五人,应杜之邀请,于遗嘱上副署,监督以后遗嘱的执行。杜月笙立遗嘱后,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每况愈下,体温骤升,大口喘著粗气,时而昏迷,时而苏醒,进入弥留状态。医生说:「杜先生不行了,肺、心、肾、肝均发病,已呈总崩溃,回生乏术,只不过拖延时间罢了。」> 8月14日下午,昏迷中的杜月笙又一次醒来,嘴巴嚅动了一下,想要说什么,竟没发出声音来,泪水倒先流了下来。当天晚上,台湾蒋政权内政部长洪兰友奉蒋介石之命,专程飞赴香港探望杜月笙。出了九龙机场,他马不停蹄,驱车直奔杜府,进入病室,时已深夜。> 洪兰友此番来港,还带有一个神秘任务:他带来了一份台湾方面已拟定的所谓「杜月笙遗嘱」,要在杜月笙 后,让其立即见报。这份所谓「政治遗嘱」,既非出自杜的授意,亦未经过杜的同意,当然算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假遗嘱。其内容无非是杜月笙追随蒋介石数十年,一贯效忠「党国」,与共产党「不共戴天」,为未能亲见台湾复兴,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而深为遗憾、死不瞑目云云。不过,杜月笙死后,刊载于大小报刊的「政治遗嘱」,却与洪兰友带来的这份东西有很大出入,语气委婉了许多,虽然它也同样未经杜月笙过目。> 1951年8月16日下午,杜月笙面如死灰,眼见得就要上气不接下气了。护士急忙注射强心针,仍无效。正在大家手忙脚乱之际,一个人无意中摸到杜月笙的脚,突然叫起来:「哎!脚冰凉了!」有人一看表,4时50分。一代枭雄杜月笙,就此西归。>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杜月笙成功的背后,如此惊人的代价,你真知道了,会效法他吗
杜月笙说了很多的话,听过后,就随风而逝了。但他跟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再修炼500年才跳了龙
在民国时期的上海,黑道中的风云人物是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他原来只是底层的混混,之后就爬到了黑道大佬的位置。杜月笙不喜欢打斗,而是跟普通文人一样,喜欢看戏、喝茶。黄金荣与杜月笙关系密切,他也喜欢看戏。一
「”上海教父”黄金荣之所以能称雄上海滩,全赖她在幕后出谋划策,运筹帷幄;黑道大佬杜月笙没她的提携,也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瘪三”,又哪来的飞黄腾达,成为与黄金荣平起平坐。这位傲笑十里洋场、威震八方的
核心提示:杜月笙和青帮已经控制了上海的鸦片生意。青帮协助上海“清共”之后,蒋介石任命杜月笙和黄金荣为国民革命军“荣誉顾问”,并授予少将军阶。委员长在所谓的“更具体的让步”中,把上海地区的鸦片权利交给杜
1926年7月,中国的政治形势风云突变,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与北洋军阀的战争进入了生死较量的阶段。此时,由于战局尚不明朗,上海滩的黑帮大哥杜月笙处于观望之中。进入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的步步紧逼下,
1926年7月,中国的政治形势风云突变,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与北洋军阀的战争进入了生死较量的阶段。此时,由于战局尚不明朗,上海滩的黑帮大哥杜月笙处于观望之中。进入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的步步紧逼下,
杜月笙早在1920年代初期就认识蒋介石,在反共、抗战除奸等方面多次帮助老蒋。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自以为劳苦功高,通过戴笠向蒋转达想当上海市市长的愿望。杜月笙认为凭自己的功劳和与老蒋的交情,即便当不上市长
历史人物 杜月笙为什么不同意和蒋介石去台湾,晚年只能躲在香港
旧时代的上海滩是冒险家的乐园,鱼龙混杂,帮派林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谁不想去闯一闯,可是你必须经得起打击,还得狠,得有手段!杜月笙就是靠着两双手一身胆,从一个小混混做成了“上海皇帝”。>>上海滩>解
这其实没有可比性杜月笙属于是黑帮但同时他也是在上海的大人物貌似他当时是商会会长是名流上层人物同租界高层关系密切还是张学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上海租界是西方列强的海外飞地日本没有能力同时对这些国家动武当时上
杜月笙是旧中国上海青帮(亦称安清帮)的大头目。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夺取政权,杜月笙在政变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