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汉奸大审:蒋介石为周佛海说情被顶回

Posted 汉奸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汉奸大审:蒋介石为周佛海说情被顶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汉奸大审:蒋介石为周佛海说情被顶回

  1946年初夏>龚先生从当时避战内迁重庆的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法政系毕业>被分往南京《中央日报》做了一名「额外临时试用助理记者」。>  当时>抗战胜利不久>国内新闻业复苏>业内需要大量的外勤记者。也因是央报的缘故>他以实习记者身份>居然被派往庐山牯岭>此后更是历经了国内一系列重大的新闻事件现场>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从龚先生的回忆来看>所谓「国府垮台前夕」这个范畴>或许正是要从他走上庐山这一年算起。1946年毕竟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年随着「重庆客」还都南京>虽然「惨胜」遗下的是遍地的废墟>国内的气象还是转好。>  当时的官方舆论中说>美国经济援助和日本战争赔偿的巨额外汇已被列入计画用来重建山河。抗战后期已然出现的通货膨胀>据龚先生回忆在这段期间也显得缓和。原因是国共和谈正在进行>时局稳定。外汇市场开放>央行放出大量外汇>中央信托局开始处理巨额敌伪财产>街边出现大量美军物资抛售。中国纺织公司也适时抛出大量纱布>因此这年春夏两季>金、钞、粮、棉市场虽有波动>但民众最关注的物价并无继续恶化迹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的生活重新变得舒适。>  这一系列社会情况向好直接催生的>便是当时的国民政府的声望达到顶点。战后初期 巡视全国>到处都受到万人空巷的热烈欢迎。因为蒋本人避暑的习惯>这一时期的庐山自然为全国所关注。为满足这位「天字第一号读者」晨起读报的嗜好>于是有了「《中央日报》庐山版」>也有了龚先生和庐山的缘分。他在这里的小径上遇到过 >采访过马歇尔的夫人。因为年轻>他甚至为了跑新闻拦过侍卫长俞济时的山轿。>   收监之后>本以为自己早作打算>有功于国民政府>能得到宽赦。然因其情节严重>初审法庭秉公执法>并未受外界干扰。后来CC系与陈布雷念及旧情>皆在蒋面前求情>而军统当日或确有某种承诺。但根据龚先生回忆>「蒋主席」早在 大审初期就签发手令>将审奸之事完全授权于法曹。然而>在不得不考虑 的情况后>蒋介石曾托人转消息给首都高院院长赵琛>表明自己的态度。赵当时便将其顶回>说周某叛国情节之重>远在群奸之上>无论是在法言法>或者为整饬民族风纪气节>都不能不判以唯一死刑。>  「 大审」>  龚先生入报社后>以为自己彻底从法学转行>谁知后来遇上了1946年「汉奸大审」>专门在立法、司法口跑新闻。1946年「汉奸大审」>主要是指审理战时汪伪政权中任职人员>抓捕的嫌疑人主要集中在北平、南京两地>规模极大>落案者4000余人。这次「汉奸大审」>是近代中国罕有之事。>  当年国民政府曾先后出台《处理汉奸案件条例》11条和《惩治汉奸条例》16条>以为肃奸的法理依据。就汉奸嫌疑者性质不同>甄别后分送各地高等法院、军法机关和航空委员会审理或讯办>酌情对在押病故者进行处理。当时著名法学家章士钊等主张从速「设置特别法庭」专司其事。但国民政府却认为汉奸案件仍应依据处理和惩治汉奸案件两条例>交由法院审理>而「设置特别法院>有违法治精神>易滋物议」>不予采行。>  汪伪政权内高官及原「华北政务委员会」要员>当时集中在南京首都高等法院审理。文化界中龚先生主要提及的>只有周作人(号知堂)。对于周作人受审>有一帧当年的老照片给人极深印象。照片中知堂一袭浅色长衫>戴圆形眼镜>留着惯有的短发头型>神色祥和>嘴角有明显的笑意>旁有军警>正缓步上庭。不独照片难解>周作人附逆这个历史事实>历来为史家和知堂研究专家难解。>  龚先生说>一般汉奸之卖国投敌>在他们生命历程中都有轨迹可循>只有周作人这位素以冲淡闲适、飘然世外著名的人士>却是一个觔斗从天上仙境自落到人间地狱>为了什么?他的困惑符合一般人的思路。知堂>这位了解日本>1927年就在《语丝》写杂文同《顺天时报》诱降国人的舆论斗法的文化大家>后来怎么会做了伪教育总署督办?龚先生自己给出的分析偏重于用性格来解释>认为周「自小寄养性格孤傲」「文艺大家动摇多变」「没有定性、随波逐流」。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日本文化的影响>以及抗战爆发后知堂以国家力量考量后自己的政治判断。今天这个题目仍然是民国知识人研究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地方>可惜的是龚先生没有提供出更多的细节。>   收监之后>本以为自己早作打算>有功于国民政府>能得到宽赦。然因其情节严重>初审法庭秉公执法>并未受外界干扰。后来CC系与陈布雷念及旧情>皆在蒋面前求情>而军统当日或确有某种承诺。但根据龚先生回忆>「蒋主席」早在汉奸大审初期就签发手令>将审奸之事完全授权于法曹。然而>在不得不考虑周佛海的情况后>蒋介石曾托人转消息给首都高院院长赵琛>表明自己的态度。赵当时便将其顶回>说周某叛国情节之重>远在群奸之上>无论是在法言法>或者为整饬民族风纪气节>都不能不判以唯一死刑。>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是书中记录的周佛海受审。周佛海收监之后>本以为自己早作打算>有功于国民政府>能得到宽赦。然因其情节严重>初审法庭秉公执法>并未受外界干扰。后来CC系与陈布雷念及旧情>皆在蒋面前求情>而军统当日或确有某种承诺。但根据龚先生回忆>「蒋主席」早在汉奸大审初期就签发手令>将审奸之事完全授权于法曹。>  然而>在不得不考虑周佛海的情况后>蒋介石曾托人转消息给首都高院院长赵琛>表明自己的态度。赵当时便将其顶回>说周某叛国情节之重>远在群奸之上>无论是在法言法>或者为整饬民族风纪气节>都不能不判以唯一死刑。蒋原以为即便如此>最高法院仍可酌情改判较轻之刑>不料最高法院刑庭诸公>一样不肯屈法轻判。最后>蒋只能自行负责>发出减刑总统令。周案当时轰动全国>案情复杂>经过曲折>可见一斑。>  龚先生这本回忆录>让人们见识了民国老报人的文笔和风度>因为这些晚年写作的文字>使人感觉几乎是完整保留了先生早年为新闻业撰稿的风格。无论从叙事、眼界还是背景资料的跟进>都显示出民国报业系统内职业训练当日所能达到的水准。>

相关参考

周佛海如何被戴笠策反?为何最后他还是被打为汉奸?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对他用一个词语形容最合适不过——朝秦暮楚。  周佛海曾是共产党人士,而且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他也曾是国民党高层,受蒋介石宠信,身居要职。

历史人物 大汉奸周佛海淫邪成性,杨淑慧为什么还对他死心塌地

湖南出英雄,也出周佛海这样的奸雄。在民国政坛上,周佛海是一个十足的“三性家奴”。他在政治上卖身投靠,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败糜烂。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节操之人,却赢得了一个上海富家女子的芳心,她一入周门

历史人物 周佛海如何被戴笠策反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对他用一个词语形容最合适不过——朝秦暮楚。  周佛海曾是共产党人士,而且还是党的高级领导人。他也曾是国民党高层,受蒋介石宠信,身居要职。也曾是汪精卫伪国民政府高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汉奸都有谁

民国十大汉奸:张景惠、王克敏、梁鸿志、王揖唐、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傅筱庵、陈璧君。汉奸一词,原本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从秦汉开始到清朝,中国古代十大汉奸是哪几个呢?(按年代先后排序)NO1

历史人物 褚民谊研究的领域是什么

提起褚民谊,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是汪伪政府的第四号人物,赫赫有名的大汉奸(前三号为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不过,相比周佛海、陈公博这些还算有才的人来说,这位大高官、大汉奸却很另类,基本上没干

汉奸老婆被日军欺负,他是如何报复日军的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非常多可耻的汉奸,据可靠数据统计,抗日期间汉奸加伪军的人数差不多达到了300多万。大多数的汉奸,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选择出卖自己的国家,比较出名的就是什么汪精卫、周佛海等等。但

历史人物 周佛海之子周幼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的叛逆人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周佛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来却成为国民党要员,又堕落为大汉奸。而他的儿子周幼海反其道而行之,从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叛逆”成中共特别党员,从事秘密工作——父子殊途,恰恰成了“老子反动儿混蛋”最鲜明的

历史人物 日本大审院组织结构 日本大审院和最高裁判所的比较

 日本大审院在二战之前一直是日本的最高法院,直到二战后它才被最高裁判所取代,所以要了解近代日本的政治法律发展情况,必然要对这一机构有所了解。那么,日本大审院的组织结构是怎样的?它和后来的最高

周佛海瞧不起汪精卫,原因竟然是汪精卫老婆的一个习惯让人受不了

本文作者马振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研究生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

不顾名誉回沦陷区保卫同胞 战后汉奸为己辩护

演说煽动民众情绪说来,周佛海天生便有口才,在学及从政后复加以锻炼。譬如早年留日在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就读之际,便曾纠集十多位中国同学,组成一个讲演会,由他每周演说一次,当日即大受同侪赞赏,自己也就自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