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与朱棣约定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却是一世凄凉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曾与朱棣约定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却是一世凄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曾与朱棣约定平分天下的宁王最终却是一世凄凉

  人们经常用「一诺千金」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但反之如果光是许诺, 终却没有兑现,就成「画饼」了。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激励员工,老板们纷纷对下属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饼」,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但其实在中国古代,人们早就精确的掌握了这种「画饼」技术。>  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生前先后分封二十五个子孙为藩王,驻守守全国各地。这些藩王与建文帝既是君臣,还是叔侄,同时这些藩王掌握军权,这使得建文帝如芒刺在背。为巩固中央皇权,即位伊始建文帝就开始削夺地方藩王的势力。先后废除了五位藩王, 后准备对实力最为强大的燕王 下手。>  在得到消息后, 于1399年8月举起「靖难」的旗帜。对此建文帝派遣老将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结果被击败。此后又派遣曹国公李景隆集结五十万人再度出征。 以少胜多,再次击败朝廷大军,朝廷被迫采取守势。但屡屡得胜的朱棣也面临着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自己毕竟是以一隅敌天下。如果一旦打起持久战,早晚会失败;唯有速战速决,率精兵直捣南京,方能有胜利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朱棣起兵时只有八百人,此后陆陆续续的招收了一些朝廷的军队,但总兵力也不过几万人而已。去哪里找这么一支机动能力强的精锐兵马呢?>  >  朱棣将目光投向了北平东北方的一座边防重镇-大宁(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大宁驻军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特别是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蒙古朵颜三卫骑兵。朱棣对这支军队是既喜欢又惧怕,如果这支军队拥护他起兵,那么他可以平定天下;反之如果拥护朝廷,与朝廷南北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也许是天祐朱棣吧,面对这场叔侄间的「靖难之役」,此时身为大宁军队最高统帅的朱权选择了「中立」。朱权,1378年出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1391年13岁时就被封为宁王,两年后来到了自己的封地大宁,统帅当地军队。别看宁王朱权此时只有二十出头,却已经多次领兵出征了,而且他多谋善断,文韬武略无所不晓。朱棣起兵后,朝廷害怕朱棣与朱权相勾结,曾派遣使者召朱权入京(此时明朝的都城为南京)。一方面是年长自己十八岁的燕王四哥,一方面是比自己还大一岁的皇帝侄子,精于谋算的朱权拒绝入京,选择了「中立」。理由很简单,不管谁赢谁输,自己都不会吃亏,最好是两败俱伤,也许还能渔翁得利。>  朱棣将目光投向了北平东北方的一座边防重镇-大宁(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大宁驻军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特别是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蒙古朵颜三卫骑兵。朱棣对这支军队是既喜欢又惧怕,如果这支军队拥护他起兵,那么他可以平定天下;反之如果拥护朝廷,与朝廷南北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也许是天祐朱棣吧,面对这场叔侄间的「靖难之役」,此时身为大宁军队最高统帅的朱权选择了「中立」。朱权,1378年出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1391年13岁时就被封为宁王,两年后来到了自己的封地大宁,统帅当地军队。别看宁王朱权此时只有二十出头,却已经多次领兵出征了,而且他多谋善断,文韬武略无所不晓。朱棣起兵后,朝廷害怕朱棣与朱权相勾结,曾派遣使者召朱权入京(此时明朝的都城为南京)。一方面是年长自己十八岁的燕王四哥,一方面是比自己还大一岁的皇帝侄子,精于谋算的朱权拒绝入京,选择了「中立」。理由很简单,不管谁赢谁输,自己都不会吃亏,最好是两败俱伤,也许还能渔翁得利。>  树欲静而风不止,老谋深算的朱棣有自己的打算。1399年10月6日朱棣率领燕军经小路到达大宁城下。朱棣单骑入城,见十七弟宁王朱权后,哭诉自己无路可走,穷困至极,向朱权求救,希望能宁王能向朝廷上书求情,谢罪免死。也许还是年轻的缘故,朱权竟然相信了这个四哥的话。朱棣暗中派遣手下入城结交交结朵颜三卫首领以及大宁驻军将领,贿赂金钱、封官许愿不在话下。10月13日,朱棣提出告辞,朱权亲至郊外送行,结果燕军伏兵尽起,大宁守军纷纷倒戈。此时朱权得知,自己的王妃、世子都已经在去往北平的路上了,无奈之下只能追随随朱棣前往北平。就这样朱棣将宁王以及手下的八万精兵纳入麾下。>  宁王朱权加入燕军后,时常为朱棣草拟檄文,参与谋划;再加上他的本身的地位、军中的势力,在当时燕军中,是仅次于朱棣的二号人物。为此朱棣对这个十七弟许下一个承诺,事成之后,当中分天下。此后如虎添翼的燕军越战越勇,经过浴血奋战,朱棣最终于1402年6月攻入南京城。朱棣登基即位后,患上了一种病——选择性健忘症,似乎忘记了当年平分天下的诺言。其实经过这么些年朱权早已看透这个四哥的为人,也许当年他就明白朱棣只是给他画了一张「饼」而已。他并不奢望平分天下,只希望自己的封地能好一些,毕竟随朱棣打了这么些年的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于是宁王向皇帝四哥请求新的封地——>  宁王:苏州?皇帝:不行,这是京师腹地。宁王:钱塘呢?皇帝:还是不行,当年父皇封五弟于钱塘,最终没有实现;后来建文帝无道,封给了自己的弟弟,也没好结果。宁王:。。。。。。皇帝: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方,好兄弟你挑一个吧!宁王:。。。。。。1403年2月宁王朱权最终被改封到了南昌。到达南昌后,朱棣下令将原有的陈旧窄小布政使司改为王府。其实按照明朝的规制,王府应该是很大的,结果朱权一大家人住进了布政使司,刚开始还好,但到后来添丁增口,有些人只能去外边寻房子住。到不久之后,又有人告发朱权巫蛊、诽谤,为此朱棣派出了大量锦衣卫侦查,结果查无此事,但朱棣却加紧了对宁王的监视。>  朱权深知为皇帝所猜忌,为求自保,曾经英武善谋的宁王构建了一个精庐,每日在此鼓琴读书,与文人谈诗论词。此外朱权还潜心修道,自己取了有三个道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抚琴、读书、修道,此外博学多才的他还亲自撰写了《文谱》、《诗谱》、《史断》、《通鉴博论》、《汉唐秘史》、《琴阮启蒙》、《神奇秘谱》、《茶谱》、《琼林雅韵》、《神隐》、《太和正音谱》等数十种著作,涉及诗词、史学、宗教、戏曲、音乐学、茶道等诸多领域。此后朱棣病死,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朱权上书请求变更封地,遭到就拒绝;不久明宣宗即位,身为皇帝叔祖的宁王朱权再次上书,结果被这位侄孙皇帝严厉斥责,此时的朱权应该是万念俱灰,只能寄情抚琴、读书、修道、著书之中。>  人总有一死。宁王一生朱权历经六朝皇帝,亲眼目睹了朱棣推翻建文帝自立,以及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祖孙四代先后登上皇位。他见过的太多了,他离天下曾经那么近,而今又那么远。最终1448年10月宁王朱权病死于南昌,时年七十一岁。朱权一生有六子十四女,71年后他的一个子孙向朱棣的子孙发起了挑战,这个挑战者就是宁王朱宸濠。其实朱棣并不是只对弟弟画饼,也曾经对英勇善战的二儿子朱高煦画过「世子多病,你要多多努力啊!」,这一画间接造成朱高煦的个人悲剧人生。这段讲完了,以史为鉴,希望老板们多做些实在事,员工们明辨是非,分清利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他和夺取宁王的兵马后答应与之平分天下 最后怎么样了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夺位之战,靖难之役。当时他差不多只有四万的兵马,他怎么敢对抗几十万明朝兵力呢?其实,一开始朱

历史人物 他和夺取宁王的兵马后答应与之平分天下 最后怎么样了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夺位之战,靖难之役。当时他差不多只有四万的兵马,他怎么敢对抗几十万明朝兵力呢?其实,一开始

明朝历史 朱棣与朱允炆

朱棣与朱允炆  朱棣谋反,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取得了成功。把自己的侄子成功的从皇帝的宝座上赶了下来。朱棣的成功是非常侥幸的,若不是朱允炆下令不得伤害朱棣,恐怕在战争时朱棣早已

朱元璋二子和三子是谁?他们为何没与朱棣争夺皇位?

  朱元璋从一位贫苦放牛娃艰苦奋斗,最终成就一代帝王伟业。他登基之后册封原配妻子马氏为皇后,册封长子朱标为太子。  历史记载朱元璋有26个儿子,而大家最熟悉的还是长子朱标以及四子朱棣。长子朱标被他册为

从西安、南京的钟鼓楼说起,说朱元璋帝国与朱棣帝国的不同走向

朱元璋帝国,朱棣帝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朱元璋,起于草莽,先是荡平了陈友谅、张士诚,统一了南方;然后,北伐成功,驱逐鞑虏,恢复了中华;最后,收拾功臣,完成了家天下的建成。朱元璋帝国,文武双全,儒教

将魏国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导读:公元229年,三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耐心爆棚的吴王孙权,终于敢于称帝了;另一件则是蜀国与吴国达成了「”平分天下”的盟约,约定将来攻灭曹以后,吴蜀平分天下,瓜分其地。两国的关系从此开始开

历史人物 朱棣拿了宁王8万精锐兵马,宁王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很多关于明朝的小说、电视剧里,如果有一个整天想谋反的藩王,必定叫“宁王”。《唐伯虎点秋香》、《锦衣卫》、《游龙戏凤》,甚至《肉蒲团》里,那个邪恶大

北京地名与朱棣

今天朝阳东坝地区有马厂、马房、驹子房、行宫庙等许多与马字和帝王行迹有关的地名,这是为什么?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捍卫王室安全,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各重镇和全国著名城邑驻守。其中四子朱棣,被封为北平的燕

北京有趣的地名与朱棣

  今天朝阳东坝地区有马厂、马房、驹子房、行宫庙等许多与马字和帝王行迹有关的地名,这是为什么?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I卫王室安全,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各重镇和全国着名城邑驻守。其中四子朱棣,被封为北平

李景隆与朱棣的恩怨情仇 朱棣李景隆的故事

朱棣李景隆李景隆为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起初替建文帝讨伐朱棣叛乱,后来却做了朱棣的官,二者之间是怎么一回事呢?明太祖当朝时,唯恐大臣篡权,便给予藩王讨伐皇帝身边贼子的权利。朱允炆当朝时,朱棣有谋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