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49年地下党如何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49年地下党如何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49年地下党如何错失活捉蒋介石的最后一次机会
导语:9日的《成都晚报》刊发报道:「蒋总裁昨已离蓉飞台。」杨晒轩、徐震球等看到这个新闻后,灰心丧气。不料,当天下午, 竟又在成都城门街头公开露面。「捉蒋敢死队」连呼上当,重新组织力量伺机行动。>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 把 后的赌注押在了大西南,亲临重庆和成都指挥。正是这时,中共地下党秘密组织了「捉蒋」行动。> 「大雾初降」行动流产> 1949年11月,刘邓大军从川东发起攻势。 飞抵重庆坐镇指挥,他的临时府邸就设在重庆西郊山洞的公馆里。重庆地下党当机立断决定实施「除蒋」行动,重庆别号雾都,故行动代号取两者的谐音为「大雾初降」,由地下党员、担任国民党反情报队队长的徐震球负责。> 要活捉蒋介石谈何容易?靠武力强攻,连蒋介石的汗毛都碰不到。可行的方法只有利用他身边的人,出其不意。一次,徐震球与国民政府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总队长彭斌谈论当前形势,身为国民党陆军中将的彭斌表现非常消沉。徐震球心中一动,觉得彭斌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找机会与彭斌拉近关系,两人很快亲密起来。徐震球说出「大雾初降」计画,并劝彭斌倣傚张、杨。彭斌先是一惊,沉思良久后表示将相机行事。两人密议了行动方案:彭斌在自己的队伍中发展可靠人员,行动地点选在蒋公馆或机场。后来,徐震球多次与彭碰头谋划,但直到重庆解放蒋介石出逃,彭斌仍犹豫不决,「大雾初降」行动 终流产。>> 1949年12月24日,彭斌发布起义通电,解放后曾任贵州军区高级参议等职。关于「捉蒋」一事,彭斌后来曾解释道:解放前夕,重庆卫戍总司令杨森怀疑他不稳(彭斌早年曾参加刘伯承领导的泸州起义),向蒋介石密告,内二警失去蒋介石信任,11月25日就撤离负责守卫的机场、公馆等要害部门,无法接近蒋介石。> 同年12月1日,成都大小报刊发布了一条消息:蒋总裁昨日莅蓉。蒋介石出现在黄埔楼,他强打精神和阎锡山、胡宗南等策划「川西大决战」。而就在他眼皮底下不足500米的地方,有人已把迫击炮对准了黄埔楼,准备让他粉身碎骨。这就是中共成都地下党策划的「炮打黄埔楼」行动。> 中共地下党在成都设有「留蓉工作部」。他们认为,此次蒋介石到成都机会宝贵,不能让他溜走,决定炮轰蒋介石。具体行动由被策反过来的原国民党团长姜期永负责。姜期永利用黄埔楼北面的菜棚作掩护,秘密组织人员架起迫击炮,对准黄埔楼,只等地下党情报人员核实情况一声令下就射击。然而,突然传来消息说,蒋介石不住在黄埔楼而是在励志社。这令地下党大吃一惊。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炮打黄埔楼冒险性太大,无论击中与否,都会使国民党以此为借口在成都市区展开大搜捕和大屠杀。既然「炮打」没有把握,就不必冒险,但若能「活捉」则比「炮打」好上百倍。于是,「炮打黄埔楼」演变成了活捉蒋介石,迫击炮被秘密拆除。> 捉蒋敢死队秘密行动> 刚刚被策反过来的国民党第95军副军长杨晒轩,听了「捉蒋」计画后自告奋勇:「只要组织一个两百人的敢死队足够了。就在我们95军里挑选队员,我任敢死队队长。」地下党批准了他的要求,并决定由曾在重庆策划「捉蒋」的徐震球等人配合行动。> 杨晒轩在两天内组织起由200余人组成的「捉蒋敢死队」,埋伏在蒋介石可能居住的中央军校、励志社两处大门口,一旦发现蒋介石的行踪便立即出动。然而,他们始终没看见蒋介石的车队出来。更出乎意料的是,9日的《成都晚报》刊发报道:「蒋总裁昨已离蓉飞台。」> 杨晒轩、徐震球等看到这个新闻后,灰心丧气。不料,当天下午,蒋介石竟又在成都城门街头公开露面。「捉蒋敢死队」连呼上当,重新组织力量伺机行动。时隔3天,成都各大报刊又报道蒋介石已飞往台湾。「捉蒋敢死队」宁可相信老蒋还在成都,因此行动仍在秘密实施之中。然而,直到成都被围,他们也没发现蒋介石的行踪。>> 尚不明确,当时报纸上登载的消息是误传,还是有人故意摆迷魂阵。而根据史料,蒋介石真正逃离成都的时间应是12月13日。此后,他再也未踏上大陆一步。> ■延伸阅读> 被叛徒出卖的「捉蒋」行动> 1949年1月,蒋介石加派得力中将张权守护淞沪。4月,中共发起淞沪战役,张权决定倒戈反蒋。4月26日,蒋介石赶到上海督战。上海地下党负责人联络张权,商讨起义和捉蒋大计。> 不料,蒋介石以保护军官家属为名,将团长以上军官的眷属秘密送往台湾,以做人质。原先答应起义的一些军官开始动摇,两个主力师师长翻脸变卦。当张权动员192师师长李锡佑起义时,遭到132师的情报科长、也就是李锡佑的得意门生张贤的暗中出卖。张权很快被国民党特务抓捕,这时距起义、捉蒋只有半天时间了。5月21日10时,张权、李锡佑在上海英勇起义。> 解放后,我公安机关掌握了张贤作案的确凿罪证。1957年1月,张贤被执行死刑。>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李自成打到北京,给了崇祯挽救大明的机会,但崇祯却错失最后良机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致使建国276年的大明王朝灭亡,后世很多人都说,是崇祯皇帝太固执,应该南撤到南京去,继续抵抗,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你知道么,在李自成打到北京时,其实给了崇祯皇帝一次挽救大明的机会,但
帝国败亡> 清王朝饱受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八国联军再侵入北京的一次接一次的失败;《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瑗珲条约》
九龙夺嫡乃清皇室非常重要的一次事件,起因是太子胤礽两次被废,康熙当着群臣的面明确表示:“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换句话说,胤礽以后是废了,而其他皇子都有机会。虽说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武将是每个朝代当中必不可少的,因为武将能够攻城拔寨,抵御外敌,在中国历史上有数以万计的武将,要说到比较勇猛的武将,可能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三国时期的吕
导语:公元1259年初,蒙军攻至钓鱼城下,蒙哥汗亲率四万铁骑日夜攻打,此后陆续增兵至十万,但整整半年过去,钓鱼城依然挺立如初。就在蒙哥汗攻打钓鱼城的同时,蒙古的另一路远征西亚的大军在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