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创立的湘军从太平天国一直打到解放战争
篇首语:知识养成了思想,思想同时又在融化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创立的湘军从太平天国一直打到解放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从太平天国一直打到解放战争
1851年,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这场起于广西的农民起义如野火般迅速燃遍了整个东南,咸丰皇帝急调八旗军和绿营军前往镇压,但是满清入关200余年,这些当初骁勇的战士的后代早就沦落为一堆废材,一触即溃,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短短两年的时间,太平天国运动便波及东南半壁江山,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太平天国运动深深震撼了清廷,咸丰皇帝眼看着这堆八旗军,绿营军靠不住,无奈之下,只得下诏让地方豪强及官吏自主训练团勇参与征缴太平军,1853年1月21日,因母丧回湖南湘乡守制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后来,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这就是“湘军”(也称“湘勇”)。
战史
湘军大体上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以营为基本单位,直接受“大帅”统辖(后增设统领,各统率若干营)。分水陆两师,湘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由于是新建军队,摈除了满清时期官军的一系列恶习旧俗,曾国藩虽然是一介书生,但在战争中自学成材,尽管他对建立军队,行军打仗毫无经验可谈,可是他以史为鉴、以战争为师,从多次失败中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军之策、战阵之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湘军建立后,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虽也有不少败绩,但是由于曾国藩矢志不渝,懂得战法上的总结与创新,湘军越战越勇,很快便成为满清王朝第一主力,其中也诞生了一系列的优秀将领,诸如,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麟、李鸿章、刘坤一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显赫的一页。
天京之役,曾国荃筑垒围困天京,李秀成率领数十万兵力猛攻湘军,终于轰塌一处垒墙,曾国荃命亲兵排列缺口后面,轮番释放排枪,甚至与太平军展开激烈肉搏,在给予对方极大的杀伤之后终于击退太平军的进攻,此役十分惨烈,李秀成反复进攻达四十余天,始终无法突破湘军的防守,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不得不后撤。天京最后在长期围困之后被光复,太平天国从此覆灭。
湘军中诞生的一系列将领中,很多都在战后升任地方督抚,诸如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等更是成为后来洋务运动的支柱大臣,同治年间,这些昔日的湘军将领均已经是封疆大吏,他们办洋务,兴实业,借助难得稳定局面,创造了“同治中兴”这一难得的局面,但清代这种格局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就发生了改变。手中有兵有将的督抚把两司降为属官,不听部臣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迁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抚事权过重的局面。
结局
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湘军作为一只强大的武装力量,严重威胁了满清的统治,曾国藩本人也通过湘军掌握了大清的半壁江山,对于这样一个权势滔天的大臣,咸丰没理由不怀疑。曾国藩后来受封一等毅勇侯,主动上交湘军指挥权,以示忠心,湘军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走向解体,值得一提的是,湘军中分离出来的淮军,组建者李鸿章,在同治和光绪年间,再度撑起了摇摇欲坠的晚清。湘军解散后,有一部分剩余的兵力归为地方武装,后来参与了抗日战争,抗战结束后,湘军被蒋介石改变为半中央军,直至1949年,最后一只湘军才被解放军所消灭,至此,湘军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1811年(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曾国藩居住过的欧阳故宅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
撇开其他不说,曾国藩在诸多方面都为我国的复兴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无论是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等,都是在为国家的进步强大操劳。然后就是这一次大屠杀,让曾国
撇开其他不说,曾国藩在诸多方面都为我国的复兴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无论是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等,都是在为国家的进步强大操劳。然后就是这一次大屠杀,让曾国
慈禧让曾国藩裁撤湘军,曾国藩杀掉一人,慈禧怂了鸦片战争后,清朝因为战败,需要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当时的百姓苦于官府的剥削,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太平天国就因此产生了。清政府也派出了官兵镇压,而成功灭掉了
(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战略家
历史上曾国藩对于自己称帝是拒绝的,但是曾国藩一生对晚清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湘军在攻占天京后,已经有称帝的实力,为何他不选择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呢!如果曾国藩称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这一方面的原因,也
历史上曾国藩对于自己称帝是拒绝的,但是曾国藩一生对晚清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湘军在攻占天京后,已经有称帝的实力,为何他不选择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呢!如果曾国藩称帝,那么我们可以考虑这一方面的原因,也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
太平天国的最后一仗,镇平保卫战 1864年7月19日,随着湘军攻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天王洪秀全的骨灰被曾国藩用炮打到了天上,忠王李秀成在率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过程中被捕遇害,几个月后,幼天王洪天贵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