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昌是怎么死的?张宗昌是被刺杀而死的吗
Posted 张宗昌
篇首语: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宗昌是怎么死的?张宗昌是被刺杀而死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宗昌是怎么死的?张宗昌是被刺杀而死的吗
1928年,蒋、冯、阎、李发动第二次北伐,集中兵力解决山东问题。4月30日,北伐军三面包围济南城。张宗昌让出商埠一带交给日军接防,然后出逃。5月1日,北伐军攻入济南。5月3日,日军借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大肆虐杀济南军民。
后来张宗昌部队全部瓦解后,见东山再起无望,张于1930年夏赴日本当了寓公。“九一八”事变后,张宗昌于1932年初从日本回国,并打起“抗日”招牌,希图重返山东,卷土重来。此时,正值韩复榘任山东省主席,他怎能容下张宗昌这个心头之患。韩复榘亲自赶到泰山普照寺,与正住在这里的冯玉祥密商杀张方案,决定由冯玉祥旧部将领郑金声的养子郑继成去刺杀张宗昌。
郑继成者,济南城北华山人也,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副总指挥郑金声的侄子,也是他的过继儿子。1927年11月,郑金声被张宗昌杀害。郑继成早就发誓要为先父报仇,如今机会来了,郑继成欣然领诺。
不久,张宗昌被几个所谓把兄弟骗至济南“旧地重游”。韩复榘也假意隆重接待,每日都有酒肉宴请。1932年9月3日,郑继成与好友陈凤山提前埋伏在济南火车站内。这天下午,张宗昌带两个护兵要回北平。6点左右开车前,张宗昌站在车厢口向送行者招手告别时,身穿灰色大褂的陈凤山从人群中一跃而出,举枪瞄准张宗昌喝道:“我打死你个王八蛋!”
但枪未打响。身高近两米的张宗昌见势不妙,随身携带的新式德国造手枪又在饯行宴会上送了别人,只好掉头就跑。跑到餐车尽头,张宗昌启门跳下,向北逃命。此时四面枪声大作,郑继成、陈凤山紧追不放,追至三站台北面7股道时,连向张开数枪,击中要害,张宗昌随即毙命。
张宗昌死后,山东各界纷纷电请南京政府赦免郑继成的杀人罪。翌年1月,郑继成被赦免,后被送进陆军大学将校班学习,抗日战争开始时,郑继成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将军麾下任军法总监。
张宗昌在济南火车站被刺毙命后,曾长时间露天暴尸。《济南文史精华》王丕廉撰文说,张曾在济南火车站被暴尸三天。实际情况是,张宗昌暴尸一天后于1932年9月4日移柩馆驿街西首皖新街安徽乡祠。
相关参考
张宗昌是山东人,于1881年出生,家里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后来在东北闯荡出一片天下,成了那时候最为风流的人物。在民国混战时期,张宗昌其人恶贯满盈,坏事做尽,被人称为“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是那个
张宗昌是山东人,于1881年出生,家里是一个贫苦的家庭,后来在东北闯荡出一片天下,成了那时候最为风流的人物。在民国混战时期,张宗昌其人恶贯满盈,坏事做尽,被人称为“狗肉将军”、“三不知将军”。,是那个
知名人物 张宗昌生平故事简介,张宗昌历史评价,张宗昌怎么死的?
张宗昌,字效坤,山东掖县祝家庄人。生于1881年2月13日(清光绪七年正月十五日)[1]。其父是喇叭手,母为巫婆。张年十二三,助其父掌铙钹度日。十五六岁时,随其母至营口,在一家赌场帮闲,后来流落北满当
历史人物 张宗昌简介 张宗昌的后人 段祺瑞怎么死的 段祺瑞和白俄妇女
中文名:张宗昌 别名:张效坤、张三多、三不知将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掖县 出生日期:1881年2月13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32年9月3日
民国军阀张宗昌,是个“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者,其脸皮之厚,绝对可以和曹操、刘备这些枭雄相比。只要对他有好处,他可以给你当众磕头,也可以喊你亲爸爸,而且绝对不会脸红。张宗昌本是直系军阀冯国璋的手下,后...
求张宗昌诗越多越好1、《求雨》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2、《笑刘邦》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3、《游泰山》
【张宗昌简介】张宗昌的妻妾子女后人今何在?竟好多亿万富翁! 张宗昌(1881年—1932年),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人。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
混世魔王张宗昌是北洋军阀中的异类。他既不是北洋正统出身,也不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嫡系。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此的左右不靠,想强势崛起、大发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张宗昌却凭借他那夹缝中混世道的一套本事闯出
混世魔王张宗昌是北洋军阀中的异类。他既不是北洋正统出身,也不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嫡系。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此的左右不靠,想强势崛起、大发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张宗昌却凭借他那夹缝中混世道的一套本事闯出
狗肉将军张宗昌全传txt全集下载狗肉将军张宗昌全传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内容预览:苏全有,男,河南省辉县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4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系获